以植物为媒介的生态艺术发展趋势探究

2023-06-28 14:25魏文轩
流行色 2023年2期
关键词:媒介植物

魏文轩

摘 要:为明确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从媒介发展、时代思潮以及色彩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植物媒介思维下的生态艺术实践。得出随着生态学、生物科技以及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致使当前的生态艺术转向跨学科和多感官交互的发展范式,并朝着植物智能、植物新能源方向探索。为未来的生态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艺术;植物;媒介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logical art based on plant media.Combined with relevant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art practice under thethinking of plant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dia development, zeitgeist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It isconclud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bio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the currentecological art turns to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sensory interaction, and exploresthe direction of plant intelligence and plant new energy. It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ecological artisticcreation.

Keywords: Ecological art;botany;medium

自古以來,植物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价值也在被不断地挖掘,逐渐充当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媒介,出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回应时代主题。随着人类对植物的认知不断加深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以植物为媒介的生态艺术将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1 自然媒介意识的产生

1.1 “万物即媒介”时代

20 世纪60 年代, 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著作《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问世以来,对媒介的研究便成为传播学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众多学者对媒介理论的丰富,“媒介”不再单纯地指向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而是被理解为一种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中间物质,即中介。而艺术则是利用这种“中介”将审美意象与实际物质相结合,从而形成艺术作品的媒介实践。一部艺术史也是一种媒介的发展历史。就如纸质媒介的出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电子媒介的出现促使媒介的“图像化时代”来临[1],从而形成了影像艺术门类,媒介不仅是人的延伸,也延伸了艺术类别,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革新,艺术家们也因此接触到了更多的新兴媒材。随着杜尚的现成品艺术《泉》的问世,让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表达的载体不仅仅只有画布,这一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表现媒材上的局限,“万物即是媒介”的意识逐渐产生。媒介意识的拓宽丰富了艺术家们对自然媒介的理解。

1.2 自然媒介——植物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2]。新技术的出现延伸了人的身体和知觉,但我们也越来越容易忽视像植物、石头、水这样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这样的现象也存在于艺术创作中,长期以来,艺术家们都忽视了自然媒介的作用。

植物作为自然媒介中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物质之一,在艺术史的早期发展阶段,并未被当作“媒介”运用在艺术作品中,而仅仅是充当艺术创作的内容和题材。直到20 世纪媒介认知观念的扩展,使艺术家们意识到这类自然媒介以及其本身的特性——“媒介即信息”,这一特性使利用植物媒介创作表现生态主题和用画布来描绘生态主题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正如麦克卢汉所说:“那些关注媒介的活动‘内容而不关注媒介本身的人,看来和忽视‘仅因不适而生的症候群的医生是一样的[3]。”

同时,植物属性也决定了其成为媒介的相关特性。那些选择植物为媒介的艺术作品,从时间维度上看,由于植物的生长性特征,艺术作品时间不再在创作者“落笔”的那一刻停止,而存在于作品被观看的每时每刻,作品的时间边界被打破,从而面向永恒。从空间维度上看,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在室内展厅中也能发挥作用。因此,媒介本身所携带的信息是有天然指向性的,并且这样的指向性也成为艺术作品中实践表现的一部分。植物媒介意识的萌芽和对其认知的加深,是生态艺术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

2 时代思潮下的生态艺术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如“大地艺术”“环境艺术”“生物艺术”等,都可以归入生态艺术的范畴;狭义上,其是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之后,各地艺术家们实践反人类中心主义环保理念的一种艺术[4]。

2.1 生态艺术的发展依据

植物作为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在生态思潮的大环境下发__展。要了解以植物为媒介的艺术发展脉络,便需要理解其时代背景。伴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艺术便是从这一全球性问题中演变产生并得以发展。1875 年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提出“生态圈”概念,标志着生态环境思潮的开端。随后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在其《沙乡年鉴》中提出的“土地伦理”概念展开了生态艺术发展的序章。如今,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生态保护问题,艺术家也在这样的国际思潮中,延伸艺术的当代价值。

2.2 生态艺术的早期探索

1920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德华· 史泰钦曾在美国康州的家中利用如:飞燕草、罂粟和太阳花等进行多种植物杂交实验,并于1936 年在纽约向学术界以及大众宣告,植物繁殖也可以视为一种艺术。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 博伊斯的艺术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 棵橡树》(图1)将生态艺术推向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潮。博伊斯提出“以城市绿化替代城市管理”的生态理念,并以艺术行为践行这一观点。他在弗里德里希广场上堆放了7000 根玄武岩柱,每种下一棵橡树就会在旁边摆放一根玄武岩柱。随着艺术家与市民纷纷参与到这项艺术计划中,整个街道变成了树木丛生的林荫观景道。博伊斯在他的生命中,亲手种下了5500 棵橡树,但最终没能见证这项生态艺术计划的完成。直至1987 年,他的儿子亲手种下最后一棵橡树,给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生态艺术项目画上了完美句号。艺术家想通过此次艺术行动唤醒人类意识到城市化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博伊斯、观众以及其儿子对这项生态艺术的传承、践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植物”是一个再生元素,以“植物”作为生态艺术的表现媒介能通过其本身传达时间概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表现媒材,运用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赋予媒介时间意义上的延伸,超越了特定时代的媒介束缚,使“植物媒介”的生长性特征与践行保护生态的持续性相契合。

2.3 生态艺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多学科协作已经成为必然。生物科技以及智能传感等技术的发展,为生態艺术注入新鲜血液,致使生态艺术转向跨学科的发展范式。生态艺术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使用植物媒介,而是倾向利用跨学科知识实现植物媒材与技术的共生。近年来,其作为一种调和人与自然矛盾的艺术形态,得到了不断发展。

从相关作品以及文献数量来看,国内外的生态艺术发展因为种种原因和多方因素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生态艺术家郑波,其创作了《春之祭》《厥恋》等多项基于植物媒介,围绕人与自然母题的艺术作品。这类艺术将植物媒介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以隐喻的方式表现内容和媒介的共性。作品偏向于艺术观念的传递。而国外的生态艺术呈现出更为成熟的跨学科合作模式。如法国艺术家团队Scenocosme 的作品《有声花园(Akousmaflore)》利用植物的电信号与人体的微弱静电,促使植物对人的存在、触摸以及姿态作出反应。将植物天然的特性与技术相结合,以观众介入和互动的呈现方式,使之成为具有交互性的生态艺术探索。

案例表明,目前国内外以植物为创作媒介的生态艺术探索,都呈现出趋于跨领域合作的发展形态。创作出了具有多元化面貌的生态艺术作品,并使尖端的生物技术成果具象化。促进多领域发展。

2.4 生态艺术的色彩特征

早期的生态艺术作品往往起源于自然也取材于自然,这是由于大自然中的色彩能够刺激艺术家的感知,从而使艺术家通过对主体情绪的提炼和加工,形成具有强烈情感的生态艺术作品。利用原始材料进行创作的生态艺术,将天然性与文化性融合碰撞,形成别样的艺术美感与色彩特征。

以上述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 棵橡树》为例,分析其在色彩心理、人地关系以及文化意象上的色彩特征。首先,从色彩心理的角度分析,色彩作为人的第一视觉要素,可以通过视觉系统影响人们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感觉甚至行为。曾有实验表明,当餐厅的主色调是红色或橙色时,顾客的用餐速度将远远快于主色调为绿色或蓝色的餐厅,因此,快餐店的装饰往往偏向橙红色。亦或是那些禅修者冥想时,往往会假想自己在一片森林之中或蔚蓝的海滩之上,是因为蓝色或绿色会让人产生放松的心理感受。博伊斯的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 棵橡树》就是利用了这样的色彩心理,将代表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树木与死寂一般的灰色玄武岩柱放在一起,强烈的色彩对比冲击着观者的情绪感知,不断激发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心理。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看,生态艺术领域的色彩特征往往体现在人工色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上。有研究表明,当人们长时间观看一种颜色时,通常会产生“视疲劳”例如:当人们长时间看红色后,则会在白色墙壁上看到绿色,即红色的补色。研究结果表明:明艳的色彩需要搭配灰色,以满足眼睛和大脑的平衡。在《给卡塞尔的7000 棵橡树》中,绿树的绿色就属于纯度相对高的自然环境色,而玄武岩柱的颜色则属于人工色彩的中间灰色,以此结合能实现观者视觉以及心理上的色彩平衡。从城市文化意象上看,因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 棵橡树》置于卡塞尔市区,随处可见的橡树因此成为了独特的城市色彩以及非凡的地域性特征,绿色成为卡塞尔市特殊的城市文脉,赋予城市独具意蕴的文化意象。其作为一种受生态思潮启发的公共思考,赋予了这座城市摆脱束缚以及体验生命的力量!

3 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新探索

如今,植物在科技领域的新进展,或许正在将以植物为媒介的生态艺术推向另一个高潮。有研究学者从植物电装置中推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像风能、太阳能这样更环保清洁的新能源。诸如此类的前沿推测层出不穷,其影响力也在生态艺术领域蔓延开来。艺术家们开始将科学成果艺术化,使之成为契合时代发展的艺术纹理与表达方式,以此延伸生态艺术的当代价值。

3.1 以电容传感技术实现多感官交互

《数字蔬菜(Digital vegetables)》(图2)是日本设计师协会PARTY 设计的一款以蔬菜为媒介的多感官交互作品。其中每一棵植物被触摸时都会触发一场光与声交响乐。艺术家利用智能传感技术放大植物媒介的生长特性,实现了以植物为传感电容技术和接口的互动式生态艺术。利用数字技术与植物媒介实现跨物种交流,多感官交互打通人与自然的连接路径,从而促使观众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感受修复自然和与自然共生的重要性。

3.2 以电极探测方法探索植物智能化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作品《植物—机器复合体(Elowan)》(图3)外型酷似加装了轮子和马达的家庭盆栽,但其内部却大有乾坤。研究人员将电极插在叶片和茎上,将另一端与移动设备相连。当电极探测到叶片或茎上的微小电流时,奇迹的一幕就出现了:Elowan 会不断朝着光源的方向移动。我们都知道植物本身喜阳光,但像这样直观而明确地表达植物的向阳性特征的作品是很少见的。其所表现出的能动性是植物与技术复合萌生的产物。

3.3 数字化色彩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不仅使艺术创作的媒材更加丰富多元,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也有所突破,尤其是在色彩展示质感以及色彩数量维度方面。色彩不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以更多维、更准确、更逼真的样貌呈现在我们眼前。不仅如此,数字化色彩还可以通过数字设计软件实现自动化、全面化的色彩设计,通过计算机算法随机生成色彩并与作品和观者实现即时交互。上述作品《数字蔬菜》中就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其中灯光的颜色依据蔬菜的生长过程设计,最终给观者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实现人与植物的跨物种交流。技术革命带来的色彩革新,为生态艺术乃至整个艺术设计领域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待其在不断地碰撞中创造出别样的视觉盛宴!

4 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以植物为媒介的生态艺术逐渐出现跨学科和多感官交互的发展范式,尤其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其正在朝向植物智能的方向发展。通过植物智能延伸出更多的绿色未来畅想。

目前一些先锋实验室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实验。如在西洋菜里置入荧光素酶,让其产生LED 灯一半的亮度,且能持续一周不耗费任何的电能;亦或将蔷薇浸泡在含有导电碳聚合物的溶液中,产生一个能为小型电器持续供电数分钟的蔷薇花。我们能从艺术家以及实验者的研究中窥探,植物媒介正在迈向新能源时代,就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 斯特拉诺(Michael Strano)对该领域作出“未来主义式”的设想时提出:“若能改造植物以替代电话天线或灯具,就是向可持续发展又迈进了一步。”

然而,人类对植物的认知尚且有限,相信植物的潜能也远不止如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认知植物,尊重生态,敬畏自然。或许一个全新的植物新能源时代正悄然而至,在未来植物智能、植物新能源时代的媒介拓展下,又将萌生出源源不断新的生态艺术形态。

5 结论

综上所述,人类对媒介意识的拓展,使属于自然的植物媒介逐渐出现在艺术家的实践中,为生态艺术繁荣发展埋下了一粒种子。数字化色彩的出现、多元化色彩的融入,使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创作过程以及展示效果全面升级。其能为观者传递更丰富的情感与感官体验,创造更和谐的人地关系以及更具内涵的城市意象,是未来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致使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朝向跨学科、多感官、植物智能以及植物新能源的方向探索,是生态艺术在新时代、新环境以及新兴技术下的创新实践。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发展没有边界,人类对植物的认知尚且匮乏,艺术家们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虽然目前大部分的生态艺术实践都离不开技术支持,但技术并不是创作的唯一路径,生态艺术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 参考文献

[1] 姜华. 从媒介发展史看图文书的发展[J]. 中国出版,2007(06):16-20.

[2] 麦克卢漢.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9:84.

[3] 董天策. 传播学导论[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4] 陈赟. 生物植物艺术的观念呈现[D].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2021.

猜你喜欢
媒介植物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媒介延伸下的当代设计媒介转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