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

2023-06-28 16:20蒯正明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讲政治”一直贯穿于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主要表现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依据;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和重要目标;协同推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与政治监督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样态。新征程上深化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党牢牢把握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这一永恒主题,以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建设实际情况为依据,深入推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党的思想、制度和监督为支撑的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机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党的领导;实践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1-0009-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通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党确立了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开创性举措和变革性实践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发展逻辑。思考和分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对于总结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化认识党的政治建设规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政党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是个历史范畴,也是个政治范畴。”[2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产生于英国,1679年该国建立了辉格党和托利党。两个党派自产生伊始,便由于指导原则和政治理念的不同,开始了相互的斗争。之后,托利党逐步演变为英国保守党,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和拓展,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也开始逐步形成。法国出现了山岳、吉伦特和雅各宾党,美国则出现了联邦、民主、共和党等等。

政党自出现伊始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政治力量,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属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从政党的阶级属性来说,任何政党都具有阶级性。政党是阶级的核心,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一个政党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得到本阶级的支持。二是就目标追求而言,政党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国家政权,旨在通过组织、控制或参与国家政权来维护与实现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政党只有执掌国家政权,才有条件为其代表的阶级和阶層利益提供服务。三是就意识形态主张来说,任何政党都有自己信奉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另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人们通常以政党意识形态来识别政党、选择政党。政党为了取得群众认同,需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四是就组织形态而言,现代政党是基于一定政治原则、按照一定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正式政治组织,一般都具有自上而下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尤其具有广泛而长期存在的地方组织系统。政党组织具有历史延续性,不以某一核心人物的消失而消亡。五是从政治功能角度来说,政党在担负聚合本阶级政治力量的同时,也担负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组织政治参与、推动政治沟通等功能。总之,政治性是政党组织的第一属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当然,对于不同性质的政党而言,由于阶级属性、价值追求、意识形态、组织原则和政治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其政治属性必然呈现巨大的差异。其中,阶级属性是政党政治属性的最深层次的底色,政党的其他政治属性都是在阶级属性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为了谁、依靠谁、代表谁,这是把握政党政治属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别不同政党的基本标志。”[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工人运动中产生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其最根本的政治属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民至上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至上就是把人民群众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社会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人民,实现人的解放,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从意识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全党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也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从组织原则来说,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既有利于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又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集中,推动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从政治功能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人类解放为己任,是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要承担一般政党需要承担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同时还担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构建新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革命等功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月

第39卷 第1期蒯正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其鲜明特征,也是其重要的政治优势。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注重“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创造引领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政治上巩固党的自身,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可以说,始终注重“讲政治”,始终注重增强政治自觉、锤炼政治品格、进行政治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强党兴党的“政治密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时代保持党的政治属性,这是百年大党需要加强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4“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6]71,“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6]72

总之,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如何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政治属性,如何确保党不忘初心,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百年大党必须深入思考的时代之问,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课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63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忧患意识、保持自身政治属性的历史自觉是其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依据

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时间进程和空间位置。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使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对于党的建设来说,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是发展党的建设理论的现实基础,也是创新党的建设的实践依据。党的十八大之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党的建设也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

第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全球政治重心的地位,当前随着中国以及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重心“自西向东”转移,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大变局有利于中国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利于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刺激西方大国对中国崛起的疑虑甚至是恐惧,从经济、科技、意识形态、地缘战略等方面打压中国、遏制中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进程中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对党的治国理政形成了巨大考验。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性的历史阶段。一部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开始确立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逐步找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中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社会主要矛盾来看,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加强烈,对党和国家发展有更高的期盼。从党肩负的时代任务来看,党既要带领人民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又要开启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从深化改革的要求来看,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站在时代前沿,党要完成自身肩负的时代任务,解决时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第三,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建党百年来,党为推动管党治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深化自我革命中锻造强大政党,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撑。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与此同时,管党治党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政治意识,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重发展、轻党建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信仰不坚定,忽视政治、不讲政治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所谓的仕途搞任人唯亲;有的领导干部将手中权力当作谋权获利的工具,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等等。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7。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政治问题相关联。管党治党的“宽松软”是政治问题的“宽松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8]224对于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去认识,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并上升为统领地位。

总之,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置于根本性地位,这不是哪个人的主观设定,是我们党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所作出的决定。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依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和“魂”,具有纲举目张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这也是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和重要目标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完成自己使命的内在要求。对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9]421在领导工人运动中,他们强调“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9]558。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是领袖的作用。”10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列宁进一步强调:“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11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我们党以历史自觉赢得历史主动、进行历史创造的实践探索过程。“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建设强大政党,本质上是政党意志表达和实现的政治价值创造过程”。[12在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互动中,一方面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引领、精神支撑、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持;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建设又反过来为党的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创新党的建设新实践新机制,形成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互形塑的互动格局。党引领和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保障,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和目标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领导理论。具体表现为:一是就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同一性。二是就党的领导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13]3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不仅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统领性地位,也揭示了党的领导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三是就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8]122总之,党的领导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家治理体系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全局。具体来说,党的领导包括三个方面的指向: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向;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向;三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指向。这三大指向实际上也内在规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指向,彰显了党的领导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核心和统领地位。

在党的政治建设系统中,抓住党的领导这个“纲”有利于带动党的政治建设整体发展。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8]219-220在实践中,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的领导地位的法律权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4写入宪法总纲。此外,这一时期为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化,党还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2015年)、《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2019年)、《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201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2019年)等。为了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还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统筹设置党政机构等要求,实现了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更全面覆盖,进一步打通了党的领导与各方面工作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规范、优化了相应机构和职能设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13]306。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發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6]26党的二十大也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1]64,并对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行了部署。

在党的政治建设系统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核心,也是重要目标。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政治建设实现了三大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行;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带动党的政治建设各要素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党的政治建设的成功实践又进一步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由此也形成了党的领导带动党的政治建设各要素发展、党的政治建设各要素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的发展格局。

四、协同推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与政治监督: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样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一关键要素,同时又需要全面推动各要素建设。从具体实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协同推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政治监督这三方面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第一,以党内思想教育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指党员干部在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表现出的对党的正确认知。”[15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讲政治”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不过,任何政治意识的养成都必然有一个学习和深化认识的过程,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要强化党内思想教育。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16“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17在实践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在党内相继开展了五次集中教育,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不断推动党内教育引向深入。此外,党在推动集中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党内日常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集中研讨,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等措施,推动党内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此外,在信息化条件下,中组部还创办了“共产党员”教育平台,中宣部推出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也都加大了信息化运用,为党员自主化、便捷化、移动化学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上述努力,党内思想教育实现了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党内思想教育的扎实推动,不仅有效推动了党的思想建设,也为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立健全党的政治建设制度,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中,党内法规制度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实践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政治建设制度,除了上文提及的党的领导制度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的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如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和内容,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着力点,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在党内思想教育方面,相继发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年)等。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专门对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三是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方面,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门通过了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准则》既重申了1980年《准则》的主要原则、规定和要求,同时又吸收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时代性、战斗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在党的政治纪律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别经历了2015年、2018年兩次修订,尤其是2018年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突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如《条例》在总则中增写“两个维护”“四个意识”等内容,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完善等。五是在维护党的政治本色方面,这一时期党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相继发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共中央,2015年)等党内法规制度。通过上述努力,不仅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得到丰富发展,而且使党的政治建设要求通过制度化途径进一步融入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的过程中,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强化党内政治监督。党内政治监督是围绕政治立场、政治行为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等开展的检查、督促、纠偏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活动。党的政治监督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监督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政治监督,保证党各项政策的落实。如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组织紧盯资金流向、项目实施、款物发放、干部作风等重点环节,有效推动党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在疫情防控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防控政策执行,着力纠治解决防疫责任和措施不落实、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积极探索以案释纪释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防疫纪律。在党内巡视工作中,党尤其加大了政治监督力度,督促和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一些地区,如安徽省还探索实行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制度,制定了《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办法(试行)》。“党内政治监督谈话每年一般不少于1次,时间安排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主要采取一对一谈话方式,并安排专人全程记录。”[18党内政治监督的持续推进有效保证了党的决策的贯彻落实,也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五、新征程上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进路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讲政治”一直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来看,其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带动党的政治建设各要素发展。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党内外两大指向,即对外引领国家发展方向、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内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在这两大指向中,党的领导正是这两大指向的“枢纽”和统领。二是将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政治监督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各要素全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通过上述努力,构建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党的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政治监督为支撑,全面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机制和发展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1]64新征程上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全面从严治党自身要求,都要求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党的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政治监督为支撑的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机制。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新征程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尤其需要做到:一是把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持续强化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持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将落实党的政策与本单位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证。新征程上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尤其需要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运行机制等。同时还要健全地方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良性互动机制,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此外,为了强化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要推进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进一步明确党在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地位、职责、领导方式、决策程序等,推进“党建入章”,全面落实党组织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中的政治核心的功能定位。

第二,协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政治监督”三位一体的落实体系。一是持续推进党内思想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1]65。对于新征程上党的政治建设而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党内思想教育方面,除了要注重推动党内思想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之外,还需要结合新时代党员思想新特点,创新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积极探索提高党内思想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二是丰富发展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自党的十九大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之后,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的步伐明显加大。不过,总的来说,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相对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域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的政治建设制度相对滞后。新征程上完善党的政治建设制度,需要完善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相配套的党内法规制度。如需进一步完善党管干部和选贤任能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等,需要细化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等,通过完善党的政治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三是全面推进党内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根本和灵魂,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在具体的监督实践中,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以及新发展理念等跟进监督,严肃整治一些基层党组织只表态不落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现象,切实增强政治监督的針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36.

[3] 张忠军.党的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61.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8.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G]//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4.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

[8]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列宁.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M]//列宁.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63.

[11] 列宁.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M]//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70.

[12] 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1(3):26.

[13]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G]//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15] 郭兴全,杨伟宏.延安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8.

[16]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知,2019(11):6.

[17] 习近平.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G]//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97-398.

[18] 安徽探索实行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制度:一对一谈话强化一把手监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12-10(3).

责任编辑:陈可阔

The Rationale of CPC's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Era

KUAI Zhengming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aking a clear stance in maintaining political integrity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a Marxist party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arty development since its founding a century ago. The rationale of CPC's political work can be chiefly characterized as the four interrelated aspects: its starting point, its basis of new realities, its overarching objectiv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roadmaps. CPC's political work starts from preserving and developing its nature as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challenges to its self-improvement when entering into a new historical juncture, upholding the Party's political leadership as its primary goal and promoting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stitution building and political oversight. In the new era, maintaining political integrity firmly as a Marxist party is a timeless theme for the Party in light of new realities, challenges to its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underpinned by the Party's core leadership, ideological work, institution building and political oversight.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litical work; the CPC leadership;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