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赋能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2023-06-28 00:40李翠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7期
关键词:调研软件大学生

李翠珍,周 德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当前,素质教育、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成为教育部及高等院校致力推行的主题。如何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其学习潜能和潜力,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核心点。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面向2030 的学习框架》致力于帮助每个学习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具备能动性,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关系协调能力等,具有责任感,实现其潜能[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8 大基本理念,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因材施教,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人才培养创新,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比重[2]。可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有责任的、有技术的、有创新精神的、全能的人,是国际组织和国家教育部共同认可的核心原则和重点工作内容。

赋能又称授权赋能,是20 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其内涵是授予员工职权并提高其能力的过程。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赋能,使员工感到自己被信任,积极把握机会,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以鼓励员工更多地创新,从而使他们的工作既快乐又更加有效率[3-4]。高校教师是对大学生学习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管理者角色,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技术、多种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管理课堂、管理教与学,以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5]。因此,文章基于赋能视域,借助专业核心课程,探索尝试了“实地调研感悟—课堂反馈感谈—主题报告深化”的多环节提升路径,以及“技术软件研发—仿真环境操作—全程实践演练”的技术提升路径,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赋能提升的教学关系设计

文章从赋能理论角度,尝试进行教学系统的重塑和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环境、技术信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多环节、多角度进行具体课程的实践探索,以激发大学生潜能,使大学生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矛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赋能提升是创新应用理论、是基础。高校应根据赋能理论运用的具体原则和要求,重新设计教师和大学生的职责和位置。教师担任管理者、总设计师的职责,重构教学形式、教学途径及教学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明确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位置,通过赋能提升的多种运行途径,采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主体性及能动性,着力进行大学生学术数据分析、阅读写作、理论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同时注重发挥多方教学关系主体的作用,如同伴、社区、父母等合集力量,形成“创新—实施—反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良性循环(图1)。

图1 基于赋能理论的教学关系框架设计

二、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路径实证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理念、新方法,坚持多途径、多类型,坚持技术为重要手段,注重实践教学,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终极目标[6-8]。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在“土地资源学”课程中探索了多环节提升路径,在“地籍管理”课程中尝试了技术提升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地调研感悟—课堂反馈感谈—主题报告深化”的提升路径

“土地资源学”是培养大学生国土资源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核心课程,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为48 课时,含16 课时的实习实践课。课程采用了调研实践赋能提升模式,尝试探索了“实地调研感悟—课堂反馈感谈—主题报告深化”的多环节提升路径(图2)。

图2 案例调研和主题汇报环节的赋能实践

1.实施过程和内容

(1)课堂知识准备:在课堂授课中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发展脉络,政策目的、内容,振兴模式和机制等融入课程理论章节知识介绍中,引导大学生对目前的三农问题、国家政策形成系统的认识。

(2)实地调研感悟:教学团队带领大学生到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村支部书记对村庄原来情况、发展历程,现在的村庄用地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农民居住就业特点的介绍,使大学生从专业认识角度获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课堂反馈感谈:调研完成后,教师安排课堂内感悟汇报与探讨,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探讨调研村庄发展情况、优势所在,村民的居住、就业特点,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和成效等,真切地认识社会实际发展问题,深度思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之道。

(4)主题报告深化:由大学生组成小组协作完成,2或3 人一组,小组根据调研及文献资料阅读,讨论确定小组感兴趣、值得探讨的主题报告题目,例如,土地资源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某区域乡村振兴模式探讨等。教师引导大学生查阅文献,进行文献阅读和数据资料搜集。小组课下协作完成主题报告,寻求解决方案,进行创新模式提炼,并在学期末进行课堂汇报,以获得数据分析、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2.实施效果分析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多环节实施方式让大学生觉得有些难度,有46.03%的大学生认为“完成有一定难度”。大学生对于各环节的认可度还是略有差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喜欢“实地调研感悟”这个环节,而对于最后一个“主题报告深化”环节,由于需要大学生去查询数据、阅读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后确定主题报告的框架结构,并进行报告撰写,大学生表示“赞同”的比例约为70%。但整体来看,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学完本课程后收获很大”。

可见,大学生对于该能力提升路径还是比较认可的。通过对农村、农业发展、资源利用、农户生计等有切实的观察、思考和学习,大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问题剖析和寻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可以得到较好的锻炼,专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也有提升。

(二)“技术软件研发—仿真环境操作—全程实践演练”的提升路径

教学团队在“地籍管理”课程中尝试了仿真模拟全景赋能提升的模式探索,形成“技术软件研发—仿真环境操作—全程实践演练”的技术提升路径。“地籍管理”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为32 课时,含10 课时的实验实习课。2021年,教学团队获得“地籍调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省级仿真项目立项,并与技术方——南方测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地籍调查虚拟仿真软件。

1.实验软件

虚拟仿真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点,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仿真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测区仿真度高:以真实的三维坐标点位数据为基础构建各类型宗地,坐标数据可导出到CASS、Arcgis、Mapgis 等专业软件中;(2)宗地仿真度高:尽量覆盖现实中的各类型宗地,包括学校、医院、住宅、别墅、商业区等,三维建模,真实立体呈现;(3)程序规范真实:以现行的《地籍调查规程》为基础,规范真实展现地籍调查的步骤,以全程全点全面体现;(4)测量仪器真实:仿真实验软件中使用的测量仪器是目前地籍测量中的主流仪器型号,为NTS-341、银河6,实验软件中的仪器操作步骤与真实软件完全相同;(5)情景仿真度高:加入了风吹树动、住宅区路面来回走动的居民等一些天气和人物要素,增加情景的真实度。

2.实施过程

虚拟仿真实验使用真实三维坐标数据,虚拟构建包括学校、商业、医院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且满足一定数量宗地的测区,需要完成《地籍调查规程》的主要规范程序。通过操作虚拟第一视角,让大学生在该软件中学习使用全站仪、RTK 等测量仪器,以及掌握解析法、部分解析法、控制网布设等地籍测量方法。实验过程中,大学生以“团队+个人”形式完成,团队协作完成整体分区,个人完成个体宗地权属调研,分区地籍图依然是由团队协作完成。

3.实施效果分析

地籍调查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实现了在虚拟测区中的人机交互教学和漫游体验,宽度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呈现,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大学生课业训练专注性,帮助大学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仪器运用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以良好完成实践工作演练,提升岗位核心竞争力[9]。反馈调研显示:9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地籍调查仿真实验”;8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该仿真软件可以获得较好的收获”。通过“地籍管理”课程中的仿真模拟全景赋能提升模式,大学生主要从专业理论知识、仪器使用、软件应用、小组协作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能力提升。

三、实践赋能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联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0]。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基于赋能理论的人才培养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一是实践赋能与课程思政的良好融合,基于课本知识,引入国家战略,深度解析文献,延伸拓展类思考,体悟实地发展模式,汇于学生专业与职业,培养家国情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于一体。二是数字技术对实践赋能的推动作用。由于场地、实验设备、资金、教学时长等的限制,大学生无法进行全程实践演练,而运用仿真技术研发实验教学软件,可根据教学要求构建真实的虚拟环境,设计实验流程、实验目标等,这种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三是实践赋能与劳动教育的良好结合。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大学生对专业内的劳动有更清晰、更完整的认知和体验,仿真实验软件可以模拟完整的运行过程,让大学生全程参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劳动量增加了两三倍,劳动强度也更接近于现实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诚实劳动意识和职业荣誉感。

猜你喜欢
调研软件大学生
禅宗软件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软件对对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大学生之歌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