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

2023-06-30 01:45王朝霞薛钢
健康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降糖药胰岛口服

王朝霞 薛钢

李女士为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由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到院就诊,血糖高达30 mmol/L,尿酮呈阳性,每日注射2次胰岛素,并开展胆囊切除术治疗。出院后坚持注射胰岛素1个月,血糖逐渐趋于正常。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要如何正确应用胰岛素呢?

哪些2型糖尿病患者需应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部分患者胰岛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因此常规治疗期间,仅口服降糖药即可。但遇到以下特殊情况,需注射胰岛素治疗:(1)长期口服降糖药,且降糖效果越来越差;(2)口服降糖药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处于妊娠、手术、外伤、感染等应激状态;(4)肝肾功能不全,口服降糖药致肝肾功能进一步受损;(5)出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结核病变及糖尿病足等。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特殊情况,要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以纠正糖代谢异常,规避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时机

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可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为先调控饮食、运动,再给予降糖药,最后应用胰岛素。由于并未明确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具体时间节点,使得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延误了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慢、病症轻微,日常生活中极易忽视相关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或检查其他慢性病时发现,此时已出现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类心血管病变等。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极度疲劳,若未尽早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或开展替代治疗,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致已受损的胰岛β细胞无法休息,进而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恢复。目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观念已从单纯降血糖进展为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因此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科学选择胰岛素治疗时机,以规避高血糖持续损害胰岛细胞,尽量保护胰岛细胞残存功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总结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胰岛素治疗的时机:(1)除高胰岛素血症、肥胖者需先减肥外,非肥胖型糖尿病若出现空腹血糖异常升高,要尽早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减轻高血压状态对胰岛细胞损伤。注意2型糖尿病患者如空腹血糖>13 mmol/L,要尽早开展胰岛素治疗,以恢复胰岛细胞功能。(2)调节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后,若血糖仍未达标,或调节饮食、口服降糖藥物后,患者HbA1c指标仍>8%,可给予胰岛素治疗。给药方案如下:在口服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基础上,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1次/d,也可每日多次注射预混胰岛素,以尽快降低血糖。(3)胰岛功能衰退者要尽早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较重或继发消耗性疾病时,可能出现消瘦症状,此时给予胰岛素能有效管控血糖,规避服用降糖药物引发的胃肠道反应,进而改善患者身体状态。部分2型胰岛素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时,可能担心胰岛素诱发动脉硬化。但相关研究证实,胰岛素治疗并未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

目前,临床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分补充不足、替代治疗等。主要方案为补充胰岛素分泌不足,应用方案与1型糖尿病相同。我国市面上的胰岛素制剂类型有20多种,基于胰岛素来源,分为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等;基于作用时间划分,分为超短效、短效与中效、长效等不同类型,还有预混胰岛素等。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时,要综合患者病理情况、生理情况、生活特征、工作情况加以明确。注射胰岛素期间,可继续口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

胰岛素治疗

补充胰岛素治疗

补充胰岛素治疗是指在口服降糖药期间,加用中长效胰岛素。分析生理学胰岛素分泌特征,24 h应均匀分泌,无明显分泌高峰期。因此,要科学选择胰岛素,保障其具备作用时间久、药物浓度平稳、无作用高峰等特征。对空腹血糖升高者,可在服用降糖药基础上,每日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如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于餐后血糖升高者,建议早餐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但要注意,若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注射2次胰岛素,方可有效管控血糖,提示胰岛功能差,此时可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磺脲类药物,转为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即开展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

接受1~3种口服降糖药或1种胰岛素治疗失败者需开展强化治疗,还要结合实际病情评估是否给予噻唑烷酮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增强胰岛素效果。若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胰岛素剂量超过40 U或过于肥胖,可联合上述药物治疗。

(1)预混胰岛素2次/d给药方案:剂量控制在30R、50R,胰岛素起始剂量与调整剂量需因人而异,需早餐前注射胰岛素剂量1/2或2/3,余下1/2或1/3于晚餐前给药。

(2)胰岛素3次/d给药:第一种方案是于早餐、午餐前准备短效胰岛素注射给药,于晚餐前准备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给药。此类用药方案更接近患者生理需求,但晚餐前大剂量注射中效胰岛素存在夜间低血糖风险,而小剂量注射中效胰岛素难以有效控制血糖。第二种方案是于早餐前准备短效或中效胰岛素注射给药,于晚餐前准备短效胰岛素注射给药,于睡前准备中效胰岛素注射给药。此类给药方案有利于调节胰岛素剂量,但难以精准控制午餐后血糖。第三种方案是准备超短效预混胰岛素注射3次。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类似,每日注射3次,既能在三餐时补充胰岛素,又可规避胰岛素峰值叠加,与人体生理特征相符;且餐前注射胰岛素方案,可依据患者进餐量确定注射剂量。第四种方案为每日注射4次胰岛素,可准备短效胰岛素于三餐前注射,准备中效或长效胰岛素于睡前注射,能够控制患者三餐后及空腹血糖,有利于调节胰岛素剂量,是当前2型胰岛素患者首选强效治疗方案;还可准备中效胰岛素于睡前、早餐前注射,准备短效胰岛素于午餐、晚餐前注射。

小结

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补充治疗,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重要方案,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降糖药胰岛口服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