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未婚生子的吸毒女儿:妈妈,也要学做妈妈

2023-06-30 02:14郁馥
知音·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哥戒毒安宁

陈安宁是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她成了“瘾君子”。为了不进强戒所,她多次怀孕生子,她和妈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母女反目,叛逆女儿吸毒怀孕

郁馥,是一名社会工作师,主要服务于吸毒人员,帮他们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陈安宁是郁馥的小学同学,她对陈安宁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好看”上。她后来的故事,是郁馥从卷宗、师哥那里得知的。任何“难搞”的吸毒对象,师哥都能从容应对。唯一例外的,就是陈安宁。

陈母秦阿姨是半路改嫁给老陈的。四十三岁那年,她生下陈安宁,爱如掌上明珠。陈安宁是被爸爸连累的。和所有狗血剧里的俗套情节一样,老陈在妻子孕期出轨了一个年轻姑娘。被发现后,他跪在妻子面前,打了自己十几个巴掌,赌咒发誓说下次再也不敢了。秦阿姨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女儿,想着自己前一段不幸婚姻,选择了原谅。

可出轨有时候也像吸毒一样,有第一次,就会有第N次。陈安宁是在父母无休止的吵架和母亲严苛的教育之下长大的。她不能留长发、穿裙子,也不能和男同学说话。有一次,秦阿姨发现了她书包里的小卡片。当天晚上,她就给班主任打了电话,要求明天一定要给陈安宁换个女同桌。

上了初中后,陈安宁的成绩虽不十分出挑,但上个普通高中没问题。可她却在最后一刻,将原本用来凑数的一所寄宿制中专挪到了第一志愿。

她终于自由了。陈安宁开始补偿性地享受青春。因为长得好看,她开始收到很多男孩的情书。而她也开始肆无忌惮地跟他们交往。交往最深的是一个名叫杨四锋的小混混。陈安宁也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杨四锋是个“瘾君子”。杨四锋告诉她,吸毒有减肥的功效,且立竿见影。于是,她也开始尝试毒品。为此,她搬出了宿舍,与杨四锋同居。

在一个深夜里,陈安宁跟着杨四锋去一个地下停车场拿货。因为价格没谈拢,再加上吸食毒品产生的幻觉,双方頓时就拔刀相向。陈安宁吓得躲在杨四锋身后,但手还是被砍伤了,然后吓得晕了过去。

等陈安宁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医院中,旁边还有两个警察。警察告诉她,杨四锋死了,对方因为故意伤人已被批捕。

虽然和斗殴没有直接关系,但通过尿检,警方很快认定了陈安宁吸毒成瘾的事实。由于她当时尚未成年,原本应该在通知其家属后被处以行政拘留,然而却意外检测出她已有两个多月身孕。出于对女性的特殊保护,即被免于处罚,也必须限时戒毒。

可以想见,秦阿姨得知陈安宁闯下祸事后的雷霆之怒。她将陈安宁关在家里的小房间里反省,自己在客厅里哭,说她命不好,又骂男人无耻,女儿不要脸。

在剧烈的情绪起伏之下,陈安宁的早孕反应十分厉害,一整晚连吐了好几次。她拍着门哭求,可是秦阿姨始终用冰冷的话骂了回去。直到房间里再也听不到声音,秦阿姨才打开了房门。这时的陈安宁已经痛得在地上打滚,身下都是殷红的血。

十七岁的陈安宁失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学校在收到消息后,开除了她。从此以后,学校里到处都流传着她的“传说”,代号“十七岁”。

所幸的是,因为毒瘾不深,加之没有了毒友蛊惑,陈安宁慢慢地摆脱了毒品的控制。秦阿姨在极度愤怒之后,终于恢复了些理智。毕竟女儿只有十七岁,只要悬崖勒马,还是可以有未来的。她求人给陈安宁找了一个工厂文员的工作。

陈安宁其实也想振作。她工作很认真,虽然只读到中专,但脑子灵活,记性也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引起了工厂二把手陆主管的注意。

然而,年近半百的陆主管看上的不是陈安宁的能力,而是她出众的容貌。在一次团建中,陆主管借着玩游戏之便,猥亵了陈安宁。自卑的陈安宁很珍惜这份工作,不敢跟任何人讲。

谁知那次之后,这个陆主管多次假借工作名义,把陈安宁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骚扰。有一回,甚至要实施实质性的侵犯。幸好被一阵电话铃声打断,她这才得以逃脱。回家之后,陈安宁就同秦阿姨说,她再也不想去工厂上班了。

秦阿姨本就在生老陈的气,因为他近一个月没有回家,又不给生活费,此刻听到女儿这样说,立刻气不打一处来,直接甩给了陈安宁一个巴掌。陈安宁边哭边将陆主管欺负她的事情说了出来。

让陈安宁没想到的是,秦阿姨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骂得更凶。很多年之后,她依旧能清晰地记住母亲那句令她心理防线破碎的话:“你都已经跟男人睡过了,还会在意被人摸一下?”

陈安宁觉得母亲很恶心,陆主管也很恶心。然后她发现,最恶心的竟然是她自己。骂累了之后,秦阿姨就回房睡了。陈安宁却哭得双手冰凉,浑身发抖,最后忍不住又开始呕吐……她再度想起了杨四锋,想起了那段她一直想要忘记的往事。

她又想起了毒品。她不知道自己打电话给上家小禾的那刻,心里究竟是清醒的,还是糊涂的。她对小禾说:“我是杨四锋的人,我要货。”

小禾一开始也是瘾君子,后来因为没钱,便跟着江湖老大哥干起了贩毒的营生。那个深夜,陈安宁拿出了自己积攒的五千块钱,到家附近健身器材旁的石凳下面,拿走了黑色塑料袋里的货,又将钱放了进去。随后去了一家KTV,彻夜狂欢。

她不知道的是,秦阿姨冒着风雨找了她整整一个晚上。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秦阿姨每天去厂里撒泼打滚,闹得天翻地覆,直到厂长了解清楚情况,开除了这个陆主管。

陆主管却打击报复,到处散布陈安宁吸毒、未婚先孕的“前科”。被揭开“伤疤”的陈安宁干脆自暴自弃,和母亲大吵一架,从家里搬了出去。

艰难和解,母爱缺口不是堕落理由

白天,陈安宁和小禾窝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吞云吐雾。晚上,则在KTV里当服务员,做的也都是一些小营生。

陈安宁22岁时,小禾的上家因为贩毒被刑事拘留。小禾终日惶惶不安,唯恐上家想要立功把他供出来。陈安宁也害怕。由于已经有过一次戒毒经历,如果再度被抓,等待她的,将是两年强制隔离戒毒。她从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强戒所里的事,越看越觉得浑身发冷。可是,她已经无法离开毒品了。

在自行戒毒还是进强戒所面前,陈安宁选择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尽快怀上一个孩子,以备不时之需。从此,她悄悄停掉了避孕措施。

上家出事后的第三个月,警方在出租屋里找到了小禾和陈安宁。小禾坚称陈安宁不知道他贩毒的事情,而陈安宁之所以吸毒也是受了他的胁迫。

出于对小禾“义气”,也出于与母亲的“赌气”,她做出把孩子生下来的决定。再度被免于拘留处罚的陈安宁,被判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时限为三年,在这三年之内,她必须配合社区民警和禁毒社,做好二十二次定期不定时的尿检。若没有按时过来或尿检呈阳性,立马会被送进强戒所。

陈安宁生下一个男孩。给她伺候月子时,秦阿姨“恨铁不成钢”,经常忍不住骂女儿不争气,说自己的脸都给她丢尽了。受不了母亲的羞辱,满月后,陈安宁和秦阿姨“划清界限”,宁可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笨拙地哄着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

不久,孩子因病夭折。陈安宁痛不欲生,毒品成了她唯一的寄托。面对女儿的堕落,秦阿姨软硬兼施、用尽办法,却都无济于事。气得秦阿姨扬言和她断绝关系,就当自己没生过这个女儿。

一年后,因为尿检呈阳性,社区民警对陈安宁进行了毛发复检。检测表明,她至少在半年之内碰过毒品。于是便将其送到了拘留所中。可在进行常规体检的过程中,发现她再度怀孕,便只好又一次出具不执行拘留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转社区戒毒的责令书。八个多月后,陈安宁生下一个女儿。孩子的父亲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内因为伤人而被收监。这个孩子,被送去了外地的奶奶家。

这些,秦阿姨也是知道的。可这一次,她没有去看望陈安宁。郁馥把陈安宁从师哥那里转介了过来。其实一开始,师哥不愿让郁馥直接帮教陈安宁。一是因为陈安宁本人实在很“难搞”;二是因为她的朋友圈太过复杂,怕郁馥无法应对。

郁馥坚持想试试,就算看在郁馥与她曾经同学一场的分上。也许是同龄人,又都是女性,她对郁馥说的话,要比对师哥说的稍微多一些。

郁馥问陈安宁是否会想念女儿。陈安宁回了一句:“一般吧!早就已经不记得她的样子了。”

孩子是什么?对陈安宁而言,真的仅仅只是一个逃避法律制裁的武器吗?下班回家之后,郁馥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些过去的照片。在小学毕业照里,郁馥找到了当年的陈安宁。虽然都穿着校服,但陈安宁仍有本事让人一眼就看到她。而郁馥则站在她后排靠左的位置。郁馥将照片拍下来发给了她。

“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好看。”

“我记得你,你成绩很好。”

“你愿意开始新的生活吗?”

“我现在的生活很好。你不要用你的价值标准来要求我,也不要和我多接触。这对你没好处。”

“可你是我的帮教对象。这是我的工作。”

“我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就算我一直戒不了毒,也不会被抓去强戒。”

不得不说,陈安宁不只是师哥职业生涯中的“滑铁卢”,也给了郁馥一个“下马威”。

郁馥请教了老师,关于陈安宁案例的帮教方法。老师建议郁馥可以从陈安宁的原生家庭入手,同时,还可以运用同伴教育的角度进行突破。

可方法终究只是方法,要彻底做好这个案例,最主要的还是要用真心。真心可以换来真心,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愿意堕落。

那些日子,郁馥常常梦到陈安宁复吸被抓,或是再度被检测出怀孕。梦里,还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她给自己做了好些心理建设后,决定再一次去秦阿姨家里。其实,她给秦阿姨打过一次电话,可刚自报家门,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忙音。

后来,郁馥又去了她家三次。一次,她没有给郁馥开门;一次,她又哭又骂,说没有那么丢人的女儿;最后一次,她拿出个鸡毛掸子赶郁馥走。

郁馥很怕她,但老师说得对,解不开原生家庭的结,无论如何做这个案子都是隔靴搔痒。

所以这一次,郁馥带上了赵长伟。赵长伟是郁馥从师哥那里“借”来的帮教对象。他曾是九十年代第一批万元户,早早就有了辆小汽车。后来因为吸毒而傾家荡产。吸毒十年,戒毒十年,戒断好几年了。如今,他已经是郁馥他们这里的五星级同伴辅导员和禁毒志愿者,时不时会去学校、社区、企业等地做一些禁毒宣传,还多次接受市级电视台的采访。郁馥希望他能劝导秦阿姨,让陈安宁回家。

才走到秦阿姨小区的楼道门口,就见秦阿姨不知为了什么事,正和对面一个高个男人争吵,吵着吵着,便动手扭打起来。周围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想要去劝架,却都不敢上去。

赵长伟见状,忙快步上前挡在了他们中间,一把扼住了男人握着拳头的手。郁馥趁势拉着秦阿姨就往楼上走。到家之后,秦阿姨向郁馥表示了感谢,也为之前的态度表示了歉意。

郁馥问秦阿姨,是否知道方才帮他的那人是谁。她以为是郁馥的同事。郁馥说,那是一位比她女儿吸毒年限更长,曾三进三出强戒所的人。

秦阿姨听郁馥提到陈安宁,脸一下就拉长了,似乎下一瞬间,郁馥又要被她轰出家门。然而,她只是拉了下椅子,又重新坐了下来。她哭得很大声,以至把刚进门的赵长伟也吓了一跳。

爱的救赎,没有谁天生会做妈妈

郁馥大致听明白了一些事。

几个月前,老陈车祸死了。对方全责,赔了一大笔钱。秦阿姨原本就恨老陈,如此,倒也干净。可因为有陈安宁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她从不敢参加任何朋友聚会。除了买菜,她都将门关得死死的。每天在家无所事事,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将耳朵贴在大门上,听楼道里是否有人在议论陈安宁。

她最怕的是电话铃声,怕听到陈安宁又被抓,也怕听到陈安宁死在外面。

赵长伟几次想要出声安慰,都被郁馥轻声制止了。不知过了多久,秦阿姨才勉强平复了一下情绪。

郁馥真心诚意地告诉秦阿姨,帮助女儿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不仅是她的工作职责,更是自己作为同学应该做的事。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赵长伟拿出手机,将自己演讲的视频给秦阿姨看。

秦阿姨看后深深叹气。尽管她对陈安宁仍旧表现出抗拒,但是在郁馥离开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你们下次最好早上过来。”

接下来的两个月,郁馥和赵长伟又多次去了秦阿姨家中。开始的几次,大多都是秦阿姨说,他们听。后来,郁馥尝试着将陈安宁的近况讲给她听,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一次,当郁馥说完之后,她追问了郁馥两句。郁馥便建议她主动联系女儿。

这回,秦阿姨没有当场拒绝。只是叹了口气,沮丧地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苦口婆心也不行,我还能有什么招?”郁馥握住她的手,说:“哪个做母亲的,会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请您再给陈安宁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机会。”

第二日早起,郁馥发现秦阿姨在凌晨两点十三分给她发了条消息:“我写封信给她,你帮我送过去吧。”郁馥知道,她之所以挑这个时间,是因为料定郁馥不会立马回复她,而她也给自己一个缓冲期。

直到郁馥去取信的那一刻,她都没有开始动笔。她问郁馥该如何开头。郁馥想了想,直截了当地告诉她:“或许,您一直欠她一句道歉。”

陈安宁在看过这封信之后,沉默了很久。最后对郁馥说了句“谢谢”。“我等这句‘对不起,等了十几年。”泪水从陈安宁的眼角滑落。

郁馥拍了拍她的肩,笑着轻声说:“她也是第一次做母亲。这个角色有点儿难,不是每个妈妈不学就会的。我们这些做女儿的,也要给她们改错的机会。”

再后来,陈安宁告诉郁馥,秦阿姨让她搬回去住,却严禁她跨出家门一步。这一次,陈安宁同意了。她说:“无所谓。反正除了跟着你一起去做尿检之外,我也无处可去。”

其实,“无所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像她这样的人,不犯错不是已经很好了吗?然而,郁馥希望陈安宁能有正常的社交,有正经的朋友,甚至有稳定的工作。但是,陈安宁回郁馥的永远都是那句“无所谓”。

于是,郁馥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局。

直到有一天,郁馥接到了居委会就业援助员的电话,了解陈安宁的基本情况,说秦阿姨已经多次来居委会,希望他们能给陈安宁找一份工作,但是由于陈安宁中专肄业,更何况她曾经受过行政处罚,派出所不可能為她开具无违法证明,这就更增加了她找工作的难度。

郁馥与就业援助员简单地做了交流之后,又打电话给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以及24小时戒毒热线,希望他们也能一起出力帮助陈安宁。

据戒毒热线一名工作人员回忆,他们曾经接到过一个女人的电话,求助人所说的情况与郁馥介绍的几乎一模一样。郁馥万分欣喜。那个偏执的、独断的、可怜的母亲,原来一直在悄悄地关心着女儿。

可郁馥却始终觉得,爱是要说出口的。默默无言的爱,除了让两个人都心累以外,别无其他。想到此,郁馥当即给陈安宁发了消息。除了将她母亲为她做过的事告知她之外,还再次要求她给郁馥一个肯定的答复——是否愿意开始新的生活。

过了很久很久,陈安宁发来一个字:“想。”

那之后,郁馥加紧了与就业援助员的联系,为陈安宁筛选适合她的岗位,陪着她一起去面试。

一天下午,当郁馥与陈安宁走出小区之后,郁馥无意间回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远处,静静地目送着她们离开。

“她希望你成功。”“我知道。”

这是一家私人培训机构,需要一名行政前台。人事对长相高挑、肤色白皙的陈安宁基本满意,也没有要求提供她无违法证明。虽然工作时间长,待遇也一般,陈安宁却表示愿意试试。

这一试,便试到了现在。而她的三年社区戒毒期限也即将届满。其实,毒品带来的更多是心瘾,只要戒毒者的决心够坚决,且彻底脱离原来的“朋友圈”,戒断也并不是不可能。陈安宁做到了。

上周,当郁馥再次去陈安宁家回访的时候,意外看到秦阿姨正逗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玩。郁馥从来没有在秦阿姨的脸上看到那样温柔慈爱的笑。

陈安宁眼角含笑,告诉郁馥,她正学着如何做一个“好妈妈”。“你说的对,‘母亲的这个角色有点儿难,不是谁一开始就会的。但学着做一个好妈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小女孩热情地与郁馥打招呼,笑得天真明媚。

编辑/宋美丽

猜你喜欢
师哥戒毒安宁
仅此一次的悸动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好害怕这种戏狂!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大师哥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