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2023-07-06 09:06董海斌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重要价值营造林现状问题

摘要:营造林质量提高问题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它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从营造林本身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来看,需要为营造林质量提高匹配关键技术内容,优化丰富管理措施,确保其在风沙、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中首先探讨了国内营造林质量提高的重要价值,指出目前营造林质量的发展现状管理问题,最后给出能够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希望借此契机丰富我国营造林建设技术内容,改善营造林环境质量,更好为国家林业事业与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营造林;重要价值;现状问题;质量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

营造林工程建设难度高、工期长、特别是在提升营造林整体质量方面颇为艰难。为改善营造林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需要为营造林质量提高思考运用各种关键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满足营造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要求,保证营造林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平衡发展状态下。

1 营造林质量提高的重要价值阐述

营造林质量提高对于我国是一个持久性长远话题,因为营造林工程项目不但要长久发展下去,它其中所涵盖的环节内容也相当之多,相当之复杂。在营造林工程中,难以避免的是林木种植特点与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再加之不同营造林林木的品种特性以及地方气候变化因素影响,所以营造林质量发生变化再正常不过。当前,为打造完全符合我国营林需求的营造林项目,还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结合政策制度加大投资力度,围绕营造林质量提高形成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通过原有林业资源基础争取实现大面积树木种植就成为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它不但能够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也能为地方增收,创造更多社会性价值。客观讲,我国营造林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地方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积累丰富建设经验也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必经之路[1]。

从营造林质量提高的价值来看,它应该体现在以下3方面:

在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保证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从不同程度上有效遏制环境污染以及恶化问题。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且十分严重,而某些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因此科学合理植树造林就相当重要。在营造林工程中,地方水源能够被有效涵养,同時避免了水土流失现象的频繁发生,加速水体净化速度,如此对于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加强营造林的防风固沙能力。实际上国内已经出现多个区域的沙化情况,严重程度不一,表现为沙尘暴现象,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了地方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科学打造营造林工程项目是必要的,它在防风固沙方面作用明显,在降低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同时也能调节含蓄水源,改善地方气候环境。

营造林质量提高就是对空气环境质量的提高。因为大量的营造林树木是能够净化空气的,这对于地方形成天然氧吧与优质自然环境都有好处[2]。

2 营造林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

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多且复杂,特别是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林业计划性管理工作逐渐严格化,在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追求合理性。所以从实际发展角度看来,目前国内营造林工程在质量管理现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 营造林工程建设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营造林工程建设,大力解决土地荒漠化现象问题。而在避免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方面,则急需营造林发挥其价值作用。但实际上,业界中诸多林业企业对于营造林工程建设却存在认知偏差,将其作为是牟取暴利的项目手段,在思想表现上态度不够端正,如此就导致营造林建设活动的盲目开展,且快植快伐,并不用来保护环境,完全背离了营造林工程建设的最初初衷[3]。

2.2 单位部门管理工作存在缺失

营造林工程讲求长期系统性,但是许多地区的林业企业单位部门在工程质量提高管理工作中却存在严重缺失。他们不但未能为营造林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营造林中林木的动态调整优化管理工作也并未做到位,这些都导致营造林工程建设工作水平的大幅度下降[4]。

2.3 工程实践技术不够丰富

目前我国营造林工程的实践技术是不够丰富的,这导致营造林工程项目普遍建设周期较长,营造林工作强度也持续提升。从客观规律层面讲,营造林工程并非短期见利项目,其在树苗栽培技术应用方面不同于普通树木树苗种植。这是因为营造林是成规模种植建设的,所以它的树苗成活率、成长期以及耐旱耐涝特性都要考虑其中,这些方面就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目前某些地区针对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资源往往存在供给不足甚至断档情况,总体看来这些都是因为工程实践技术不够丰富所造成的[5]。

3 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

营造林工程若要提高质量,大量正确运用关键技术是根本,为此下文主要分析4点:

3.1 优选育苗

营造林工程必须首先做好优选育苗工作,思考如何改变地方树种过于单一化这一现实问题,要在营造林中加入不同种类树种,例如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以及混交林,真正做到对于营造林林场群地不稳定性的有效平衡,在原有森林资源基础上引入大量新树种,另外像榆树、扬柴等等都可以尝试,进行混合种植,如此对于提高营造林林木群落的稳定性是有益的。

另外,需要控制营造林林场区域中动物的随意取食,有必要在播种树种之前在树种外部采用杀虫剂,同时做好包衣,也可以制作颗粒状或片状种植内容,确保包衣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20%以上[6]。当然,营造林林场中可以考虑采用飞播技术,该技术可以被有效运用于包衣树种技术基础上,基于该技术来有效提高树种的整体发芽率,同时为树种降低位移率至少15%,也减少林场中营造林所在土壤的水土流失情况。而在冬季季节,则需要充分考虑树种生物酶活性降低这一显著特性,主要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保证树种成活率有所提高。客观讲,良好的优选育苗工作是能够为营造林造林培育范围扩大创造原生条件的,是营造林工程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7]。

3.2 培育管理

在营造林抚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林场一般会采用到苗定株技术,在营造林造林过程专门以播种形式完成树木种植,在造林2年内进行分次间苗处理,保证苗木营养面充足,同时对所需光照条件进行调节,有效促使幼苗不断生长发育。在间苗处理后,则保证树穴内2~3株苗木长势健壮,同时去除多余苗木,确保满足林场实际造林需求。当然,营造林在移栽操作过程中也要确保间苗栽培种植时段合理化,一般选择在雨后进行栽种,配合除草工作顺利完成苗定株处理。再者,就是要去除萌芽部分,配合营造林的截干造林技术来专门选择某些分蘖、种植能力相对较强的树种,从这些树种的根茎部位就直接萌发多根蘖条,避免主干生长出现抑制问题,由此而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当然,在营造林过程中,也需要结合营造林实际工作要求展开造林过程,保证做好平茬工作,即将幼苗在地表位置完全截掉,结合树苗长势较弱情况去掉分蘖部分,将长势相对强壮的、主干圆满的枝条留下来。在枝条修整过程中,需要对部分树种与枝条进行定期修剪、动态调节,如此能够有效加速幼苗生长发育,优化树木生长质量,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危害。在具体的修剪过程中,必须将树木相互分离,结合不同树种的不同特点来满足它们的综合种植要求[8]。

当然,在肥水管理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气候条件采用灌溉措施,避免旱灾发生导致大面积营造林林木干枯死亡。在灌溉措施中,主要基于灌溉疏松土壤技术展开,保证土壤内水分补充及时,结合培土抑制分蘖过程来促进苗木主干生长,有效调整苗木的有机物整体分解速率,同时为土壤适当增加肥力,促进树苗根系发育。在培土抑制分蘖过程中,则需要做好定期除草工作,保证主干生长到位,控制土壤中苗木的水分与养分消耗,确保营造林的幼林部分郁闭条件满足长期结合除草松土过程,即配合林场实际环境展开除草工作。具体来讲,林场在森林生长1~2年期间,完成除草至少2~3次,然后在生长3~4年间,需要进行1~2次除草,按照杂草情况与树木长势确认松土条件,保证幼林生长到位。再者,林场在避免炎热季节的除草松土问题时,也需要避免阳光暴晒,减少苗木死亡问题发生概率[9]。

3.3 抚育管理

最后谈营造林的采伐管理工作,确保林场建设质量切实实施到位,做好营造林采伐工作。结合林场实际状况展开全面调研工作,主要是对林场中的伐桩密度与营造林树种进行调节分析,并选择适合的种植区域进行树苗培育,增加营造林密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树苗长势做好合理补植,从整体层面上提高营林品质,丰富林场营造林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内容[10]。

4 营造林质量提高的优化管理措施

4.1 突出营造林工程质量核心

在营造林工程质量提高方面也需要优化相关管理措施,首先突出营造林工程质量核心,把握工程施工过程,结合工程建设质量分析营造林核心内容,并将这一核心内容贯穿始终。要围绕工程质量核心来保证引入工程项目法人制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等,有效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在对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工程质量检测问题时,还必须提前制定相关预备应急方案,争取从源头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体现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实施定期督导与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而对于某些已经检测出的管理问题,则需要当面向建设单位作出通报报告,结合报告要求予以整改,从工程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提高营造林的整体建设质量。当营造林工程竣工以后,则需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认真把好质量监督关卡,严格遵照工程预期目标评价工程质量内容。要完全按照工程合同内容来进行针对性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也需要结合个人责任、集体责任等等作出整改,严格肃清责任,追究权责[11]。

4.2 完善營造林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再一点,还需要完善营造林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做到营造林工程建设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营造林工程选址区域的土壤立地条件、气候分析评估过程中,则需要保证与栽植树种自身特性进行匹配优化,保证营造林相关工作原则有效落实。当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开展营造林工程,主要是深入到林场对营造林的立地条件以及造林树种生物特性展开深入调查分析,严格遵循苗木生长的客观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造林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般来说,营造林工程项目中应该尽量选择本地树种,同时也能通过实验结果来考虑选择外来树种。就以某些干旱地区为例,在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考量当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可以选择灌木营造林,充分发挥灌木树种本身耐旱、耐瘠薄、易于传播繁殖的优势特征[12]。

5 结语

在本文看来,我国营造林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追求可持续发展,结合社会各界关注来合理采用关键技术,优化管理措施提高营造林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新时期,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营造林工程建设工作,持续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契合自然区域条件与地理气候条件合理选择营造林树种,通过专业化管理改善地方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景慧杰.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花卉,2022(2):126-127.

[2] 钟旭财.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花卉,2022(24):142-144.

[3] 廖竞业.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2(15):112-114.

[4] 邓海善.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和营造林质量管理策略[J].广东蚕业,2021,55(6):95-96.

[5] 李润荣.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1,4(2):56-59.

[6] 王树坡.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2021(24):104-105.

[7] 林秀玲,冯常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1-3.

[8] 宋亚娟.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J].花卉,2020(18):223-224.

[9] 陈岭.营造林质量提高措施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9):119-120.

[10] 耿明明.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途径[J].种子科技,2019,37(9):79,81.

[11] 崔乃山.提高林业工程中现代营造林质量的措施[J].中国林副特产,2021(3):105-106,108.

[12] 贾治鹏,张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花卉,2021(18):235-236.

作者简介:董海斌(1978—),男,汉族,大专学历,云南维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和草原维护与经营,生态修复等工作。

猜你喜欢
重要价值营造林现状问题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及管理研究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层协商民主: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
高校学生网络点餐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