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晚

2023-07-06 11:45谁立方
今日文摘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思索咖啡店汪曾祺

谁立方

周末午后,路过一家咖啡馆,小小的木牌上写着两个字,“不晚”。

不晚。这两个字光是看上去,就叫人心里一软,店里放着八十年代的爵士,乐曲携了咖啡香从窗户门缝里钻出来,我站在门口,恍惚地想,不晚,这两个字温柔得像是从痖弦的诗里来。

我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点了咖啡,等待的过程中与老板交谈,才得知开一间咖啡店是他多年夙念,后来妻子鼓励他,做想做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

果然,这家咖啡店存在的理由就如同它的名字这般,不晚,何等的温柔笃定。我们汲汲营营地活在这世上,每天要暗示自己多少次“快点”“来不及了”,又有多少次肯宽容而松弛地对自己说,“没关系的,一切都还不晚。”

我想我们都很习惯,或者说很推崇一种叙事,就是“出名要趁早”,好像所有的事,都要越早越好。好像越早,就代表对手越少,赢的几率越高。甚至揠苗助长又怎么样呢?人不会像幼苗一样脆弱,人的韧性比幼苗要强得多。

我们总是心怀侥幸的,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思索“早”有什么坏处,一思索,别人就跑到前面去了。但,慢慢长大,也许更好。

慢慢长大,意味着你花了更多时间在“成长”这件事上,当别人已经结出果子来的时候,你甚至刚刚长出花苞。但这并不代表你输了,因为人毕竟不是植物,成长过程中汲取到的每一点养分,沐浴过的每一寸阳光,都会让未来结出的果实拥有更丰富的可能。

年少时,身边好像没什么朋友会读汪曾祺,而这两年大家却越来越频繁地提到这个温和可爱的老头,几乎让人有种“汪曾祺一直都很红”的错觉。但其实,作为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汪曾祺写了一辈子,差不多到六十岁才有了那么点可以叫做“名气”的东西。在那之前,他白天写文,晚上裹一床旧棉絮,蜷在暗哑的书桌上,度过漫漫长夜。

可这样看来,似乎才是合理的——我们看汪曾祺,看的是什么?是天才般乍现的灵光,還是毫不掩饰的锋芒?都不是。我们读他的文字,受他的慰藉,是因为感受到那些文字里有着“历尽千帆弥天真”的温柔力量,如同王安忆说的那样,“他是洞察秋毫便装了糊涂,风云激荡过后回复了平静,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这便是晚熟的故事。

其实,当我们用“早”和“晚”来计算人生的时候,已经无意识地用这种单一的标准将行进的道路变得逼仄而无聊,忘记拓宽生命的厚度是怎样重要的事。

有人说,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有人说,只要你想要,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而我想说,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吧,我们不是活一个结果,我们是活每一个瞬间。

在每一个瞬间里,没有早晚,只有此刻,眼前。

(萧实荐自《时代青年·悦读》)

猜你喜欢
思索咖啡店汪曾祺
休闲的咖啡店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奇妙的咖啡店
咸菜慈姑汤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医院里的咖啡店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深沉的思索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