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中医证素分布的性别差异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2023-07-07 01:25任耀龙赵明君李莹超尤金枝王奕祺吕玮坤吴倩盼文国顺谭雪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证素性别差异气虚

杨 磊,任耀龙,赵明君,李莹超,尤金枝,王奕祺,钟 伟,吕玮坤,吴倩盼,马 锋,文国顺,谭雪峰

证素是基于中医病机理论的最小辨证单元,证素的准确把握及分布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证候辨识的核心实质和普遍规律,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冠心病发病具有明确的性别差异,其内在发病机制导致同一疾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2]。中医辨证以临床症状为基本信息,将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归纳提炼为不同的证候本质,存在不同的证素规律特征。本研究以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明确诊断的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一步挖掘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期为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证候辨识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西安市高陵区中医院、泾阳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经CAG确诊的30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冠心病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3]中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制定冠心病中医证素及诊断标准。详见表1。

表1 冠心病中医证素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接受CAG检查确诊冠心病;可配合完成研究调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CAG禁忌证;合并存在其他脏器及系统性疾病;智力低下不能配合完成调查;未按研究规定完成调查。

1.4 调查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法制定调查表;对研究参与者均提前进行专业流行病学调查培训;CAG由2位心导管专业医师研判;通过调查表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CAG结果、四诊信息,并由2名中医主任医师对证素进行判定。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病人300例,其中男182例,女118例;年龄42~79(62.56±10.14)岁;病程(2.78±3.45)年。

2.2 中医证素分布 300例病人证素统计频次为血瘀204次(68.0%)、痰浊184次(61.3%)、气虚145次(48.3%)、气滞110次(36.7%)、内毒71次(23.7%)、阳虚48次(16.0%)、寒凝46次(15.3%)、血虚44次(14.7%)、阴虚40次(13.3%)、水饮24次(8.0%)。

2.3 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素分布 女性病人寒凝、气虚、阴虚及血虚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素频次分布 单位:次(%)

2.4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医证素分布 将所有病人以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狭窄程度>90%)病人证素多见血瘀、痰浊、气虚,且狭窄程度越重中医证素出现频次越高。详见表3。

表3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医证素分布 单位:例(%)

3 讨 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个体化治疗的典型特点,是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环节[3]。中医证素是组成证候的基本单元[4],是中医学认识临床疾病阶段性病理特点的关键,因此,探索疾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对准确辨识中医证候、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绝经前发病率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增加[5]。冠心病病人证素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因此,本研究将CAG与证素结合,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冠心病病人中医证素分布的性别差异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本研究选择经CAG确诊的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病人中医证素情况,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统计频次居前3位的中医证素为血瘀、痰浊、气虚,与公认的“本虚标实”病机理论相符,同时发现冠心病病人中医证候多为复合证型[6]。男女因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导致冠心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且临床表现存在不同特征,因此,中医证素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以性别进行分类后统计中医证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女性病人寒凝、气虚、阴虚及血虚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分类依据,统计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人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重者多见的中医证素为血瘀、痰浊及气虚,且狭窄程度越重中医证素出现频次越高,进一步说明了本虚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始动因素,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了血瘀、痰浊的实性病理产物,与本虚共同导致了冠状动脉病变,且随着本虚标实发展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断进展。

综上所述,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中医证素分布血瘀、痰浊及气虚多见。本研究结论对中医临床辨治冠心病发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受限于中医证素无法客观量化的现实问题,较难从本质上充分揭示中医证素与冠心病发病的内在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在中医证素评价体系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证素性别差异气虚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