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驱动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2023-07-10 05:30刘彬
中国市场 2023年18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务领域中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的优势不断展现,推动了融资模式的创新性、高速化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贷业务属于基础性、核心性业务类型,金融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信贷业务发展带来影响与冲击。为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高效性、顺畅性实施,文章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而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模式调整、平台构建、数据治理、团队建设、体系优化几个方面给出了利用金融科技推动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策略,旨在助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成功完成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8-0000-00

作为商业银行重要业务内容的信贷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数字化信贷渠道不够完善、信贷业务处理出错率高、数据安全风险隐患多等问题,导致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低效、低质开展,加之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薄弱,大规模、结构复杂性数据的分析处理效果不佳,有价值的信贷工作信息提取不精准且不及时,削弱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的实效性。而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结合应用,利于优化日常业务流程,可促进业务信息由物质状态向数字化状态转变,能够推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建设进程,是信贷业务质量及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1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存款及贷款规模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趋势,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利润获取能力,不良贷款率逐步降低。在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同时,诞生了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脱媒现象,且客户需求发生了巨在转变,商业银行以往采取的传统借贷款利差盈利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业务模式调整与优化,提高自身的利润率。而商业银行的转型,既要实现负债的多元化,也要以资产多元化作为目标导向。除了要正确看待与有效利用新型金融工具优势,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外,应同步重视收益提升及风险防控,拓展投资渠道、优化投资产品,将投资业务纳入重要业务范畴,需要加强银行业务及非银行业务合作,采取租赁、信托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强资产业务发展稳定性,且要注重于客户结构的合理调节,提升信贷业务开展的精细度与灵活性。

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提高金融技术布局速度,加大报入比例,以促进信贷产品创新、提高服务品质、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并实现业务结构合理调整及人力资源有效优化。金融科技的诞生与发展,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科技投入占比提升、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通过成本分析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总成本收入比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然而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却连年提高。以交通银行为例,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比年度增长幅度约为6%,而中国银行则是将每年营收的1%作为下一年度科技创新的投入金额。此外,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两个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在科技方面投入了较高的资金,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基础。

2.2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相继建立、布局速度逐步提升

自2019年开始,我国股份制银行率先设立了金融科技公司,而后国有银行、城商银行也纷纷建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这些公司有两种建设形式,一是与其他机构合资构建,二是商业银行全资建设。立足产品体系的层面分析,这些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建立利于提升金融科技服务,可将金融服务延展至前台、中台、后台各个阶段,并以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作为业务重点。从发展路径方面分析,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应从内部开始,逐步向外部拓展。最开始是为本集团及集团下属子公司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在发展成熟后,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可为其他机构提供金融技术服务支持。

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金融科技诞生后,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深度逐步加强,各大银行均认识到了金融科技对自身业务发展、效益提高所带来的巨大推进作用。然而由于金融科技的诞生时间较短,各大商业银行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充足可借鉴的成功应用案例,因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科技作用未能充分展现,导致数字化转型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

3.1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不明确、经营理念相对陈旧

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发展基础并不一致,且各个银行的数字化建设及发展进度差异显著。例如,招商银行以零售业务为主,其发展战略制定较为清晰,早在多年前便提出了以自身业务规划为依据,根据当前信息技术掌握情况,逐步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策略。主要实施方向是构建数字化系统平台、搭建信贷业务数字化应用场景、调整现有组织结构、培养掌握专业数字化技术的人才,通过全面化的数字化转型措施实施,将自身打造成为金融科技性银行。相较于招商银行而言,其他银行由于经营理念相对陈旧,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对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把握不够深入,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及意义了解也有所不足,因而未能投入充足的资金,未能实现自身组织结构的快速调整,所制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还存在目标性不强、组织性不足以及长效性缺失等问题。

3.2应用场景基础条件不足、线上产品缺乏竞争力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金融业务开展提供动力能源,是驱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为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高效率、优质化、精细性开展,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搭建适用于金融技术价值发展的基础性数据应用场景。现阶段,虽然各个商业银行逐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客户管理及信贷业务开展环节,然而未能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展开客户相关信息数据的深入性、全面性分析,存在有价值数据挖掘提取能力不足、客户数据未能有效提炼与利用的问题,未能搭建出充足、有效的线上获客场景,無法实现客流的规模化引入。与此同时,与线下信贷业务产品的多元种类相比,商业银行线上产品类别较少,因此,线上产品竞争优势不够突出,存在产品功能少、流程不顺畅、客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3.3数据管理能力不足、存在数据监听与泄露隐患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以多种类型、大规模的数据为支持方可做出科学的业务决策,这些信息包括资产负债信息、内部管理信息、客户信息、纳税信息等多种类型。其中,若个人客户或法人客户的基本要素不够完善,会影响客户信息的精准性。同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时,所应用的数据标准未能构建完全,数据挖掘能力也有所不足,由于数据信息资产具备可复制性、易于流动性、高价值性等特征,数据泄漏或被篡改的风险发生几率较大。而商业银行内部成员、外部合作单位均是数据传递与存储的主体,若是数据管理设施安全性欠佳、流程管控不严格,均可能导致重要信息数据泄露。而且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包含大高价值性信息,黑客会利用网络对银行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攻击。除此之外,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件硬件设施及数据服务供应商中多为国外企业,因而第三方数据监听隐患较高。

3.4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少兼具科技及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大量掌握先进金融科技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受到商业银行自身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具备专业金融技术能力、金融技术应用经验丰富的人才相对较少,并且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产生了一定阻碍。一直以来,商业银行的人才招聘,主要是从高校或金融机构中吸纳金融类、经济类专业人才,所招聘人才中兼具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及银行业务知识水平的人才较少。同时,商业银行未能立足时代发展形势的转变,针对性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人才招聘时未以金融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作为重点,导致商业银行研发人员极为短缺。各大商业银行中,曾经从事过科技类型岗位工作的员工仅占据银行内部员工总量的5%左右。

3.5风控体系适应性改造滞后、线上信贷业务配套制度不完善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在金融科技逐步引入与应用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虽得到了有效推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信贷业务风险。当前阶段,许多商业银行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线上信贷业务风险政策及制度,所制定的信贷业务流程不够科学,信贷业务系统功能开发也不够完善,无法通过风险防控政策及制度有效实施、通过科学的业务流程规范及业务系统合理运行而规避线上信贷业务风险。与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在线上业务风险特征把握方面有所不足,未能根据线上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针对性优化自身的风险防控体系。金融科技应用背景下,数据体量大增、机器指令可实现自动化发布,商业银行线上信贷业务处理时会产生更加复杂的业务逻辑及业务规则,会诞生一些难以发现、易于变化、具有传染特性的技术性风险,为信贷业务的数字化发展产生了阻碍。

4 基于金融科技驱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策略

4.1做好数字化定位并调整经营理念、重构数字化精准营销服务模式

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调整,科学制定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战略,应围绕客户需求,采用大数据技术方式,做好用户标签的重新定义,打造符合客户个性需求的新型营销方案,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定制服务,进而增强客户业务体验感受,提升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所制定的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战略中,应涵盖行业数据及内部数据收集与整合内容,以便有效利用互联网公开数据,打造数据中控平台,实现内部及外部数据的有效汇总与利用。还要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建立相匹配的服务体系,引入决策式营销方法,通过实时营銷、接触点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方式应用,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进而做出科学的营销决策。

4.2构建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客户分层分群管理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针对客户实施分层管理,明确客群之间的差异特征,为其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需要加强金融性场景搭建与优化,突出融资信贷功能、投资理财功能,并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促进数字化信贷业务产品的有效创新。与此同时,需要持续性开发多元化非金融性场景,加快场景搭建进程,纳入客户工作生活相关服务内容,通过应用频次较高的非金融服务,对应用频次较低的金融服务起到影响促进作用。还应围绕企业网银这一核心,开发标准化、定制性的多类型线上金融服务产品,增强企业客户的业务体验,并加强企业掌银移动端开发,扩展业务功能,通过掌上银行客户覆盖率提升,助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服务的深入化开展。

4.3加强数据治理利用、提升数据安全保障程度

4.3.1拓展外部数据来源、加强客户行为数据收集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具备两个数据获取途径,一是内部系统沉淀,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本行客户数量不断增多,客户金融数据将会逐步积累,主要可利用此途径获取客户喜好、行为习惯等基本性数据信息。二是外部数据引入,商业银行可利用工商部、税务部等政府部门公布或共享的信息数据,也可联合天猫、唯品会等商业平台,采用采购服务的方式收集客户行为数据等价值性数据,或是通过消费、民生等多元化金融场景构建扩大客户群体范围,同时收集客户的行为数据。

4.3.2制定统一性数据标准、构建数据资产统一性视图

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标准建立与推行,应打造银行业内部通用的数据语言。应在多元化数字管理平台有效建立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资产视图的统一化构建。需要建立完善性数据集市模型或客户分析模型,通过分类绘制客群特征画像,制作高完整性客户及业务视图,打造全行客群地图,以实现目标客户的有效筛选。如可根据客户的不同,对其身份信息、资产信息、负债信息、行为偏好信息、金融产品喜好等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全面提取,通过完整的客户视图绘制为其信贷业务的推荐提供支持。

4.3.3构建数据分析挖掘模型库、实现信贷闭环管理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中涉及的数据体量大且类型繁多,从中提取出有价值数据是数据分析利用的基础,是发挥数据作用价值的关键环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各类库群。一要注重于自身数据资产利用及管理能力的提升,打造统一化的数据指标库、建立各部门共享的数据标签库、构建数据模型库,以此组建资产共享中心。二要构建跨领域、多场景性的共享标签体系,为客户画像绘制提供支持,增强数据服务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三是构建具备集约性管理特征、能够实现数据智能分析的数据价值挖掘模型库,并对模型流水线进行持续性优化,以提升数据信息向业务价值的转化速度,从而实现信贷业务的闭环化管理。

4.3.4加强数据安全监测与测评管理、增强数据资产安全性

大数据技术应用下,数据的高度集中提升了信息泄漏体量,因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将数据资产安全强化作为重点。首先,应提高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力度,采取24小时不间断监测方式,以便及时发现网络攻击,并采取可行性安全防护对策有效拦截与中断黑客攻击。其次,需要强化终端设备安全管控力度,所有接入内网的终端设备均要取得相应授权,且要遵循最小化原则设置访问权限。此外,应定期评测网络安全性,在自主评测的基础上引入外部众测方法,于主动检测的同时进行系统漏洞的扫描与修复。

4.4组建复合型金融科技团队、加强专业性数据分析师培育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以充足掌握金融科技的专业化数据分析师作为基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在现有金融类、经济类业务人才的基础上,引进具有科技岗位从业背景的专业人员,组建复合型金融科技团队,负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新提供金融技术支持。为增强信贷业务开展中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度及数据利用的高效性,商业银行需要培育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师,由科技管理部门核心团队、信贷条线业务团队共建数据分析师队伍,在科技团队的数据深入理解能力、创新思维意识、数据分析服务理念等优势展现的基础上,发挥信贷业务部门对业务分析与理解、业务实施及数据治理等功能,从而推动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

4.5推进风控体系适应性改造、建立健全线上信贷业务配套制度

4.5.1构建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更新信贷风控模型

面对社会经济形势的持续波动,商业银行数据不断变化且数据分析技术逐步更新,但其原有信贷业务风控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会日渐消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调整与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模型,或是结合当前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构建新的风控模型,以实现对潜在风险问题的动态性、全面性监控与识别。由于风控模型的创新与优化属于动态发展过程,因而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长效性风险追踪机制,安排专门的风控人员担负新风险点采集、汇总及分析职责,并聘请专门针对性评估信贷风险,结合评估结果实现风控模型的合理优化。此外,还需要加强信贷政策的关注度,了解新的制度及业务产品类型,及时实施风险评估,进而总结出信贷风控模型研发的新需求。

4.5.2构建完善性容错纠错机制、强化线上信贷产品停牌与复牌管理

传统信用管理模式实施下,商业银行需要严肃追究各个形成风险的信贷业务,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后,可在决策模型支持下,由线上管理系统自动完成业务审批,决策流程发生了转变。为此,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责任追究制度,清晰给出尽职免责认定标准,明确具体的免责条件,应在银行内部建立问责申诉机构,制定与推行完善性的容错纠错机制。同时,在线开展的信贷业务产品,应采用停复牌管理方式,科学制定线上信贷业务逾期率上限,确定具体的不良率容忍度标准。一旦还贷逾期率超限,或是不良率过高,则需要针对该信贷业务产品采取停牌措施。待进一步优化模型、完善客户准入标准后,且经审核风险已完全化解,方可恢复此信贷业务。若产品停牌且风险控制后,业务风险仍然存在,则需清退此信贷业务产品。

5 结论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中,金融科技的融合逐步深入,加快了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各大商业银行针对信贷业务中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方式展开了多元探索,商业银行纷纷构建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或设立了专业的金融科技部门。面对信贷业务发展中同行竞争的日益加剧、互联网巨头的跨行竞争,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引入数字化精准营销服务模式,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引入客户分群管理方式,还需要加强数据治理利用力度,确保数据存储利用的安全型,组建复合型金融科技团队、培育专业性数据分析师,加快风控体系改造,完善线上信贷业务配套制度,从而通过金融科技作用展现,驱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

参考文献:

[1]穆磊,劉霞.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金融科技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分析[J].金融科技时代,2021,29(7):80-82.

[2]庞加兰,张思亲,吕鑫.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71-75.

[3]唐也然.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信贷业务?——基于上市银行年报文本挖掘的证据[J].金融与经济,2021(2):38-44.

[4]黄丽双.金融科技驱动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3):51-54.

[5]范枻.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20(20):91-92.

[6]赵焕芳.智慧信贷科技赋能——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转型策略与实践[J].中国金融电脑,2019(5):48-50.

[7]罗军林.金融科技驱动下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10):3.

[8]陈国红.科技让金融更开放——金融科技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银行家,2019(1):2.

[作者简介]刘彬(1985—),男,汉族,山东仁,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