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共建农村老人美好生活

2023-07-10 06:46张春王娟娟
银潮 2023年6期
关键词:栖霞区龙潭红梅

文 张春 王娟娟

“多添衣,多走动,坚持吃药。”南京市栖霞区龙潭敬老院内,王红梅又在“唠叨”她的“家长们”。自从担任龙潭敬老院院长后,王红梅几乎每天都要来敬老院“打卡”,风雨无阻,一天不落,“过来看看,心里踏实。”

2016 年至2018 年,王红梅连续3 年获评南京市最具影响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负责人。她说,近10年,她一直在探索实践农村养老新模式,以期养老事业在农村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让每一位农村老人都能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建中心 为农村养老注入新活力

作为一名回乡创业人员,王红梅一直都想为家乡做些实事。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深切地感知到农村的留守老人切切实实需要被关心、被服务。”王红梅说,回家后,她发现农村里的空巢、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吃饭、生活都存在问题。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较为匮乏,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亟需照顾和帮扶。她萌生投身为老服务事业的想法。

栖霞区龙潭街道地处远郊,辖区范围大,各村居分布分散,外来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入驻可能性不大。2014年,在街道领导全力支持下,王红梅创办本土助老社会组织——常春藤养老服务中心,指导17 个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好邻养老社服务点开展为老服务,服务街道内的15000多名老人。

项目运营前期并不顺利,考虑到其他志愿者的补贴及机构运营费用,资金紧缺成了最大的难题。为此,王红梅先后与栖霞区、龙潭街道及爱心企业联系,争取到区、街道、社区的部分支持。在这过程中,她积累了不少经验,她明白,想要为农村老人做更多好事,必须学会借力,统筹各方资源。那两年,她在社区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试点工作,指导17 个村居利用闲置空房打造具有连锁品牌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为区域内老人,尤其是涉农地区留守老人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为老服务体系,15 分钟互助养老圈逐渐形成。

如今,常春藤老年服务中心连锁运营栖霞区龙潭街道范围内24 个社区、村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家政、助餐、助医等为老服务工作。“24 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均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现从业人员16 人,参加培训人员32人。”王红梅说。

有了硬件支撑,王红梅积极引入适合农村、农民的文化娱乐、法律服务、应急救助等社会服务力量,定期到各个互助养老的村居点开展服务活动,为农村养老注入新活力。

设餐点 以己之心暖人之心

因为常年和农村老人打交道,王红梅设身处地了解到他们特殊的生活难题。“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平时,有些老人连吃饭都成难题,自己做不方便,又舍不得到外面买。”王红梅说,农村老人居住地域空间广且分散,统一的配送餐服务难度较大。如何解决农村部分老人的就餐难题,深化互助养老理念?在此背景下,常春藤老年服务中心实施了“邻里小餐桌”助餐项目,针对街道偏远农村老人,通过邻居给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方便老人就餐。

“一个小餐桌,可以覆盖周边4 至6 位老人。”王红梅介绍,目前,“邻里小餐桌”项目已在龙潭街道太平村、飞花村、南中村和陈店村4 个村成功推行。节假日期间,她与志愿者们一起,和老人们在互助餐厅举办集体聚餐活动。老人们不仅亲手制作美食,还可以将美食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和他们一起分享。

2019年,王红梅担任龙潭敬老院院长。龙潭敬老院内现有老人50 多位,年龄最大的超过90 岁,最小的不到60岁。与其他养老机构不同,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不仅没有子女,而且近半数患有残疾。

“有些老人脾气不好,但其实他们没有恶意,和他们相处需要有很强大的耐心和信心。”老人的饮食起居、日常冷暖、心理变化,无一不牵动着王红梅的心。有年春节期间,敬老院的老人袁正海突感身体不适,她发现后立即将老人送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要求老人每日吃流食,但那时陪护人员无法买到流食,王红梅便熬粥喂给他吃。袁正海说:“王院长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细致贴心。”

对大多数人来说,节假日期间是幸福快乐的,但于失独、孤寡老人来说,这是他们最煎熬的日子。一位失独老人说:“每逢传统节日,邻家亲人团聚,我们只能悲泪双目对孤灯。”听闻此言,王红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传统节日里举办“百叟宴”,与老人们“同跨年”。

在栖霞区龙潭街道太平村副书记徐桂兰眼里,土生土长的王红梅真正做到了把每一位老人都当成家人。她说,此前王红梅想让老人们度过难忘的国庆节和重阳节,事事亲力亲为,活动当天,老人们欢聚一堂,非常开心,“在为老服务这条路上,王红梅做得非常好。”

“我从不后悔投身为老服务事业,这对我自己,对老人,对社会,都非常有意义。”王红梅说。

齐出力 志愿服务暖心关怀

王红梅牵挂的为老服务事业,在实践中一路向前,逐步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今年65 岁的吕本兰是龙潭街道太平村“邻里小餐桌”助餐服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受王红梅影响,2018年,她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空闲时间为有困难的老人做好事,我觉得非常满足。家里的小孩也为我感到骄傲。”成为志愿者后,吕本兰在家里开设“爱心厨房”,为乡亲提供“爱心午餐”。“一般是三菜一汤,想过来吃饭就提前和我说,我按照人数准备。”吕本兰说,只要还有余力,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同王红梅和其他志愿者一道,为农村老人服务。

王红梅认为,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着设施供给不足、资金短缺等难题,同时养老服务人才短缺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尤其是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大、专业技能不足、文化程度低等问题。”对此,王红梅建议将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纳入政府培养计划,对于已在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志愿者,除了做好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外,也要做好暖心关怀。

今年,王红梅考虑先给部分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只有让志愿者感到暖心了,他们在服务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王红梅说,增加团队凝聚力,机构上下才能更加默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凝聚一份小爱,那就能共建每一位农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栖霞区龙潭红梅
龙潭画影
栖霞区试点先行 以信息化推动监管精细化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1 出土器物
九龙潭的龙
多向土工格栅在龙潭水库裂缝处理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南京市栖霞区“8.29”医疗废物非法处置案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