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碱滩上植树的父亲

2023-07-10 06:46巴建华
银潮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台刺槐林场

文 巴建华

父亲已离开我们10 余年了。在农村的一个小集镇上,父母生了我们兄妹5 人,加上多病的老祖母,虽然生活比较窘迫,但一家人也生活得其乐融融。在艰难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总是把全家人的生活调理得妥妥帖帖。父亲,则是一家生活的主要来源。

父亲是一位农村干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总是没日没夜地劳碌奔波。在我们儿女的心中,父亲非常特别,他养育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一次;而父亲也太忙了,没日没夜地在外边工作,我们很少见面。父亲回家时很晚,我们都睡觉了,第二天清晨我们还没有起床,他就又离开了家。我们几乎没有见过父亲有什么休息日或星期天。

1965 年,东台林场成立,35 岁的父亲调任林场行政副场长。他和53 岁的李汉玉书记二人一起担负起艰难创业的重任——1965 年至1968 年,是林场刚刚起步的三年。

今日美丽的黄海森林公园曾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

在沙滩盐窝里安营扎寨

1965 年9 月,35 岁 的父亲刚从三仓人民公社团委书记升任为副社长7 个月。年轻、精干、前程看好,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突然接到一纸调令,到离家几十里地处的黄海之滨,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组建国营东台县林场。现如今那里已成为美丽的黄海森林公园,而当时,那里是海边6.8 万亩水际滩头的不毛之地荒沙滩。

接到调令后,不少同事劝父亲: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海边是个“十里不见人,晴天冒盐霜,雨天水汪汪,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兔子不拉屎,飞禽不做窝”的人迹罕见的高盐、高碱的不毛之地,草都不长的盐碱沙窝能种树?天方夜谭!老一辈人为父亲赴任能否成功担忧着。更有朋友上门劝说,为什么你米缸不蹲往糠筐里跳?不但耽误了自己大好前程,也拖累了你的家庭。你看你家里5个小孩,最大的15 岁,最小的才5 岁,个个都要人照看,你还有一个患腰椎炎、弯着腰走路的老母。老老小小6口人就靠你爱人一个人,于心何忍?

里里外外好言相劝,都没能改变父亲的看法。他认为共产党员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对党无限忠诚,党叫干啥就干啥”,这个初心一定要守住。“能不能种上树,不试怎么知道?”“只有没志气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事。”他感谢了好心人的劝说,毅然决然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在重盐碱滩上种树

在沙滩盐窝里安营扎寨的父亲

半个月后,18 名职工到齐,人员到了,临时借住在草荡管理所。首先得解决住的问题,父亲和李书记把18名同志带到在规划的二区,指着一片荒芜、一洼水塘的盐碱地说:“这就是我们要建的林场场部。”一刹那间,十几个人瞠目结舌:“这就是我们的安身之地?”父亲鼓励大家:“俗语说,‘眼怕手不怕’,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我们是林场的开拓者,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比比爬雪山过草地……不要怕困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要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和图画,只要有一股牛劲儿,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父亲在全体人员面前承诺:“种不活树,我决不离开这儿!”他的担当精神鼓舞了当时的林工们。

现场动员后,林场全体人员没有干部职工之分,每天往来于东台河闸与场部之间搬运砖头等建筑材料。同时,他们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割茅草、盖屋顶,经过20多天的奋战,盖成了8 间单砖墙、草盖顶的场部,大体分为食堂、职工宿舍、干部办公室和宿舍,用芦苇耙一隔,内为宿舍,外为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当时戏称为“多功能宿舍”。就这样,他们硬是在海滩上安了家。

国营东台林场在没有任何开张仪式、领导到会讲话,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爆竹声中悄然开张。

在重盐碱地上种树

从建场开始,父亲就摸索怎样种树,他整天在场部边的茅草窝里转,看看这,量量那,不要说天热了,蚊虫叮咬就吃不消。只要你在草窝里走一趟,身上就会被咬得大泡小泡,不管天气怎么热,都得长裤长袖武装整齐,绝不露出点皮肉,何况是成天泡在草窝中。就这样苦干了一年,试种了三五种树,基本上都没有成活。有些人说起了风凉话:“林场,林场,迟早要变农场。南有弶港农场,北有新曹农场,邻县有大中农场,哪个场不姓‘农’,这沿海一带不都是办的农场吗?!有现成的路不走,偏要办林场植树,能成功?那些老农场不早就改林场……”

话传到父亲的耳朵里,他想:难道盐碱滩真的就不能植树吗,我们就是属“农”的命吗?我就不信海边植不起来树这个邪。他用多年在农村工作的经验,参照三仓公社新五大队改碱种棉花的经验,大环境上征得县领导的同意,由各公社抽调民工帮助林场挖沟、挑河、开墒、爽碱。他亲自带领部分职工成立攻关小组,吃三、睡五、干十六,整地、放样、开穴、起苗、栽植,每一道工序都一一参与跟踪,每逢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人家往屋里走,他都要往风里雨里钻,要看苗木的抗风抗雨情况。

1966 年,夏季台风来袭,夜里风很大,他冒着大风在林地里观察,及时扶苗、踩实、放水,几乎忙了一夜。台风过后,两片树林的苗木因及时扶正加固,没有发生次生灾害。在两片地里种下的钉刺槐成长很好,并形成了两片小树林(钉刺槐属于先锋树种,其特点是耐盐碱)。这一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同时也撑起了林场的面子。

在海滩上造成亚洲海边最大的人工森林

父亲认为,单凭6 名干部、18 名职工的力量是杯水车薪,等、靠、要不是他的作风,只有用老黄牛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在看来不可能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变不可能为可能。白天他向海边长大的老人寻实践,晚上挑灯夜战找资料学理论。在干部、职工中组织攻关小组,着手进行实际试验。当栽下的不同的树种一批又一批地被盐碱烧死时,有些同志产生了动摇,但父亲毫不气馁,屡败屡战。

盐碱绿化最大的障碍是土地含盐量大,树木难以扎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含盐量选择不同的树种。父亲带领科技攻关组人员采取开槽、布设育沟、集水井、截渗、淋层、盐土处理回填、灌溉洗盐等手段,调节、改良土壤等办法,终于选出了耐盐抗碱的本地树木——钉刺槐。当第一批钉刺槐在荒滩上扎下根时,林场人兴奋了。他和其他干部职工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同时也点燃了信心和希望。既然有了一,就要争取二、三、四……父亲没有在小胜面前停步,一个更大的植树造林规划又在他胸中升起。

东台林场的发展是在不断和各种思潮与环境的反复斗争中走到今天的。建场初期,盐碱滩上草都不长,怎能长树?有人认为就以草滩为主先混上几年再说。作为场长的父亲认为,林场应该以林为主,现在栽树虽然没有条件,但我们要创造条件,还是要以林为主,不能三心二意。后来几次栽树失败,钉刺槐成长周期长,木质不好,又有人想打退堂鼓,认为猴年马月才能建成林场,不如以农为主。父亲坚持认为,林场应该以林为主,林木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我们应该有久久为功的思想。

再后来社会上大刮“无工不富”的旋风,有人认为林场有的是土地,应设法多办点工厂。父亲认为,可以办点与林木有关的工厂,但以林为主的大方向不能变……父亲在林场主政的17 年风风雨雨中,从办场初期起,在困难和转折面前,在公私面前,在时尚面前,在跟风面前,东台林场“以林为主”的方针始终没有变,“林木”的魂没有丢,走向森林的路没有出现偏移。

林场是父亲生下的“孩子”

1982 年,因工作需要,父亲从林场书记、场长的岗位上调任新农公社党委书记。从一无所有的创业,到如今已成规模的黄海森林公园,父亲带领林工们在那里播下了“黄海林工”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精神。他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林都怀着深深的情意,他说,林场就像自己生下的孩子,十月怀胎的辛苦,出生时的难产,成长时的多灾多难,现在初长成人,真是来之不易。和养孩子一样,最难养的时候,我们在做保姆,养大了会走路了,我们也走了。事业就是这样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带着一代干,一代做给一代看。生之困难,长之不易,怎能不关切?怎能不怀念?

在他手下成长起来的几任场长和他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2010年父亲逝世,逝世前他深情地说:“今后有时间常带着孩子们去林场看看,它是我和一群林场开拓者们,在党的领导下,用人生最辉煌的岁月倾心打造的唯一作品,它虽然不属于我个人,但它毕竟是我们一代人用年华和汗水浇灌而成,创业艰难百战多,初心不改常思恩。只有知道我们从哪儿来,才能懂得我们往哪儿去,今后发展再好,也不要忘记来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无疑准确地表达了一位老林工的心声。

原来的林场现在已改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2016年10 月正式获批国家4A 级旅游景区,2021年林场党总支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猜你喜欢
东台刺槐林场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