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艺术发展语境的创造探索

2023-07-12 12:59王海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边界书法

摘 要:中国书法是一门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文化魅力的传统艺术,是一门与中国人身心修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学问。中国书法散发着无尽魅力,“书法热”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时代风气,书法爱好者们积极投身于国内大小展览。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中,书法正经历着缺席国内外艺术类双年展、面对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语境时逐渐失语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共同探讨与反思,发掘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代转化的可能,不再受困于原有的边界,寻找创新发展的契机,在当代艺术文化中重申书法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书法;当代艺术;边界

一、关于书法现状的省思

20世纪80年代初,书法展览成为艺术家们交流书法、展示书法创作的舞台,掀起了一股“书法热”的狂潮。展览成了当代书法历程重要的推进器,使书法创作在形式与技法方面日益更新,“展览体”也成为当今展览的普遍现象。什么是“展览体”书法?就是为了应和书法展事,追求视觉震撼,突出形式美感和视觉张力而产生的一种书法作品样式。构成“展览体”的元素有大尺幅、多字数、色彩突出、笔墨壮观、印章丰富、多采用拼贴等附加的制作,以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虽然其技术千锤百炼,出神入化,但依然无法解决展览中的作品不够生动活泼,大面积雷同和重复所带来的视觉和审美疲劳问题。这样的作品没有情感,没有灵魂,与艺术的自然规律、艺术思想相背离,更像是一件具有设计性、形式感的工艺品。这样的作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更多是对眼球的刺激,而不是给人们带来内心的震撼。书法家陈忠康认为:“古人二十年的书法功力,现代人三五年可以速成,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样,那些流水线上‘设计出来的书法‘展览体,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

同时,当代书法中出现的“流行书风”备受争议。“流行书风”所追求的是浑厚古拙的力度之美,被大众文化定义为“丑书”。各种报刊以及传统一派的书法家大多批评这样的书风不美观,让人看不懂,造型怪异,刻意造作,夸张变形,忽视对传统的继承。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先入为主,认为书法美,就应该是端庄大气、平正的;而新生的、有一定现代意义探索性的“流行书风”,与大众审美眼光偏离,大众欣赏不了,因而被视为“丑书”。批判丑书,不能把自己看不懂的都列为丑书,首先要懂得辨别什么样的字是真的丑,什么样的字不是丑而是“拙”味浓,欣赏“拙”的美需要更高的眼力。“真丑书”是指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根基尚浅、不了解书法用笔技法的人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假丑书”则是“拙朴”的外在体现。一些缺乏分辨能力的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就容易把这两样东西混为一谈。丑书于明清时期流行,以怀素、张旭、王铎、徐渭、傅山、康有为为代表人物,他们以强烈的个性抒发,强调真情实感,力求打破傳统的束缚,敢于革故鼎新,追求艺术本质的美。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也有这样一批书法家引领着书法向当代艺术的转化,如王镛、王冬龄、沃兴华、曾翔、胡抗美、白砥等,他们致力于寻求新的出路,在具有传统功力的基础上,大胆冲破传统理念的藩篱,进行个性化创作,把书法的元素融入各式各样的实验和探索。

二、其他艺术形式与思想方法的发掘

(一)艺术形式

1.创作题材应反映时代特色

以“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书写与边界”为例,此展旨在改变书法在各类双年展中的失语状态,探索书法在当代的衍生与扩展,发掘传统艺术在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此展分为四个展厅,艺术家们通过作品从四个维度对书法进行阐释,分别是“继承发展”“现代试验”“互通语际”“界外生长”。“继承发展”这个展厅的作品大多与传统密切相关,是对传统的延伸,抛出如何进行书法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现代试验”由一批锐意求新、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对书法进行实验探索,融入各种各样的元素,让书法在当代艺术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表达;“互通语际”展厅主要突出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更需要走出国门,与全球艺术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界外生长”这一部分书法走出了传统的艺术形态,与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四个主题之间相互支撑,共同指向当代书写问题、艺术类型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当代书法与跨学科的探索,体现了时代特色。

2.创作材料及内容的革新和尝试

创作材料上应大胆发挥,不应局限于在宣纸与毛边纸、布面或绢本等传统材质上进行书写,可以尝试玻璃、亚克力板、木板等一切可供书法表现的材料,可以尝试突破传统书法本身的审美习惯,走出约定俗成的书写规则,实现在固有形式上的解放。

创作内容上,现在的书法展作品普遍都是不假思索、简单地在网上找一首诗词,再通过软件集字创作出来。技法是自己的,内容却是前人所创的,缺乏深层的文化支撑。文字内容的真情实感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

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曾说:“字有百病,唯俗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想要拥有书卷气,就必须多读书。一个人的学问修养,都会不经意间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体现。读过很多书的人写书法未必会有书卷气,但是不怎么读书的人书法上一定不会存在书卷气。书法创作者不仅要技法熟练,更需要在作品内容上多下功夫,在平日对知识的日积月累中尝试内容的原创,只有内容与内涵经得起推敲,才能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意义。

(二)思想观念

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书法也不得不走出国界,走出汉文化圈,与全球文化进行碰撞和交流。跨文化之间艺术生产的现象,不同思想之间的摩擦碰撞,为书法带来了崭新的风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雕塑、绘画、哲学、书法各学科都有成就的艺术家熊秉明,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教授书法时就意识到,不能用中国人传统一套的学习方式去教授外国人。因此他研究出了把当时流行的心理学、视知觉与书法结合这样的新方法融入教学之中,并先后四次回到中国,在北京举办培训班。在当时“书法热”“水墨热”这样的大背景下,熊秉明的思想启发了一大批书法家,成为书法从传统走向当代这条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三、跨界中的互动融合

(一)现代书刻艺术

现代书刻艺术作为21世纪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广义上来说是以书法为载体,与刻字艺术的结合。但其创作过程中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集合了书法、篆刻、绘画、设计等多种学科艺术,不仅考验刻者的书法功底,也体现刻者在其他领域的艺术感知与艺术创作能力。现代书刻与传统刻字相比较:二者相同点为刻制的都是文字,主体都是书法,主要刻制方法都是阴刻与阳刻;二者不同的是,现代刻字刀法更多样,层次更立体,色彩上更加丰富,装饰性更明显,视觉冲击更强。现代刻字主要的工具材料是木板、不同大小的刀具和丙烯颜料。首先要對创作作品的内容进行构思,确定创作风格,突出作品表达的主题,合理安排章法布局,不断推敲点线面的关系,在木板上进行设计及渡稿;其次是对作品的内容进行雕刻,雕刻完再对字体进行反复叠加,用刀分清层次、强弱,形成三维的效果,通过刀法使作品产生丰富的变化后对作品进行打磨;最后对作品进行上色,色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确保内外形式和谐的作用,即色彩要直观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性和主题性,作品颜色上做到随类赋彩,与主题相符,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二)书法与现代媒体之间的结合

传统的书法教授、传播的方式主要是师徒相授,口口相传,书法传播途径单一,传播范围小,存在局限性。古代的书法是一种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实用性书写。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发展,如今已经很少人再用毛笔写字了,取而代之的是铅笔和钢笔这样便携的文具。书法逐渐从实用艺术转变成为一种兴趣学习和具有欣赏性的小众艺术,使书法艺术的继承与传播变得更加局限。这启示我们,中国书法的传播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一切形式,才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媒体与书法的跨界融合,给书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与发展机遇,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彰显了书法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代媒体越来越丰富,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推动了现代社会书法艺术的发展,媒介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受众群体可以更为广泛。在媒体平台上,书法家们展开各项活动,如:开设书法知识讲堂,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开阔知识视野;开设书法网络课程直播,节省时间成本,打破空间的限制,学员不必再像传统书法教学那样到机构去上课,可以在线观看,学习讨论,再加上网络课程提供的课程录播功能,学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再观看回放;创立书法论坛,把书法爱好者们都聚集在一块儿,书法爱好者可以通过发布公告、浏览作品、网上交流等途径获取书法方面的种种信息;开设书法文房网店,群众不再需要跑到当地购买想要的书写工具,打开手机搜索网店下单购买就能送货到家。在当代语境下,书法应该把握现代媒体的优势,注重对书法艺术在国内外的弘扬与传播,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欣赏中国书法,使中国书法在当代艺术领域不再是失语状态,与当代艺术产生碰撞与火花,焕发新的光彩。不仅媒体能够促进书法在当代的发展,书法也能作为媒体创新的新元素。

随着近年来“国潮热”“中国风”“古风”的盛行,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传统艺术文化产生兴趣,展现对中国风的热爱,水墨和书法成为他们创作上不可或缺的“灵魂”。他们把书法与广告设计完美融合,把书法融入跨界创意领域,用水墨打开全新视角,以它独有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用大胆的艺术碰撞触碰人心,使现代广告文化得到升华与发展,向世界传递东方的文化神韵。书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与其他学科与艺术门类相互渗透,形成艺术多元化的表达,才是当下审美多元化和观念综合化的表现。

四、结语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书法在当代的衍生和拓展以及在当代转化的可能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发掘,积极应对书法经历着的缺席国内外艺术类双年展、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语境逐渐失语的困境。从作品形式上,需要改变传统书法展览中形大于实、文化缺失技术至上的局面。艺术家们应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丰富作品本身的内涵上,提高书法造诣和文学修养,而不是花时间揣摩展览评委的心思,投其所好,想方设法、投机取巧设计一件“工艺品”,以达到入展的目的。书法作品不能为了展览而展览,这与艺术创作的初衷相背离。能够反映个性才情、具有生命力的高格调作品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不能被展览定义了书法的未来。思想上,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碰撞必然会产生火花,不能永远守着前人与传统不放,而是需要逐渐摆脱对传统审美的依赖和打破观念的束缚。

近二十年,出现了一批敢于突破传统审美习惯与表现形式的书家,他们的作品被视为“丑书”。面对新创作的出现,不能因为看不懂,不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与习惯就否定其存在价值。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给予他们试错、喘息、成长的空间,鼓励这些艺术先行者以充足的勇气与艺术创新精神不断学习进取。正因为有他们大胆尝试与探索,才使作品有了更多的情感的流露与性情的表达,使作品有了活力与生命。然而一些没有扎实书法功底、不了解书法的人,通过表演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制作噱头炒作来吸引大众眼球为目的,在纸上胡乱涂鸦的“江湖书风”,给当代书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带偏了书法发展方向,让一些书法艺术修为较为薄弱的爱好群体、对书法艺术缺乏辨识能力的普通群众,以为“丑书”就是这种表演性的“江湖书法”,使正统的书法被边缘化。面对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提升自身对书法的作品鉴赏能力与辨识判断能力,抵制这样的不良书风,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对于书法在当代性的探讨中,应继续拓宽书法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美学范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在不同领域之间探索跨界的可能性,让书法能够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跨越原有的边界,探寻更多与未来艺术碰撞融合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郑荣明.当代书法“国展”创作的“价值”何在?:“展览体”批判[J].书法,2018(3):36-38.

[3]林剑丹,金鉴才,祝遂之,等.陈忠康书法创作笔谈[J].书法之友,1999(4):25-31.

[4]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志炜.论艺术符号与有意味的建构:以徐冰作品《天书》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8(12):97-99.

作者简介:

王海彤,岭南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书法学。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边界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书法
拓展阅读的边界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书法欣赏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