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以劳树德

2023-07-12 02:50浦陈依
少先队活动 2023年2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浦陈依

劳动教育是少先队员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有效栽体。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指出,要培养少年儿童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通过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匿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尊重劳动、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树立“劳动、奋斗、创造”的人生价值取向。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新中国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劳动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旨在引导少先队员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在少先队劳动教育方面积极开展研究,针对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重劳动轻教育的现象,积极推进少先队劳动教育特色化发展。学校研发少先队劳动任务清单,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项目化、序列化;学校倡导家校社合作,探索少先队劳动幸福教育特有的育人模式;学校打造“三方联动、五链耦合”的少先队劳动教育途径,构建相对完整的少先队劳动幸福教育评价系统。经过多年实践,初步构建了从技能习得到素养形成,再到精神培育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化少先队劳动育人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学校的少先队劳动教育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相关研究获教育部全国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相关课题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成功举办上海市“五育并举,以劳树德”综合展示活动。学校少先队劳动活动课获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光明日报》、微言教育等媒体多次报道,社会效应显著。

坚持为党育人初心,系统架构劳动教育课程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学校少先队把准定位、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劳动教育整体格局,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者,把劳动实践作为提升队员光荣感的重要载体,引领带动广大少先队员广泛参加劳动,着力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聚焦劳动素养,梳理价值谱系

学校认真梳理劳动教育价值谱系,对应劳动素养的养成要求研发少先队劳动清单,160门类劳动课程的设置精准指向劳动素养培育。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习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的内容,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引领。

2.解析劳动素养,研发活动清单

学校对照劳动素养的指标要求,将教育内容以清单的方式进行系统化设计,劳动教育清单包括三个板块、四个主题、六大系列,共160门类,涵盖了队员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方面,内容完整,排列有序。“探春——慧劳动”“嬉夏——喜劳动”“品秋——趣劳动”“暖冬——乐劳动”四个主题与一年四季的时令相对应,融通四季劳动;人与自我、自然和社会三个主题与队员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队员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自理技能”“节气美食”“农耕体验”“职业研学”等课程精准指向“常见劳动工具使用”“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等劳动素养,为队员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3.培育劳动素养,实施分层培育

学校聚焦劳动素养的培育,设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所有的实践活动分年段排列,内容纵向贯通小学各年段,体现递进性和长期性。如基于“劳动创造人、价值、财富和美好生活”这一素养出发设置的“职业研学”系列,分为五个年段10项内容,从“了解不同工种”到“体验新兴行业”。再如,“搭建脚手架”的劳动体验难度从低阶到高阶,引导队员逐步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帮助队员形成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创新意识、职业规划等劳动素养。

坚持少先队教育特色,创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以《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021年版)》等少先队工作文件为根本遵循,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优势,依托少先队阵地建设的平台,明确少先队劳动教育的重点,采用少先队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創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持续激发少先队员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榜样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浦汇小学是上海市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学校成立了劳模进校园“劳模工作室”,与6位全国劳动模范结对。学校立足队员培养,着力帮助队员形成以下三种观念:一是“劳动很伟大”,学校少先队利用十分钟队会、少先队活动积极向队员宣传劳模的事迹,引导队员以劳模为榜样,勇担时代重任。二是“劳动要思考”,学校结合少先队劳动幸福教育,引导队员及时反思,培养劳动创新精神。三是“劳动有责任”,通过“十五分钟劳动圈”,让队员明确了自己的劳动职责;通过采访保安叔叔、食堂阿姨,了解平凡岗位的不平凡,感受每一位劳动者脚踏实地的精神;通过组织队员节假日参与社区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

学校倡导队员们尊重普通劳动者,邀请工人先锋、服务明星、快递小哥、创业青年等劳动者走进学校,与队员们分享成长经历,交流劳动感悟,展示技能技艺,以真实人物、鲜活事迹触动每一位队员。学校党支部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项目,组建党员、团员、队员组成的宣讲团,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及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2.实践教育,点亮劳动技能

学校开发建设了校园时代楷模馆、劳动科创馆、四季成长廊等校园劳动文化场馆.用具体化、形象化、儿童化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教育,为队员提供多元化学习劳模精神的教育平台,让队员们在实践学习巾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5月“劳动周”中,各个年级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一、二年级的队员们灵巧的双手在鞋带中穿梭,奇思妙想在行动中实现;三年级的队员们学习剥毛豆的技巧,并在家长辅导员的协助下将毛豆制作成各类美食;四年级的队员们做起了蔬菜色拉、水果色拉,作品不仅色彩丰富,还造型各异;五年级的队员们创意制作美味的“蛋食”,蛋炒饭、鸡蛋面、煎鸡蛋、茶叶蛋……一只只鸡蛋在队员的巧手下变出了几十种花样。快乐的劳动实践让队员们树立了“愿劳”意识,乐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之美。

每年秋季,学校少先队还与浦江镇团委开展“丰收节里话幸福”党团队联合活动,党团员教师和少先队员代表共同走进汇中村的百亩农田开展沉浸式劳动研学活动。在农田里劳动既是一次浪漫的自然实景课堂,也是一次深刻的劳动情境体验。队员们走过金色的稻浪,开展秋收稻谷比赛、搓麻绳比赛、扎稻草人比赛和钓螃蟹比赛,感受到了合作劳动的乐趣,更深切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

3.奖章教育,激励劳动创造

学校以“尊重天性、发展个性、激发灵性”为基本指向,将“红领巾奖章”作为队员劳动素养评价激励的重要手段,探索开发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校本劳动教育“小精灵”成长护照和奖章。“小精灵”成长护照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体现了学校“五育并举,以劳育德”的教育特色。成长护照与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少年儿童日常劳动学习生活现实场景和轨迹为编写逻辑,体现了儿童化、生活化的特点,吸引着不同年段的少先队员主动参与、主动创造,不断增强对少先队组织的喜爱和认同。成长护照激励每一位队员朝着制定的日标不断向上攀登,促进每位队员在原有的劳动水平上发展自我,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全息、发展、童趣等特点。

拓展劳动教育社会化阵地,促进劳动教育社会化发展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建设者,开展社会化的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地处浦江镇的大型住宅区,社区青少年群体庞大,学校与镇团委统筹推动,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劳动实践活动为统揽,以“五育并举,以劳树德”为教育重点,将队员参与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情况作为“红领巾奖章”争章的重要内容,构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上线下联动、与校内实践教育互为补充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在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以少先队员集中居住地为圆心,与镇团委、社区少工委、浦江镇党建服务中心、浦江镇青少年活动中心、永康城十个居委等各类阵地共联共建,整合社区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协同开放机制,构建少先队员15分钟社区活动圈,为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开展各类校外实践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1.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品牌

学校与公安、消防、科技等部门合作协同,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活动机制,提升活动的时代性和影响力。学校持续深化红领巾讲解员、手拉手等主题实践活动,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2.丰富社区劳动实践教育项目

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利用课后、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向社区报到”,通过社区小队、假日小队、实践小队、志愿服务小队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敬老爱老、劳动锻炼、安全自护,以及与镇团委联合开展国旗下成长等活动。学校配合社区少工委积极开辟种植养殖、职业体验等场地,发挥社区少先队组织混龄教育的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少先队员接触自然、体验劳动、学会合作,努力提高队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学校积极开展红领巾幸福教育“15分钟幸福圈”活动,参与由区少工委举办的‘牡区微更新,我们来提案”优秀小提案线上交流,发挥少先队员小主人作用,鼓励队员参与劳动创造,助力社区治理。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交流

学校与新疆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开展劳动实践交流,在“书信手拉手”活动中两地112名少先队员结对子、传友谊,通過书信形式教育引导少年儿童铸牢“石榴籽”一家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与新疆少先队常态化共建劳动实践项目,相互学习展示两地特有的制作生煎包、葱油饼、葡萄干等劳动技能,在体验民俗美食乐趣的同时,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的良好精神风貌,增进民族了解,建立民族友情。

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少先队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少先队员谋幸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少先队将继续立足学校劳动教育特色.深化“三圈育人”教育体系建设,建设好少先队社会化劳动教育生态圈,为把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培育成爱劳动、会劳动、善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