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的现状、问题与提升路径

2023-07-13 04:47朱心黎
师道·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办园环境质量量表

朱心黎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颁布,旨在通过评价引导各地区在普惠性资源供给持续增加的同时,要转变“重结构、轻过程”的观念倾向,评估重点要突出过程性评价。N区政府投入大、园舍条件好、“5080”圆满达标,但是区域幼儿园整体质量如何呢?尤其是越来越多研究指向过程性质量对教育质量及儿童发展的影响比结构性质量因素更大的情况下,N区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现状如何?本研究基于《幼儿学习环境质量评量表》(ECERS-R)(以下简称“ECERS-R”)对改善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工具性,以及其包含的7个量表内容与过程性质量所包含环境创设、空间材料及其使用、日常生活照料、课程计划与实施、教学、游戏、人际关系与互动、家长和社区参与一致,且该量表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影响、备受国际推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没有文化差异等原因。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ECERS-R作为调查研究和评价工具,对30个幼儿园中班的学习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对各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就提升本区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和过程性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确保抽样对象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本研究选取N区30所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30所幼儿园分布的位置包含城区、乡镇、农村,办园属性包含公办和民办。30所幼儿园举办主体包含教育部门、镇(街)、国企以及个人举办。随后在样本园中随机抽取一个中班,共30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每所样本园中选取1位管理层和1名班主任作为访谈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以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修订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ECERS-R)作为评价工具,通过非参正式观察和对教师访谈,对30所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进行调查。ECERS-R由7个子量表、43个项目、470个评价指标组成。评量表采用7分评分方式,其中1分、3分、5分、7分分别对应“不足”“及格”“良好”“优秀”等4个不同质量等级,各子量表得分均为项目算术平均分。本次30所样本园每次施测都在4小时以上,一次评量一个中班活动室。施测人员在进入幼儿园采集数据前均进行了统一培训,对可能存在分析的指标进行了研讨和测试,信度较高。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现状

从统计数据来看,N区30所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中下水平(M=3.42)。由数据分析可知,7个分量表的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长与老师(5.55)>空间与设施(4.2)>互动(3.81)>课程结构(3)>个人日常照顾(2.75)>语言推理(2.53)>活动(2.2)。以上情况和7个量表评价维度的详细分值说明:30所幼兒园园际差异和发展不均衡。

(二)不同举办主体与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分析

本次30所样本园共有5类举办主体,平均分3.42,略高于“最低标准”水平。办园主体不同,其学习环境质量水平呈现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教育部门举办(M=4.14)>街道举办>(M=3.56)乡镇举办>(M=3.47)国有企业办>(M=3.07)个人办园(M=2.55)逐次递减。本次样本园中,4类不同举办主体公办园占比86.7%,质量均值3.56分,比个人举办的办园2.55分的均值高近40%。其中,教育部门办园在大多数方面均占明显优势;街道和乡镇举办园,总体差异不大;同属“公办”的国企办园,在总均分比教育部门和镇街办园的得分都低,略高于“最低标准”水平。

(三)课程质量与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分析

分析四个子量表调查采样表数据得知,“活动”“语言-推理”“课程结构”等三个子量表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抽测的大多数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游戏时间达不到ECERS-R“8小时或以上的课程至少要有1小时让儿童可以使用材料”以及《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来说可以理解为不满足幼儿每天连续不少于1小时的自主游戏的指标和要求;“互动”(M=3.81)量表中因“积极的同伴互动”不足拉低量表整体得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一日活动自主时间不足导致教师多处于纪律管理进行互动。“个人日常照料”(M=2.75)得分低主要是因疫情和文化差异等在此不做质量影响分析。综上所述,ECERS-R作为一个以儿童本位的课程品质研究和改善的工具,其评价标准充分说明幼儿园游戏质量是体现儿童主体地位的核心因素。

四、讨论与分析

(一)教育部门办园学习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并趋向优秀水平,不同举办主体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提升需要杠杆推动

在《评估指南》强调过程性质量以及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发展的重点。N区的普公办学位主要分布在各镇街和国企,这两类举办主体的公办园体量大、投入多,在完成了“扩容增量”任务后,对幼儿园质量提升有些“力不从心”;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很高,也是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受周边公办学位快速增加、儿童出生率走低以及疫情等影响,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显得“无能为力”。面对以上阶段发展任务转变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成为了帮助幼儿园开展自评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不同举办主体提升教育质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课程品质与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呈正向关系,课程品质提升的关键在于游戏质量水平

通过研究分析样本园数据以及对样本园教师的访谈得知:N区幼儿园游戏活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达不到ECERS-R评量表中幼儿每天自主游戏时间不符合《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指引(试行)》“连续不少于1小时”的“连续”的要求更无法达到“儿童一天中有2.5小时可以取用材料”等指向游戏时间的指标,或1小时自主游戏时间不连续,或“自主游戏”“户外体育”分类混淆不清;二是作为支撑幼儿游戏开展的操作材料虽数量充足,但指向游戏材料种类和层次少等问题突出;三是教师在课程组织实施时,教师对幼儿安全过度关注以至高控、无效介入。

(三)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与教师专业水平呈正向关系,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培训体系的建立

通过ECERS-R“家长与教师”子量表(M=5.55分)及量表“专业发展机会”项目均分(M=6.00)的结果显示,当前无论是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还是调查数据都显示当前幼儿园教師培训频次及机构为其提供的专业资源都是非常充足的,但反映到“语言-推理”“互动”等子量表上来看,尤以“鼓励儿童交流”(M=2.89)“运用语言发展推理技能”(M=2.16)和“师幼互动”(M=4.37)等项目数据来看,教师培训频次和获取专业水平资源与教师专业水平反映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教师参与培训频次与教师在课程组织实施过程促进儿童学习发展水平不成正比。如何切实有效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培训体系急需考虑的问题。

五、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的提升路径

(一)建立实施评价体系,为撬动不同办学主体关注质量提供决策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评价指南》的改革方向下,尽快建立健全兼具动态性、科学性、发展性、差异性等特点的区域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强化评价体制对不同办园主体的“利剑”作用,同时引导幼儿园结合评价标准开展自评,切实发挥教育质量评价关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从‘有质量普及到‘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落实游戏精神,为深入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方向

从本次ECERS-R调查数据“活动”“课程结构”这两个决定课程质量核心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幼儿园课程结构和作息安排与课程质量息息相关。而谈到幼儿园课程结构和作息安排就必然关系到游戏活动时间和游戏材料的问题。因为专门的游戏时间尤其是自主游戏时间不仅是确保儿童游戏权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落实游戏理念、游戏精神的课改要求,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时间必须保证。为此,各幼儿园要提高学习环境质量,必须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改方向引领下,厘清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类活动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幼儿园课程结构和作息安排;同时根据幼儿年龄层次、区域核心价值、材料结构功效等三个维度,提供和支持幼儿各类游戏提供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游戏材料,最大程度确保和激发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的互动获取各类有益经验的最大化。

(三)建立分层培训体系,为精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供保障

《评估指南》强调要提升教育过程性质量,必须要从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点发力。提到教师队伍建设,近些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地方教育部门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考核指标,从经费投入和督导考核上全力促进教师培训覆盖率和参训率的逐年提高与调查数据结果高度一致。为此,建议教师发展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从构建“因园制宜、因人而异”问题导向出发,结合广州市“三类四阶段”体系的分级负责制度,找准区级定位,错位培训,建立区、园分级负责、分工明确的教师培训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教师类别、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学科特点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构建分级负责、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精准培训体系。

【本文系2020年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南沙区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调查研究”(课题编号:NSKY2021001)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办园环境质量量表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