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
——陈小奇个人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

2023-07-13 02:01本刊编辑部
岭南音乐 2023年3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改革开放广东

文、图|本刊编辑部

5月21日上午,“涛声依旧——陈小奇个人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活动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指导单位,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办,广东省作家协会、中山大学校友总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协办。

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从1983年开始流行歌曲创作,本次展览呈现了陈小奇40年来的艺术作品,包括词、曲、歌词书法、意象绘画作品以及歌曲音频、个人作品演唱会视频、个人手稿、历史照片、唱片、书籍、期刊、海报等,展现的内容既是其个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广东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一个侧影。

众多专家学者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绍强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在广东催生中国当代流行音乐45周年,同时也是陈小奇从事流行音乐创作40周年。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陈小奇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音乐茶座,到90年代的歌手签约制,再到2000年左右企业歌曲、城市歌曲、旅游歌曲的流行,他一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流行音乐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开创了国内第一个本土方言流行歌曲品种——潮语流行歌曲,同时创作、制作过中国大陆第一个客家方言流行歌曲专辑以及众多粤语歌曲。除了音乐方面的创作,其在书画、文学、诗文创作方面也是颇有造诣,他将大量的歌词创作转换为书法、绘画等视觉艺术形式,将心绪直观化,让观众能更形象地理解其歌词中所蕴含的意境。

作为中国第一个流行音乐词曲作家个人综合艺术展,本次展览以陈小奇的词、曲、诗、剧、文、论、歌词书法、意象绘画作品为主轴,辅以歌曲音频、个人作品演唱会视频、个人手稿、历史照片、唱片、书籍、期刊、海报等,从其创作历程中管窥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的文化变迁与发展,并从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怀,体会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以此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李劲堃发言表示,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国在整个文化构建过程中,南方在整个艺术系统中从艺术文化输入到艺术文化输出的重要过程,特别是近百年的广东的文化历史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音乐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走向。在这个巨大的潮流中,陈小奇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也代表了广东作为区域流行文化而影响了中国流行文化。

陈小奇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最早一批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引领国内潮流的现象级艺术家之一,他以深厚的学养、丰富的才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他的歌曲既有流行的风格,又有鲜明的岭南烙印,朗朗上口,传播极广。同时,他在书法、绘画上努力钻研,造诣颇深,把音乐听觉艺术转化成视觉艺术,让大家从两种维度感受到艺术的美,做到了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

这次由美术馆为音乐家举办展览,我想有两个意义:一个充分说明艺术是相通的,另外就是艺术之间不仅相通,还有相互影响的作用。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唐永葆认为,回望陈小奇的艺术经历,是岭南文化滋养了他的性情,孕育了他的审美品位,是改革开放激活了他创作的热情和潜力,四十年来,他不离不弃,向着他认定的方向不断地追求,对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确立广东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笑言是“听着您的歌长大”的,在当年物质并不是特别丰富的时候,以陈小奇为代表的岭南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给了他很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今天,依然在他的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发挥着突出的贡献。

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著名词作家瞿琮表示,广东歌词界曾经拥中国歌词界半壁江山,我们有过很辉煌的时刻。有人这么说,说广东歌词界就是风、雅、颂。风是郑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请到天涯海角来》《大地飞歌》;接着是雅,雅就非陈小奇莫属了,你们只知道他的《涛声依旧》,你们知道他的《灞桥柳》《烟花三月》吗?从他的《敦煌梦》开始,我就说这个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对陈小奇的评价怎么说都不过分;还有一个专门写颂歌,他就是瞿琮,陈小奇是不可复制的。

陈小奇深有感触:“今年是2023年,45年前,也就是1978年。这个年头不光是我还有很多人都会铭记于心。从国家层面来说,那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从音乐来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广东诞生;从我个人来说,也非常重要,我在那一年考入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并且从粤东移居广州,在这里一住就是45年到现在。我是在广州开始所有我正式的创作,包括文学上音乐上还有各类杂七杂八的创作,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对这一年抱着很深的记忆。”

“个人艺术展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其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不仅仅是我陈小奇个人在这个馆里面搞了一次展览而已,它也意味着流行音乐第一次正式进入美术馆这个艺术殿堂。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第一次把通俗文化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高雅文化做了一次无缝衔接的融合。这次是以我的歌曲作品作为主线,大概选了二十几首,囊括了我的8个种类歌曲作品,包括像以《涛声依旧》等为代表的中国风,这是我的保留节目,也是我的文化标签;第二个是以《我不想说》《大哥你好吗》为代表的都市风格的歌曲,第三个是以《高原红》《七月火把节》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歌曲,第四个是以《烟花三月》为代表的旅游城市歌曲,第五个是体育题材的这种作品《跨越巅峰》《又见彩虹》;第六个是方言的歌曲,这次选了3首,一首潮汕话的,一首客家话的,一首粤语的,我比较引以为豪的是没人能够同时写这3种方言的东西,因为我在潮汕、客家、广府这三个地方都生活了10年以上,在语言这块我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第七个是企业歌曲,选的就是当年中国第一首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第八个就是少儿歌曲,少儿歌曲选了《三个和尚》和《马兰谣》,我这几年都在重点创作少儿原创歌曲,所以我觉得这几方面的展示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次个人艺术展,除了音乐作品之外,还有文学、书画、影视、戏剧等的展示。期望观众从中管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6月3日下午,广东美术馆小剧场还举办了“陈小奇原创少儿歌曲欣赏会”。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改革开放广东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广东舆情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