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视自我”与“倾听他人”导写

2023-07-14 06:33王新村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6期
关键词:荣格内审论点

王新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西方心理学家荣格也曾说过:“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可见,审视自我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外国谚语也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可见,倾听他人也不无道理。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材料由四句名言组成,表达的观点可分为两组。其中,《孟子》和荣格的话为第一组,中国俗语和外国谚语为第二组。

第一组中《孟子》的话意为:如果你的行为没有好的结果,应该回过头来找找自身的原因。荣格的话通过“向外”与“向内”、“做梦”与“清醒”对比,突出“向内审视”的作用。

第二组中国俗语通过“迷”与“清”的对比,强调“旁观者”更重要,外国谚语则以假设关系复句突出“问问别人”对于“了解自己”的价值。

材料分别以“审视自我”与“倾听他人”概括了两组名言的意义。

立意角度:

⒈审视自我。何为“审视”?词典的解释为“仔细看”。为什么“看”?《孟子》中的“行有不得者”揭示了原因,即在行为没有最佳结果或者没有结果时要“反求”。“看”什么?即《孟子》“反求诸己”中的“己”与荣格“向内审视”的“内”,这里的“内”也就是“自己”或“内心”。对“自我”的理解要有具体指向,既然是“行有不得”,说明“自我”在意识、思想、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局限等;而“审视”也需由“仔细看”进一步为用心(认真、细心、深入等)反思(反省、省察、检讨等)。综合起来,这一角度可有如下立意:

①要想实现目标,必须用心反思自己。

②归咎外因必将一事无成,反思自己才能实现目标。

⒉倾听他人。“倾听”意为认真细心地听取,“倾听他人”,也就是在遇到问题或波折时要好好听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中国俗语意在阐明“倾听他人”的原因,即自己囿于学识或认知,处理问题时可能迷惑、糊涂,而“旁观者”可以给自己指点迷津。外国谚语则更明确指出真正“了解自己”的途径是向别人求教。这一角度可有如下立意:

①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②虚心求教他人,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⒊既要审视自己,又要倾听他人。由第一组名言总结句“审视自我很重要”和第二组名言总结句“倾听他人也不无道理”看,“审视自己”和“倾听他人”两个方面具有兼容性,只是谈问题的角度各有侧重。由此,可立意:

①既要用心反思自身缺点、缺陷,又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②用心反思,虚心求教他人是实现目标的基石。

行文指要:

以议论文写作为例。

一要明确观点。要求自拟标题,题目最好就是中心论点或开头段落提出鲜明论点。

二要思路清晰。如可采用“总分总”结构模式,分论点可运用总领句领起。也可采用“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及递进结构等。

三要彰显辩证思维。特别强调,在“审视自我”角度立论及论述时,不能对“倾听他人”只字不提,而应以对立统一的思维谈自己在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只是要把握好主次轻重。同理,论述“倾听他人”,也需顾及“审视自我”。从“既要审视自己,又要倾听他人”角度立意行文,更需论证全面,辩证统一。

四要论述深透。有事实,有分析,注意例证范围要尽量宽泛,在“摆事实”或引理论(如名人名言等)的同时,必须“讲”出事实或理论所蕴含的“道理”。要充分体现说理的多角度与多层次。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名人名言: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卡耐基)

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乌申斯基)

你有正视缺点的勇气,才会有享受优点的福气。(坎菲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伏尔泰)

事例素材:

1.德摩斯梯尼是古代雅典著名的演说家。他并不具备演说家的天资,天生口吃,声音细小,说话时爱耸肩膀。但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这些缺点。为了纠正口吃,他在嘴里含上小石子说话;为了声音的洪亮,他到海滩上迎着风浪朗诵;为了不耸肩膀,他悬挂剑和铁叉,站在下面练习演说。

2.徐庶因曹操以其母相挟进入曹操阵营。在徐庶进曹营见母之前,刘备问计于徐庶,徐庶向其推荐诸葛亮,刘备听从建议请诸葛亮出山,如此,刘备才从东奔西逃逐渐发展成为能与曹操抗衡的一方诸侯。

3.在一次会议上,“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受到严厉指责,一名技术员指出公司开发网络浏览器滞后。盖茨略作沉吟,决定自责,并向与会者诚恳道歉,此举也宣告了“微软”经营方向的转型。盖茨后来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不想在面子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从当年的毛头小伙一跃而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塞住盖茨的耳朵;学会聆听,无疑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内审外取,行稳致远

一考生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前者仅限于审视自己的尺寸天空,后者因盲目为外物、他人所干扰,二者皆不可取。唯有既向内审视自己,又善于汲取他人建议,方可行稳致远。

“内审”即向内审视自己。《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看古人,陶淵明误入仕途,向内审视自己真正需要,减去为官之形役,觅得一分田园清欢;视今朝,黄文秀放弃大学生的优渥待遇,不人云亦云,向内审视自己,带领乡亲走上脱贫大道。而历史上也不乏缺少审视意识而堕落的案例。项羽就因不能审视自我,看不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终至乌江自刎。由此可知,审视自我是成功的基础。

“外取”即向外界汲取建议。懂得寻求他人帮助,倾听他人是很重要的。外国谚语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诚如斯言。试问名满天下的西伯侯不正是听从了姜子牙的建议才认清自己,最终成就一世英名吗?颜渊的“仁”不正是询问孔夫子后践行“克己复礼”的体现吗?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难道不是君王积极讷谏的成果吗?新冠期间,埃塞俄比亚疫情之所以得到有效控制,不正是听取中国建议的原因吗?由此观之,向外汲取建议是成功的助推器。

唯有內审外取二者兼收并蓄,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党深入审视国情,清醒地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日益富强之际,我国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听取四面八方的有益建议,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并积极施行。由此得之,内审外取助力国家、个人发展。

向内审视自己,向外汲取建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并不存在矛盾之处。

向内审视自己可使本心坚定,不为外物所扰,进而不会盲目汲取建议;对外汲取倾听可使心境开阔,不会被固有思维束缚进而局限于审视自我的深潭之中。

揆诸当下,许多青年人只选择其中一方,而误入极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青年既应懂得审视自我的意义,也应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懂得倾听。唯有如此才能于强者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面对暗流涌动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也在内审自我,净化风气,外取建议,问计群众。

羡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习近平主席鼓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们应牢记嘱托,向内审视自己,向外汲取建议,二者相融,行稳致远,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评】

文章首段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照应标题;然后先从“内审”和“外取”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又进一步论述内审外取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两者要相辅相成,且通过正反结合论证,突出两者不能偏废的意义;尾段简要总结,回应标题及首段。全文论证结构严谨,论理分明且具层次性,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运用自如。

审视自我正前路,倾听他人明缺漏

一考生

仰千载,酌古今,审视自我与倾听他人乃人生成功之要义。私以为,吾辈青年当审视自我正前路,倾听他人明缺漏,行稳而致远。

审视自我并非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而是“行有不得”时“反求诸己”,找出自己的问题,修正前路;倾听他人也非拾人牙慧,全盘吸收,而是合理吸取他人之建议,在斟酌与思考中裨补缺漏。缺乏自我审视的人难以明方向,不屑倾听他人的人道路多曲折。绾结而言,两者并举,方可于乱云飞渡中从容自若。

合理审视自我,明己不足,乃成就人生辉煌的源觞。

“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荣格如是说。诚然,繁复错综的当下,审视自身显得尤为可贵。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深邃哲思往往是由“人应该清醒认识你自己”中生发出来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其对自身的审视成就了他的崇高品德;曾国藩战功赫赫,归功于他每天雷打不动的自省静思……欣逢盛世,机遇与挑战并存,吾辈若怀审视自身之智,定能在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

虚心倾听他人,让他人谆谆之言成为通向成功殿堂的通衢,筑己辉煌。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走出困局,须邀请他人意见或建议。古时苏东坡听取民意,博纳众人之见,成功治理河患;一代飞人苏炳添在听取教练意见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毅然改换起跑脚,终于闪耀东京。凡此种种,诸君善于倾听,明己不足,方能成就辉煌人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宜以审视自我为主,倾听他人为辅,两者并举,共赴华夏复兴大业。

当今我国正处世界大潮之中,波翻浪涌,我们何以铸就辉煌?唯审视自身,倾听他人,内外结合,方为要义。坚定内心的强大,审视自身的不足;假他人谆谆言语,补己之不足缺漏。一如徐梦桃,“桃之绽放,灼灼其华”,借他人建议,审视自身不足,终勇夺桂冠,圆梦冬奥。

当下,诸君自当摒弃冷气,不做坐井观天者,积极审视自身,虚心倾听他人,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叔本华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青年们啊,审视自我正前路,倾听他人明缺漏,追寻独属自己的荣光吧!

【点评】

文章先以简明语言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对“审视自我”与“倾听他人”的内涵进行解读,并对两者“绾结而言”。又围绕“合理审视自我”与“虚心倾听他人”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之后又推进一层,论述两者并举、一主一辅的辩证关系,最后总结回扣论点。例证、引证等运用恰当,论理深入透彻,对偶、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让论述语言更形象。

猜你喜欢
荣格内审论点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 厚积薄发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