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

2023-07-14 10:33施青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染缸压平印花布

施青奕

最后一次见到你,你正在收拾自己不大的店面。蜡缸与染缸早已搬走,你正在拾掇最后一点零碎的东西。末了,你走出店门,望着已经有些褪色的“曾记蓝印花布”招牌,轻轻地叹了口气,一步一顿地离开了那个你守了半辈子的小店。

身后,是挖掘机的轰鸣声。伴着这轰鸣,我回想起幼时——

那时你还年轻,随你的父亲在店中忙碌。你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染匠,染出的布闻名遐迩,曾老爷子的名号亦远扬在外。

与曾老爷子擅长的蜡染不同,你长于扎染,灵巧的手指将绢布翻折扎紧,浸入染缸,而后拿出展开,便是一幅如画花绢。我常到你店里来,痴痴地看着你与店中伙计忙碌着,直到那雪白的布巾在我眼前染上花纹与颜色。从月白,到浅青,再至沉碧,甚至鸦青。由浅至深的蓝色悬于你门前的晒竿上,像裁来了一片天空,带着云纹。

空闲下来时,你也会带我一同扎染。你总是细心地将染料稀释至浅色,并为我套上罩衫,扎好绑带。你用大手拢住我的小手,将白色的手帕仔细翻折,而后压平、捏起,接着用细白的棉线将手帕上划好的纹路层层绕紧。你粗砺而常年带着靛蓝的手掌触及我的小手,动作和缓而熟练,带着薄茧的手指灵活翻飞,那棉线便听话地收束于手绢之上。扎毕,你替我挽上衣袖,引着我将扎好的帕子轻轻放入盆中,雪白的帕子很快染上藍色,在染料中轻轻荡漾。

染色与清洗需要时间,而年幼的我总是等不及,只有在下一次来的时候取走染好的手帕。有时是近乎偏白的浅蓝,浑若冬季长白山上那片终年的积雪;有时要略微深些,便宛如夏日西湖澄澈的湖水。但无一例外的,都有着细心扎染出的花纹,一如店中的每一件成品。

我几乎日日流连其间,感受着人们对其近乎狂热的喜爱。可是,喜爱的人群日益减少,店中亦由门庭若市而逐渐萧条起来。到最后,常常是你一个人坐在店门前,执一杯茶坐至很晚。

后来,人们倡导起了传统文化,可店内的生意也不见有多大起色。只是偶尔有人路过,远远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路人的相机里,你闭目小憩,身旁蓝印花布随风翻飞,身后店面灰暗。你曾问路人,现在大家都去哪里买蓝印花布,可得到的结果令你叹息:

“买?现在我们不买,也不用。我们只去博物馆看。”

“难道这蓝印花布要被封在博物馆里吗?”你抚过花布,喃喃着。

将手艺请入博物馆,将“用”的封进展柜变成了“看”的,这真的是保护吗?

我忘不了幼时喧闹而温馨的小店,其中熟悉的烟火气与店中亲切的人们,那才是我心中的传统工艺。

路的尽头,你仍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刻被我捕捉,并悉心珍藏。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指导教师:鲁智飞

[JIJIGONGZUOSHI][吉吉工作室]

一篇短短的文章,道尽了一位扎染人半生的故事。为了突出主人公“你”对扎染的热爱,作者宛如一位丹青高手,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动人的细节画面。首先是儿时的追忆,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你”细心教“我”扎染的过程。“翻折”“压平”“捏起”“绕紧”“翻飞”……这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着实让我们领略了传统工艺的精妙。再就是当下的惋惜,当成品衣物代替了传统手工,“你”无奈地选择关店离开,“在路的尽头,你仍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细节,包含了“你”的多少心绪——有不舍,有不甘,有满满的回忆,也有十足的心酸,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思考——传统手工艺,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而应该让它们走出去,走进千万家,这才是真的传承。

【适用文题】那一幕,令人难忘;渐行渐远的______;最美的颜色……

(高明燕)

猜你喜欢
染缸压平印花布
掉进染缸以后
区域文化产业背景下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到拉萨途中
染缸排产建模及滑动时间窗启发式调度算法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一种塑料热合机用整平装置
风景画便签夹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