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酒用高粱间作大豆技术简析

2023-07-14 06:36陈坤菊
南方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间作产值高粱

陈坤菊

(金沙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金沙 551800)

红缨子糯高粱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酿造酱香型白酒常用的原料,粒小皮厚,耐蒸烤和搅拌,且富含单宁和支链淀粉等物质,香味独特,出酒率高,是茅台酒主要的原料之一。但由于当地常年种植高粱,土壤肥力日趋下降,农民投入增加,高粱产量和品质却不断下降,农民经济收益降低。为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高粱套作大豆的模式被逐渐推广应用。大豆是直根系固氮作物,能有效保留土壤中的养分,并且自身经济价值较高,与高粱套作能达到双赢效果[1]。我国大豆品种较多,且不同品种大豆与高粱间作其适宜的行比设置不同。基于此,笔者以糯高粱红缨子为材料,分别研究其与大豆安豆10 号、渝豆11 号、黔豆7 号、黔豆10 号、油春1204间作的适配度及最优的行比配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金沙县禹谟镇新寨村台石组月亮坝,海拔1 073 m,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上等,且肥力均匀,地块平整,前作冬闲。

1.2 试验材料

试验共分为两部分。试验一为探究酒用高粱间作大豆模式下适宜的大豆品种,笔者选取了酒用高粱红缨子和大豆安豆10 号、渝豆11 号、黔豆7 号、黔豆10 号及油春1204 开展相关试验(见表1)。试验二为探究酒用高粱间作大豆模式下的适宜行比配置,笔者根据试验一的结果选取酒用高粱红缨子和大豆黔豆10 号开展相关试验。红缨子高粱是糯高粱的一种,支链淀粉含量高,适宜用来酿酒。

表1 供试高粱和大豆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一参照酿酒专用糯高粱-大豆间作栽培模式的技术要求[2],共设6 个处理,分别为高粱+安豆10 号(处理①)、高粱+渝豆11 号(处理②)、高粱+黔豆7 号(处理③)、高粱+黔豆10 号(处理④)、高粱+油春1204(处理⑤),以高粱单作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见图1)。每个处理为一个小区,重复3次,共18 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高粱与大豆按照2 ∶2 行比种植,每个种植带宽1.6 m。高粱间、大豆间、高粱与大豆间行距均为40 cm,高粱间、大豆间窝距均为30 cm,高粱每窝留苗3株,每667 m2种植8 333 株;大豆每窝留苗4株,每667 m2种植11 111 株。

图1 试验小区田间排列图

试验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8 个不同行比处理(见表2)。每个处理为一个小区,重复3次,共24 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高粱间、大豆间、高粱与大豆间行距均为40 cm。高粱、大豆株距均为30 cm,每穴留苗3株,保证每个试验小区的群体株数一致。

表2 高粱与大豆行比设计

1.4 田间管理

1.4.1 播种到出苗阶段

播种前,将高粱和大豆种子置于室外晒种1 d(避免将种子放置于金属容器上),提高种子发芽率。为促进种子尽早出苗,播种前需用清水浸种24 h。

试验一高粱于2022 年3 月24 日采用营养托盘播种育苗,4 月9 日出苗。4 月26 日按试验设计打窝移栽,每窝留苗3 株。移栽时,每667 m2施用有机肥300.0 kg,即每个小区施用有机肥10.8 kg 作基肥。大豆于2022 年4 月26 日按试验设计直播,不施基肥,定苗时每窝留苗4 株。

试验二高粱于2022 年3 月25 日采用营养托盘播种育苗,4 月8 日出苗。4 月25 日按试验设计移栽,每穴留苗3 株。大豆于4 月25 日直播,不施基肥,定苗时每窝留苗3 株。

1.4.2 除草补肥阶段

两项试验中,高粱均于5 月18 日结合第1 次中耕除草,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00.0 kg,即每个小区施用有机肥7.2 kg 作为第1 次追肥;6 月7日,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每667 m2施用有机肥150.0 kg,即每个小区施用有机肥5.4 kg 作为第2 次追肥[3]。大豆不追肥。

1.4.3 收获

试验一高粱于9 月6 日收获,大豆于9 月7 日收获,均为全小区计产。

试验二高粱于8 月25 日收获,大豆于8 月29 日收获,均为全小区计产。

1.5 项目测定

收获前,调查高粱和大豆每667 m2有效株数、株高等农艺性状,并计算理论667 m2产值。收获时,各小区高粱随机取10 株、大豆随机取20 株考种,最后根据实际投入成本及当月的高粱、大豆收购价格,估算高粱与大豆667 m2产值,并进行效益分析。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16 软件完成详细记录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大豆品种对间作模式产值的影响

由表3 可知,不同处理高粱的产量表现比较稳定,667 m2理论产量在462.34~466.92 kg,差别不大。由表4 可知,不同品种大豆667 m2理论产量在36.83~57.15 kg,差别较大。由表5 可知,间作模式下667 m2纯收益在2 540.4~2 661.8元,均高于CK(高粱单作),其中处理②667 m2纯收益最高(2 661.8 元)。由此可见,高粱-大豆间作比高粱单作经济效益更高。在间作大豆品种选择上,黔豆7 号表现最好,其次是渝豆11 号、黔豆10 号、油春1204。

表3 高粱农艺、经济性状记录表

表4 大豆农艺、经济性状记录表

表5 不同大豆品种与高粱间作经济效益测算表 单位:元

2.2 不同间作行比配置对产值的影响

由表6 可知,不同间作行比配置下,高粱667 m2理论产量在323.31~465.05 kg,差距较大。由表7 可知,不同间作行比配置下,大豆667 m2理论产量在29.18~42.71 kg,差距亦较大。由表8 可知,各处理667 m2纯收益在1 305.85~2 994.69元,其中处理D纯收益最高(2 994.69 元)。因此,可以得出,酒用高粱间作黔豆10 号(处理D)的最佳行比配置为3 行高粱+2 行大豆,其次为高粱2 行+大豆2 行(处理A)、高粱4 行+大豆3 行(处理G)等。

表6 高粱产量统计表

表7 大豆产量统计表

表8 不同高粱大豆间作行比经济效益测算表 单位:元

3 结论与讨论

间作模式和套作模式虽然在具体操作流程上有些许不同,但其目的都是科学搭配不同作物,利用不同植物间的互利关系,减少同种作物间的竞争,提高光能、热能、土地等利用率,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4]。在酒用高粱-大豆的间套模式下,如何在高粱产值和大豆产值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农民的收益达到最高,是相关工作人员思考的重点。

3.1 高粱产量和大豆产量平衡点的把控

高粱和大豆种植效益与其产量直接相关。但受到气候、土壤、光热、水分等不同因素影响,几乎每一年的产量都只能作为当年数据和下一年预估产量的参考数值,无法进行精准预测,从而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辽宁省的一项试验数据表明,高粱-大豆间作多有利于高粱生长发育,由于大豆与高粱株高差距过大,间作时大豆相对而言会减产,减产幅度在16.93%~38.45%[5]。因此,为在二者中找到平衡,还需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信息技术,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和纬度,以及不同地区的试验数据,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高粱-大豆间作模型。以不同高粱-大豆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养分利用主题为例,在间作模型中预先输入地块的土壤肥力和含水量、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形等条件,在系统内部生成模拟地块,再通过对所选高粱、大豆品种过往表现数据的分析,估算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6]。

3.2 高粱产值和大豆产值平衡点的把控

产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价格、生产销售成本、农产品补贴政策等同样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在间作模型中加入价格与成本的运算系统,通过网络实时连接到当地物价局或者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并借此不断完善大数据统计和人工智能分析,帮助农民根据自己的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间作品种和间作行比,并根据实时价格售卖,以达到总产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间作产值高粱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