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17 10:56葛永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自主建构问题驱动应用探究

葛永

[摘  要] 有价值的探究课,一般以问题作为驱动的原动力. 这就要求教育者着眼于问题设计,让学生在科学、严谨的问题探究中,揭露知识的本质,实现自主建构. 文章从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问题驱动教学”的实施措施有:问题情境,诱导探究;系列问题,引发探究;问题反思,深化理解. 结合教学实际,认为问题设计不仅要紧扣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关键词] 问题驱动;应用探究;自主建构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的教学[1]. 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当前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尚未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有些教师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问题设计不少,但有些问题过于简单、肤浅,缺乏探究价值;又有些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探究.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无法达到自主建构新知的目的.

理论基础

哈尔莫斯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提出,问题是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我国的姚本先教授提出,问题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学生对一些问题产生困惑与怀疑的心理状态,能活跃个体的思维[2]. 我国的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与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1].

纵览古今中外的数学教育,不同国家与地区都将“问题”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推动学生产生探究行为的手段之一. “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与新课改的必然趋势. 因此,以问题激发探究行为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以问题驱动教学的方法是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实际教育价值的问题或“问题串”,将知识有机地贯穿各个问题,在问题的观察、分析与总结中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探究行为,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或“问题串”大多是教师预设的,也有课堂自动生成的,只要教师把握好教学方向,即可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启迪思维.

实施措施

数学教学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问题串联起来的教学活动,而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则是问题的构建. 究竟该如何构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也是该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笔者结合自身的执教经验,认为问题驱动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问题情境,诱导探究

追溯到苏格拉底的谈话法,可知问题源于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与思考. 20世纪初,杜威倡导的问题教学法,问题情境即它的核心,主要模式为“问题情境—确定课题—拟订方案—执行计划—总结评价”. 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能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对新知的探究充满热情与渴望,由此它也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标志.

问题情境的关键要注重贴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以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为起点,通过逐步探究,建构新知. 因此,教学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能引发学生“愤悱”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思维的“具体—抽象—概括”过程,以无限接近数学本质.

案例1 “向量加法”的教学

此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深刻体会算术加法并非求和的唯一合理的运算方式,此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了解并建构向量加法.

2. 系列问题,引发探究

问题设计时,除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要符合一定的逻辑. 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阶梯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教师设计系列问题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系列问题,能让学生更容易接纳. 除此之外,每一个问题都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处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自主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系列问题还能揭示数学本质,尤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因此,教師设计系列问题时,可将一些重要问题或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有显著层次性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间的联系,逐个突破、逐层递进,实现低起点、高落点的目标.

案例2 “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

当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初步认识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此知识本质的理解,引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行为,教师特结合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以引发学生探究.

问题1:已知函数f(x+5)是一个偶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2:已知函数f(x+a)(a为常数)是一个偶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3:已知函数f(x-2)是一个奇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4:已知函数f(x+b)(b为常数)是一个奇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5:已知函数f(x-1)的图象关于(2,0)成中心对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6:已知函数y=f(x-n)(n为常数)的图象关于(n,0)成中心对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7:已知函数f(x)满足f(a+x)=f(b-x)对x∈R恒成立,且a,b均为常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问题8:已知函数f(x)满足f(a+x)=-f(b-x)对x∈R恒成立,且a,b均为常数,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具备怎样的特征?

以“问题串”为驱动机制,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变化而逐渐深入. 学生在探究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思维由表及里、由感性转向理性,不仅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而且在问题的逐个突破中,对函数的奇偶性产生系统性理解.

纵观这个“问题串”,会发现每个子问题都是科学、合理的台阶,学生的思维随着这层层深入的台阶拾级而上,从而有效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解决完这8个子问题,学生对“奇函数为中心对称的特例以及偶函数为轴对称的特例”产生了深刻认识,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这两类函数概念与图象的本质,为后期灵活解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反思问题,深化理解

有些抽象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等,学生理解与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具有反思性的问题,为学生铺设探究的新起点,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认知体系,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案例3 “一道复习题”的教学

复习题:若{an}为一个等比数列,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哪几个?

本题学生的正确率并不高,在评讲完后,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

问题7:如果数列{an}为正项等比数列,那么数列{logtan}(t是常数,t≠1,且t>0)是等比数列吗?

将学生已经解决掉的问题作为反思探究的起点,在适当地衍生与拓展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习题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能.

本教学片段,通过对复习题的解决、讲评、拓展与反思,不仅将零散的知识串珠成线,还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起点出发进行探究;通过对知识的归纳、类比、反思和建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为解题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让数学课堂散发出了独有的魅力.

几点思考

1. 问题要紧扣知识的形成过程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授课前应以核心知识为出发点与着力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串”. 指向核心知识的问题设计,可让学生在问题的剖析与解决中暴露知识本质,为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奠定基础,也为新知的建构铺路搭桥.

拿最基础的数学概念教学来说,概念教学要从概念的发生与发展出发,紧紧围绕概念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设计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感知概念从何而来,这么定义的原因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实际作用. 学生一旦对概念的背景、内涵与外延有了充分的认识,则能领悟概念的本质,为后续概念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3].

2. 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奥苏贝尔提出,学生认知的起点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问题驱动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可及性,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不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也不会显得太容易而无动力. 因此,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设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问题,可让每一个问题都能落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内.

事实证明,具有一定迷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愤悱”,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探索欲.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思维要求高、综合性强,又具有可及性的问题,是促使学生进入知识深层,提高教学成效的基本保障.

3. 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调查发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常能瞬间活跃课堂气氛,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启发学生思维,课堂仅仅呈现出了一派假热闹的景象. 把一个知识点设计成若干个具体的系列问题,能有效驱动学生的探索欲,令学生产生探索行为. “问题串”的形式是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一条主线(核心知识)的牵引下,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探索,能充分体会到知识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

以“问题串”作为课堂教学的驱动机制,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进入互动交流的状态,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本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反思,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习能力.

总之,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逐层推进,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矛盾,引发学生产生探究行为的教学模式. 其中,问题设计讲究科学性、严谨性与艺术性,具有策略性的问题,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數学本质的探究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王秀娟.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究[J]. 中学教育(高中版),2007(04):12-14.

[4] 李善良. 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自主建构问题驱动应用探究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践行小学数学情境图教学之思考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四型五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