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7 04:03时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真真正正人潮季羡林

时玥

人急功近利,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为了让芸芸众生对自己如神一般仰慕,自矜自夸,趾高气扬,著书立说,都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很了不起的。这样赢得的只是个人不懈宣传下人们对自己的关注罢了,仰慕与否,还得细细探究一番。

真实的沉默,隐于人潮之后,却仍不放弃努力研究,抛却骚动人心的追捧,做到为人所尊敬,才是高贵的。这正是“隐”。

看着叶与枝争得不相上下,互不相让,都只为了表明自己功绩赫然。树一脸深情,想到的只是那素未谋面却自始至终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之源——根。

根深埋于地下,不见阳光,不见世人,只于一片纯粹的黑暗中,为树沉默地献出一己之力。没有言语,没有照面,反而贏得了树的尊敬,不语也感人。

人们常说:“大隐隐于市。”能够在喧闹中淡然从容地生活,看到世中喧嚣浮乱却仍不心动,才是真真正正的隐,真真正正地受人尊敬。受到外国记者始终不肯放弃的采访邀请,钱钟书说出了让人久久怀想的话:“既然你已经看到了蛋,又为什么还要再去看那只生蛋的母鸡呢?”钱钟书夫人杨绛也同样如此,在出版了《我们仨》以后谢绝了一切活动。“我只管把书出成,别的我就不管了。我不是肥皂泡,不能一下吹出好多泡。”就在杨绛先生百岁寿辰的时候,她还到清华园里躲了几天,为的就是不被打扰,潜心治学。

中国的大家不曾在公众前露面,不曾向人们大力宣传,只单单把自己耗尽了心血和精力的学问献给国家,献给公众,却更能被人们深深地记住,永远怀念。隐于尘世,念于人人。季羡林老先生也说,请把他头上“国宝”“学界泰斗”的帽子摘下来!

如果“隐”传播于社会,就不会有高调慈善者浮夸的画面,就不会有那么多遭人唾弃的表叔、房叔了。人人也都会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公正合理,国家的昌盛是必然的。

(编辑:彭宇)

评点:李园园

文章开头引人深思,接着提出作者的观点,“真实的沉默,隐于人潮之后”,这样的人才能为人所尊敬。围绕这一论点,作者从材料中的“根”入手,联系钱钟书夫妇、季羡林老先生的为人处世,强调在喧闹中淡然从容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隐”。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正因为社会缺失“隐”才有了一系列丑态的出现,从而突出“隐”,希望人们平静活于众人之后,将心力和热情默默奉献,升华文章的中心。

猜你喜欢
真真正正人潮季羡林
我的书斋
听雨
当我长大后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
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