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 教学模式下大学封闭在线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023-07-17 00:53包红丽梁晶珺杜玉申
大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态度问卷

包红丽,梁晶珺,杜玉申

(1.内蒙古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3.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近年来,MOOC 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1],但随着平台数量、上线课程和注册学生的快速增长,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成本难以收回等问题逐渐显现。自2013 年起,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名校开始超越MOOC,尝试“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这是一种设置准入条件,通过控制学生规模,利用互联网实施教与学互动的新型在线教学方式[1]。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迫使大多数国家全面启动了在线教学。截至2020 年5 月8 日,我国1454所高校的103 万名教师共开设了107 万门在线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合计23 亿人次[2]。随着技术的成熟,在线教学逐渐发展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方式之一。各大学开展的在线教学既不同于传统的线下教学,也不同MOOC 等大规模线上开放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比,它无需有师生面对面交流;与MOOC相比,它不是学生自主控制的学习过程,它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3],学员和课堂规模受严格的限制,本研究将其称为“大学封闭在线课堂”。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封闭在线课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教师能力和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调查对象全日制高等院校通过在线渠道学习计划内课程的学生,每一个样本点代表一个特定的“教师—课程—学生—环境”变量组合。样本和分析单位的设计保证了本研究对象不同于宽泛的在线学习项目,而是聚焦于大学计划内教学。本文研究的特色在于以学生投入为关键变量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在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众多的因素中,学生投入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在教师能力和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等变量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检验

(一)教师能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教师能力是指在线教学情境下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相关素质和技能,具体包括内容表述的清晰度、语言生动性和教学平台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线下面对面讲授方式下,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语言、声调、表情、肢体动作传递思想,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反应及时调整表达方式和内容节奏。线上教学多采用直播方式进行,尽管学生可以接收到教师的影像和声音,但受画面大小和质量限制、信号延迟,信息的传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受课堂规模和网络带宽的限制,教师无法接收到学生方的信号画面既无法体验现场教学也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4-6]。

H1:教师能力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二)教师态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教师态度是指教师对在线教学活动的情感投入和精力投入程度。如上文所述,在线授课教师无法看到学生,难以把握来自学生的期待和反馈,授课场所多为家里或办公室等私人空间,没有了传统线下课堂的教学氛围,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松懈,从而降低讲课的激情和备课的投入。因此,教师基于对教学工作的情感投入所形成的自我激励显得尤为关键。在自我激励作用下,教师能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课前准备,并以饱满的情绪讲授课程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H2:教师态度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有正向影响。

(三)学生能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在线课堂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课堂,作为师生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7]。在传统的线下课堂中,“教”与“学”是同步进行、不可分割的,教师作为主导者,教学活动来源于其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相比之下,在线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开放,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体系[8],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了解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高效率地搜索、整理和理解知识,掌握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H3:学生能力对其在线课堂学习效果有正向影响。

(四)课堂组织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课堂组织水平包括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的科学性、内容进展与学生能力的匹配性、师生在线双向交流的频度、及时性和生动性等指标。在线课堂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课堂,也不是简单的“互联网+ 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进行的课程内容重塑、教学结构重建和教学方式、流程的变革[9]。Michael 认为组织和安排因素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6]。Grant 和Thornton 认为良好的课堂设计有利于在线教学实践的展开[10]。良好的课堂设计需要良好的实施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给予学生主动询问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1]。

H4:课堂组织水平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有正向影响。

(五)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对在线学习活动的情感、注意力和精力承诺水平。学习投入度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各在线教学平台也没有推出科学有效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功能[12]。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相比,在线教学情境下教师对学生的监督作用非常有限,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靠其自我驱动来完成的。Kuh 和Pike 的研究都发现学生的过程性投入与其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3-14]。

学习投入度受教师的态度和能力、课堂组织和课外辅助以及学生能力的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活动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理性过程,也是一个获取尊重和成就感的情感过程[15]。从理性视角来看,优秀教师的能力、良好的课堂交流和丰富的课外辅助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拥有了充分的外部条件;而对于自身能力的肯定则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效能感[16],外部条件与自我认知相结合便会产生行为投入。从情感视角来看,教师充满激情的讲授和赞许的态度会让学生感到尊重和认可,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产生相互感知是成就感的来源。获取知识的理性过程和获取心理满足的感性过程结合起来,会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投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1.学习投入在教师能力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2.学习投入在教师态度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3.学习投入在学生能力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4.学习投入在课堂组织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大学在线封闭课堂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把“学生+课程”作为观察单位,并将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在正式问卷发放之前,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39 份,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预调研结果对量表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修正,除控制变量外,所有变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测量,范围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随后扩大问卷发放范围,共收回994 份问卷,剔除数据缺失和不符合逻辑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893 份,问卷回收率为89.8%。此外,本研究利用SPSS24.0 软件对各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各变量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最小值为0.716,KMO 最小值为0.701,均高于0.7,表明量表信度与效度较好。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直接效应

如表1 所示,为检验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对学习效果的直接效应,本文共建立5组模型。其中模型1 是基础模型,表明了控制变量(课程难度、课程有趣性)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学习效果为因变量,根据模型2 结果可知教师能力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411,p<0.001),模型3 表明教师态度对在线学习效果有正向影响(β=0.352,p<0.001),模型4 表明学生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起到正向影响(β=0.590,p<0.001),模型5 则说明课堂组织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474,p<0.001)。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假设H1、H2、H3、H4 均成立。

表1 直接效应回归分析结果

(二)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检验共建立12 组模型,其中模型6 为基础模型。首先,由模7 到模型11 可知,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均与学习投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458,p<0.001;β=0.349,p<0.001;β=0.499,p<0.001;β=0.444,p<0.001)。其次,根据模型12 可知,学习投入正向作用于学生在线学习效果(β=0.686,p<0.001)。另外,当把任一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均加入时,根据模型13 至模型17 的结果可知,两者同时正向作用于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而且当分别与模型2 至模型5 相比,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有明显下降,这表明学习投入能在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与学习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6 成立。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在“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以大学封闭在线课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课外辅助、学习投入、学生环境与学习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893 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生能力、课堂组织均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有正向影响;学生投入在四个自变量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均起中介作用,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启示

首先,实证研究表明,教师能力和教师态度均可正向作用于学生学习效果,这说明教师作为大学封闭在线课堂的主体之一,其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以及平台操作熟练度都与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对教师进行教学平台软件操作的培训,以提高其教学平台操作熟练度。另一方面,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考核制度,端正教师态度,纠正“重科研而轻教学”的不良现象。

其次,实证研究表明,学生能力正向作用于其在线学习效果,因为在在线课堂情境下,学生具有高度自主性,所以其自律能力、日程安排能力、自学能力、学习方式和习惯等都会显著影响其学习效果。大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互联网教学更是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自由空间。

最后,教师的能力和态度、学生的能力、课堂组织都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而影响在线学习效果,学习投入是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受研究体量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引入更多的解释变量,但现有结果显示任何教学效果的改进都可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因此,今后的教学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探索都有必要围绕着学生投入这一核心要素展开,学生投入可能是SPOC 时代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态度问卷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问卷网
态度决定一切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