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须狠煞

2023-07-18 02:51
清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宦官干部

本刊记者

党员领导干部本该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却有极个别党员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仅工作上消极懈怠,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时有令不行,作风上更是对党纪国法明确禁止的有禁不止,作为公职人员,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危害大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鉴于历史上多次宦官乱政的教训,特地在宫门口立了块铁牌,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十一个字,并规定内臣不得识字,外臣不许与内臣有公文来往。然而事实上,宦官专权乱政之事,在明朝中后期层出不穷,甚至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成为明朝衰败的致命伤。

立铁牌定规矩本是好事,为何最终却事与愿违?答案还得从朱元璋自身找起。因为就在朱元璋立下规矩不久,他自己就派宦官聂庆童去甘肃河州“敕谕茶马”,开了太监外派理事的先河。宦官不但干预了政事,还当了钦差大权在握,实属可笑。

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宫门口的那块铁牌在朱元璋子孙后代眼里也就没有了震慑。朱棣当权后,毫不客气继续破例,不但一再派遣宦官出使外国,还任命宦官当监军。越往后,明朝历代皇帝违规越厉害:仁宗任命宦官当方面大员,宣宗令大学士教宦官识字,英宗对王振唯命是从,武宗让刘瑾替他当皇帝……明朝中后期,有好几个皇帝的威望还比不上他们的司礼太监。特别是崇祯时候的监军,害死了多少国之良将,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扬浊清。从明朝覆灭的历史轨迹不难看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危害何其之大!我们党是先进的新时代执政党,自然有着更高的觉悟。然而在全面打响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的当下,却仍然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时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其中一些领导干部也因此被腐败击倒。

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中,就有这样一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典型案例:童道驰在担任海南省三亚市委书记期间,对中央关于三亚市凤凰岛二期填海项目的整改要求,一再拖而不改甚至明拖暗顶。他为何如此敷衍应付?后经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发现,童道驰累计收受涉事企业股东 2000 多万元贿款。

自身不干净,腰杆就硬不起来;思想上不重视,在廉洁底线上守不住,必然一步步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这不只是毁掉自己的政治前途,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权力运行的正常机制。

我们要把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坚决贯彻执行,绝不允许阳奉阴违、做选择、搞变通。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发挥督查抓落实、促发展的“利器”作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要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对执行政策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坚决纠正,督促整改;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绝不迁就。

本质是忘了初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华君武老先生画了一幅漫画。画面中一个长了胡须的成年男子面露满足、神情安逸地躺在襁褓里,安静地向外望着,上边题了 12 个字: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字面意思自然不难理解,但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以走路和摔跤隐喻害怕犯事的人的心理,从而想象出了一个躺在襁褓中的成年男子形象。这样的构思可谓精妙绝伦,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又不免发人深省。

事实上,“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现象在极少数地方的党政机关仍然存在。近年来,有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懒散、效率低下,不仅在日常办公中对待群众呼声和需求能推则推、能糊弄则糊弄,落实上级部门的政策制度时,也是以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

为官不为者拿着公家的俸禄,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不为民办实事——工作上得过且過的心态严重,事业上更是不思进取,缺乏为官者最基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殊不知,这样的“懒官”比“贪官”还要可恨。

如果说有令不行是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意识淡薄的表现,那么有禁不止,显然是因为这些领导干部缺少党纪国法意识。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刊文《包藏私欲 上演“变脸”》,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党组成员扎西江措严重违纪违法案进行剖析。文章指出,其“妄自尊大,工作后没有认真学习过党的理论与纪法规定” “心生邪念,敛财过亿” “操持雅好,处心积虑让老板送得委婉一点”。其本人后来如此忏悔:“自己没有纪法意识,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

事实证明,有个别党员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各种新的不正之风,淡化了党性意识、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条在于忘记和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观念淡薄;一条是纪律松弛,目无组织。但本质上都是忘了初心,从而误入歧途。

因此加强对党员的“初心”教育就是尤为重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强化对领导干部涵养道德品行、提升人格境界的要求,达到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一方面,从外部加强约束,坚持从严教育、严格管理。要深入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时时刻刻敲警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牢,把领导干部管住管好,促进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另一方面,从内心加强自律,坚持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反躬自省、见贤思齐,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行使权力、看待得失,做到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追求“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境界,铭记初心、坚守正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以有力监督强化问责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要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有力有效日常监督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指出:提高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能力,坚决纠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坚决纠治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阳奉阴违、自行其是问题,坚决纠治“低级红” “高级黑”问题,坚决纠治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坚决纠治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深刻把握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关系、目标任务、重点要求,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以常态求长效,把政治监督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融入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举措、重点项目任务的制定落实之中,以高质量监督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纪委监委推动下,《衢州市“公务餐”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除会议、培训等个别情况外,全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再凭公函安排公务接待,一律在本地用餐点自行扫码自费支付。

据了解,这一举措源于衢州市常山县的实践探索。此前,常山县纪委监委督查发现,个别单位存在伪造公函套取资金等违规接待问题。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常山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出台制度,全县机关单位食堂实行一卡通刷、一码支付。“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公务餐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中打折扣、搞变通的予以严肃问责。”衢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宦官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