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班级都迸发尚善德育的芬芳

2023-07-18 02:12黄蓓红
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约德育班级

黄蓓红

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小学的前身是国有民办翻身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建于2000年。2014年8月,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更名为新安翻身小学,2020年再次更名为翻身小学。学校转制以来,在“善本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坚持推行“尚善德育”,培养“向善学子”。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都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容易产生“绝对统一”“整齐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而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

基于此,翻身小学力求通过学校特色文化与班级特色文化融合发展,探索一条班级管理的新路子。学校在转制之初便确立了“善本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采取六个具体措施,打造具有“尚善”特色的班级文化。

目标导向,实现班级管理自觉尚善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1 +(1+N)”的尚善综合素养德育目标。“1+(1+N)”中的“1”即培养学生“个体认识自我、和谐发展的能力”,“1+N”即培育学生“个体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类对象和谐相处的能力”。学校根据年段学生特点确立层级目标体系,各班根据学生特点细化、选择本班的班级特色,并通过制度对目标逐一推进、落实,形成以下三个重要推 手。

班级公约—让“共性”制度成为班级发展的基石。班级公约是基于学生特点,以班情、学情、师情为本,不求全、不求高,有针对性并且约定俗成的班级规范,其形成意味着把班级交给“制度”去看守。每学年伊始,学校每个班都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找到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层面的讨论,生成学期第一个《班级公约》。《班级公约》一旦公布,全员必须遵守,直至达到规范。因为学生是不断变化的,《班级公约》也是动态的。每隔一段时间各班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修改约定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 风。

如学校五(2)班针对学生相处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老师、学生、家长进行讨论,约定要“互相尊重讲礼貌,诚信宽容朋友多”。因为公约是三方讨论出来的,不是教师强加的,所以学生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另外,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也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了跟进班级公约的执行,学校还制定了《班级公约履约情况登记表》,将拟通过班级公约解决的问题、各任课老师采取的策略及方法、问题解决情况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便于老师跟踪研究、指导学生遵守班级公约,将“全员育人”的理念落实在日常管理中,在全校形成了浓郁的尚善德育管理氛围。

班级精细化管理—让“个性制度”成为“共性制度”的操作平台。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的“共性制度”,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尚善”意识,要对班级进行细化分工和管理,这能让班级达到或基本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自觉管理状态。这样的“天罗地网”是为了保障学生走健康、“尚善”发展的道路,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从而实现和谐发展。“个性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学生,教师负有引导的责任。在制定“个性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不违背“共性制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班上的每一张桌子、每一片纸、每一次作业,学生的每一次生病都有人过问和处理,以此培养学生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有针对性地实施精细化管理。

尚善评价机制—激励向善学子全面发展。学校建立了班级和学生评比机制,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办学以来,翻身小学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各项评比制度,如《明星班级评比细则》《先进班集体评比方案》等。2021年,将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纳入其中,与德育评价相辅相成,以“大榕树校园银行”“小番茄心愿超市”为特色活动阵地,打造翻身小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成长动力综合评价,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的全面综合评价。

平台着陆,实现教师专业提升尚善

学校班主任队伍年轻,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平台将班主任的高学历转化为高的职业能力;只有具备“美善”追求的班主任团队,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至善好集体,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多年来,学校通過组织班主任学习讨论各类专著,引导班主任把敬业爱生作为师德的底线,并制定了专业成长规划和校本培训指南,致力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美善”班主任文化。

环境至美,实现班级学生阳光尚善

我校以“尚善阳光”为文化内核,把建设“尚善校园”“文学校园”“书香班级”作为支点,在各楼层、班级开设了“读书走廊”“班级读书角”等文化视点,让师生自觉接受心灵熏陶和洗礼。每学期初,班主任都会采集学生及家长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挑选好的方案,成立班级文化设计小组,确定班级精神、班级象征、班歌、班级愿景等,并精心设计,张贴在班级墙 上。

课程打造,实现班级文化纵深尚善

学校围绕善本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社会需要,编辑了尚善德育系列读本,如《向善学子礼仪常规读本》《尚善德育实践活动读本》等,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活动,每天指定具体的诵读内容,组织课前诵读或放学路队诵读,营造“尚善”文化氛围,延伸“至善”教育理 念。

活动体验,实现学生能力多元尚善

每学期初,各班主任都会和学生一同围绕学校计划、年级教育目标,结合班级的愿景和班级公约,将班级文化活动设计成规范性活动、知识性活动、娱乐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等主题活动,多层次、全方位交叉进行,从不同渠道给学生以熏陶,力求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尚善意识。

家校联动,实现家庭教育积极尚善

学校各班利用“家长学校”“家委沙龙”等平台,邀请家长到校交流,并成立班级的“家长义工组织”“家长讲师团”,构建了一个多点多维的家校“尚善德育”主题教育网络。每周一下午举办的“成长心连心”亲子团建是深受家长和学生追捧的活动。家长和孩子齐聚一堂,在学校舞蹈室或心理团建室开展了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成长心连心”活动。“桃花朵朵开”“遇见更好的自己”等亲子角色互换游戏体验,不仅突破了亲子交流的困境,更提升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 度。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小学)

猜你喜欢
公约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图书借阅公约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寻找最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