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的由来

2023-07-19 17:55
百科知识 2023年14期
关键词:代称探花骨朵

“探花”的由来

“探花”一詞最早出现在唐朝,最初是指及第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进士。当时所谓“探花郎”,并不是专指第三名。“探花”一词的频繁出现,为其最终成为科举第三名的代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正式设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并确定名次。开宝八年(975年),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而“探花”作为科举第三名的代称直到北宋晚期才确立。

马桶不是给马用的,为何叫“马桶”

马桶是给人用的,并不是给马用的,为何要叫“马桶”?南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记载:“马子,溲便之器。本名虎子,唐人讳虎,始改为马。”意思是,这种坐便器本来的名字叫“虎子”,但是到了唐代改为“马子”了。后来,由于百姓家里一般都用一个普通桶来承担其职能,故而民间一般称之为“马桶”。

“骨朵”原来是兵器

现代汉语中的“骨朵”一词专指花蕾,但鲜为人知的是,它最初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由铁或硬木制成,长棒的顶端安装有石质或金属的头,头呈圆形、蒜头形、蒺藜形等,凭借重力捶击敌人。宋人吴处厚所著《青箱杂记》中记载:“昔徐温子知训在广陵,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余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这是文献中关于“骨朵”的最早记载。不过用“骨朵”一词形容花蕾倒是非常符合“骨朵”兵器的特征:花茎似棒身,含苞待放的花蕾似蒜头。大约从明朝开始,“骨朵”一词便指代花蕾。

【文稿】础 德

【责任编辑】蒲 晖

猜你喜欢
代称探花骨朵
庆功台/荷
清代探花赵鸿举的军事生涯及其相关史实辨析
“骨朵”原来是种兵器
服饰与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