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庐城镇单季稻不同品种(系)展示比较试验

2023-07-19 07:15刘林
种子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单季稻品种

刘林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推广、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及符合市场需求的单季稻品种(系),2022年在庐城镇选择了5个水稻品种(系)开展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沣糯188、镇稻18的产量排在前2位,分别达到12 399.75、10 555.05 ㎏/hm2,浙沣糯188的成熟期早、产量构成协调和抗性好,可作为当地糯稻高产品种的首选,镇稻18结实率高但是成熟期一般,可作为当地常规晚稻高产品种推广。

关键词:单季稻;品种;展示比较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1-000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庐江县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处长江中下游,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降水量适中,光照资源充足,无霜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在当前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开展新品种(系)的品种比较,筛选出高产稳产、综合评价高的水稻品种,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1]。

为推进“两强一增”,探索种业振兴路径,筛选出适宜在庐江县大面积推广的单季稻品种及其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特于2022年选择在庐城镇单季稻高质高效示范行动千亩方基地开展了单季稻的不同品種(系)比较试验,以便更好地推广良种良法配套。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情况

单季稻不同品种(系)展示比较试验地设在庐城镇新桥村胡庄村民组内示范行动千亩方基地(庐江县庐城镇徐太银家庭农场)。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沙泥,地块方正、地面平整,肥力水平中等且均匀,有充足的水源,排灌便捷。从事田块管理的农户配套充足,均有多年基地农业生产经验,且按照试验设计的具体要求服从管理,可以满足试验中的管理、记载等需求。

1.2 试验材料

展示试验中的单季稻品种(系)有5个,分别为镇糯29、浙沣糯188、镇稻18、隆两优华占、甬优538,其中甬优538为对照品种(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排列方式进行试验设计,以5个单季稻品种(系)分别作为1个处理。各处理均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120 m2,各品种小区间和试验四周走道宽约为40 cm。各品种周围均设宽超过80 cm的保护行。各品种的播种时间、移栽方式、栽植密度、施肥管理等均按照当地常规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统一管理[2]。试验实施过程由庐城镇农技站与试验实施地的示范行动千亩方基地共同组织、管理。

1.4 试验方法

水稻育苗选择工厂化培育机插毯状秧盘(塑料盘58 cm×25 cm),播种前做好晒种处理,消毒试剂选用使百克,选择当地水稻种子常规方式催芽。

播种时间为2022年5月27日,湿润育秧,各品种处理种子用量均为22.5 kg/hm2。6月17日统一移栽。移栽前1 d田间保留浅层水,施入45%(20-

10-15)配方肥375 kg/hm2、尿素75 kg/hm2作为基肥,之后整地,确保地块平整、无大土块、高低差在2 cm以内。机插的行株距在25 cm×10 cm,每穴插入的基本苗3~4苗,栽插深度1.5~2 cm。每个小区栽植2行。

移栽后5~6 d,追施尿素22 kg/hm2,进入主茎拔节期后施45%(20-10-15)配方肥75 kg/hm2作为壮秆促花肥[3]。当多数田间主茎穗长1~1.5 cm时施保花肥,一般可选氯化钾75 kg/hm2、尿素75 kg/hm2。进入齐穗期后结合水稻长势喷施微肥,可选择磷酸二氢钾6 kg/hm2[4]。插秧时田间浅水,一直持续到秧苗缓苗,浅水及露田分蘖。当各处理田间茎蘖数平均为13~14个/穴时排水进行烤田管理,直到田面人站上去不陷脚即可,之后即可复水。后期的水分管理保持田间湿润即可,持续到水稻拔节。保花肥施入后田间水层易浅,收获前7 d左右断水。切记每次施肥前田间水层不得超过1 cm,在秧苗露水干后将肥料均匀施入,之后自然落干,复水管理。

结合田间杂草长势合理选择除草方式。若草害发生程度轻,则选择人工除草的方式;如果草害发生程度重,在田间苗够后施用药剂防除。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健身栽培措施,依据庐江县植保站《水稻病虫情报》开展绿色防控、埂边种植鲜艳花草引诱害虫,穗期提前预防病害。全生育期强化病虫害防治,加强水稻自身抗性,提倡农业、物理方法预防,使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灰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稻蓟马等虫害,主要是做好预防。病害防治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防治2~3次稻曲病、稻瘟病。除了收获以外的其他同一管理均在同一天完成[5]。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对各参加展示的单季稻品种(系)田间生育进程进行调查,详细记载各品种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统计播始历期、全生育期。对试验期间各品种(系)田间的病虫害及倒伏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载。水稻进入成熟期后,随机取样5点考察水稻植株的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等性状。各品种(系)分别收获、晾晒、统计产量,避免出现机械或者人为混杂等问题,一般成熟后即可采收。

取样时,采取水漂的方法去除空瘪粒,计算结实率;取干燥的实粒水稻种子1 000粒进行称量,至少重复3次,取平均数作为千粒重,要求3次称量误差在0.05 g以内。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季稻不同品种(系)展示试验中生育进程比较

由表1可知,参试的5个单季稻品种(系)成熟期有所差异,隆两优华占成熟最早,为10月8日,比对照品种提前19 d;其次是浙沣糯188,10月10日成熟,比对照品种提前17 d;成熟期最晚的品种是对照品种甬优538,10月27日成熟;镇稻18的成熟期与对照品种接近,为10月25日。5个单季稻品种(系)的播始历期范围在85~111 d,其中播始历期最长的品种是对照甬优538(111 d),播始历期最短的品种是镇稻18(85 d),其余品种在99~102 d。各品种(系)的全生育期在134~153 d,镇糯29、浙沣糯188、镇稻18、隆两优华占的全生育期均比对照品种短,以隆两优华占为最短(134 d),其次为浙沣糯188(136 d)。

2.2 单季稻不同品种(系)展示试验中穗长及产量性状比较

不同品种(系)的穗长及主要产量性状构成见表2。

各单季稻品种(系)的穗长在13.93~24.93 cm,其中穗长最长的品种为隆两优华占,为24.93 cm,比对照品种长0.64 cm;其余品种穗长均比对照品种短,镇糯29最短,为13.93 cm,比对照品种短10.36 cm,直接影响了产量。

各单季稻品种(系)的有效穗数在311.40万~551.40万穗/hm2,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镇稻18,比对照品种甬优538多219.90万穗/hm2;其次为浙沣糯188,为481.65万穗/hm2,比对照品种多150.15万穗/hm2;隆两优华占有效穗数最少,比对照品种少20.10万穗/hm2。

各单季稻品种(系)总粒数在94.17~175.85粒,最多的品种为对照品种甬优538(175.85粒);隆两优华占的总粒数与对照差异不大,仅少0.85粒;总粒数最少的品种为镇稻18(94.17粒),比对照品种少81.68粒。

各单季稻品种(系)实粒数在85.62~162.18粒,最多的品种是隆两优华占(162.18粒),比对照品种多4.49粒;其余品种均比对照品种少,其中镇稻18最少(85.62粒),比对照品种少72.07粒。

各单季稻品种(系)结实率在86.66%~92.67%,最高的品种为隆两优华占(92.67%),比对照品种高3个百分点;其次为浙沣糯188(92.57%),比对照品种高2.9个百分点;排在第3位的品种为镇稻18(90.92%),比对照品种高1.25个百分点;只有镇糯29的结实率低于对照品种3.01个百分点。

各单季稻品种(系)千粒重在22.5~28.6 g,其中对照品种最轻;浙沣糯188最重,比对照品种多6.1 g;其次为镇糯29(27.4 g),比对照品种多4.9 g。

各单季稻品种(系)理论产量在11 271.46~14 587.93 kg/hm2,其中浙沣糯188为最高,产量最低的品种为镇糯29;除了镇糯29的产量低于对照品种外,其余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

各单季稻品种(系)的实际产量在9 579.60~

12 399.75 kg/hm2,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浙沣糯188、镇稻18、隆两优华占,增产率分别为24.03%、5.60%、2.22%,镇糯29比对照减产4.16%。

2.3 单季稻不同品种(系)展示试验中抗性比较

由表3可知,所有参加展示的单季稻品种株高均超过100 cm,对照品种为最高。除了隆两优华占的株高比对照品种矮8 cm以外,其余品种株高均比对照矮34 cm以上。虽然2022年庐城镇试验期间遇到晴热高温干旱气候,但是在技术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各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参加展示的品种都没有因为晴热高温干旱天气而发生较重的病虫害,病虫害也较当地正常年份轻,说明品种的抗性与防治方法以及生产管理到位。

3 品种评述

3.1 浙沣糯188

浙沣糯188的始穗期在9月4日,齐穗期9月10日,播始历期100 d,成熟期10月10日,比较早,全生育期136 d。

浙沣糯188穗长15.58 cm,株高102 cm,有效穗数481.65万穗/hm2,总粒数114.40粒,实粒数105.90粒,结实率92.57%,千粒重28.6 g,理论产量14 587.93 kg/hm2,实际产量12 399.75 kg/hm2,在参加展示的品种中排首位,比对照增产24.03%。试验期间,浙沣糯188未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稍轻。

3.2 镇稻18

镇稻18始穗期在9月3日,齐穗期9月8日,播始历期99 d,成熟期10月25日,全生育期151 d。

镇稻18穗长15.03 cm,株高105 cm,有效穗数551.40万穗/hm2,总粒数为94.17粒,实粒数85.62粒,结实率90.92%,千粒重26.3 g,理论产量12 416.46 kg/hm2,实际产量10 555.05 kg/hm2,在参加展示的水稻品种中排第2位,比对照增产5.60%。试验期间,镇稻18未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稍轻。

3.3 隆两优华占

隆两优华占的始穗期在8月20日,齐穗期8月25日,播始历期85 d,成熟期10月8日,比较早,全生育期134 d。

隆两优华占穗长24.93 cm,株高131 cm,有效穗数311.40万穗/hm2,总粒数175.00粒,实粒数162.18粒,结实率92.67%,千粒重23.8 g,理论产量12 019.68 kg/hm2,实际产量10 218.15 kg/hm2,在参加展示的品种中排第3位,比对照增产2.22%。试验期间,隆两优华占未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稍轻。

3.4 甬优538

甬优538的始穗期在9月15日,齐穗期9月23日,播始历期111 d,成熟期10月27日,全生育期153 d。

甬优538穗长24.29 cm,株高139 cm,有效穗数331.50万穗/hm2,总粒数175.85粒,实粒数157.69粒,结实率89.67%,千粒重22.5 g,理论产量11 761.70 kg/hm2,实际产量9 995.85 kg/hm2,在参试品种中排第4位。试验期间,甬优538未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稍轻。

3.5 镇糯29

镇糯29始穗期在9月6日,齐穗期9月12日,播始历期102 d,成熟期10月22日,全生育期148 d。

镇糯29穗长13.93 cm,株高102 cm,有效穗数448.65万穗/hm2,总粒数为105.81粒,实粒数91.69粒,结实率86.66%,千粒重27.4 g,理论产量11 271.46 kg/hm2,实际产量9 579.60 kg/hm2,在参加展示的水稻品种中排第5位,比对照减产4.16%。试验期间,镇糯29未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稍轻。

4 结论

参试的5个单季稻品种(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浙沣糯188,产量达到12 399.75 kg/hm2,且2022年在庐城镇展示期间表现出分蘖势强、穗粒多、结实率高、成熟期早等优点,抗性好,是当地首选的糯稻高产品种。产量第2位的是镇稻18,产量为10 555.05 kg/hm2,在展示期间表现出结实率高、成熟期一般等特點,也是当地理想的常规晚稻高产品种。隆两优华占和对照甬优538在当地展示的产量一般,但隆两优华占成熟期较早,建议可结合实际情况在生产中适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东升.台州市单季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38-39.

[2]汪向东,张长海.常规粳稻新品种作单季稻种植对比试验总结[J].中国稻米,2017,23(1):104-106,109.

[3]杨德三.2020—2021年宣州区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2):84-85.

[4]周慧卿,陶丽萍,樊伟芳,等.缙云县9个单季稻新品种试验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711-712.

[5]陶永刚,张胜,陈孝赏,等.有机种植条件下单季稻新组合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0(8):100-102.

猜你喜欢
单季稻品种
品种选育彩版
品种选育彩版
基于ORYZA2000模型的浙江省单季稻生物量及产量结构的模拟与分析
甬优1540水稻单季高产栽培技术
种什么品种好?
种什么品种好?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绍兴市单季稻机插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