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作

2023-07-19 18:00
放学后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文中心

特邀名师:杨友情湖南省祁阳市明德小学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写文章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蜘蛛网看了整整三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文章大有进步,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围绕中心编织而成。”

孩子们,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是的,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中心”才是重中之重。确立文章的中心,就如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繁茂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梁容若老师《夏天里的成长》,看他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吧!

【名家经典】

夏天里的成长

文/梁容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全文的中心句,引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事物成长的特征。】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本段落跟全文一样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这一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瓜藤、竹子、高粱长度和高度的变化。】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本段主要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有生命的物体,按照时间变化长短的顺序,以及形态的变化点明中心。】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此处引用俗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夏天炎热,有利于万物迅速生长。】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本段主要以山、地、河、铁轨、柏油路这些无生命的事物的变化写夏天的“生长”。】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此处引用两句农家谚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要赶时候尽量长的意思。】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最后一句为本段中心句,同时在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收束全文。文章通过万物都在夏天生长的自然现象,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快速成长,增长才干。】

【学生仿写】

革命之光

湖南省祁阳市百花完全小学夏俊源

革命之光就是让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

我在无数的革命故事中看到了革命之光。在那里,我看到的不是辉煌璀璨的霓虹灯,而是郝副营长用生命点燃的星星之火,在黑暗中为战友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我看到的不是普通的鱼钩,而是锈迹斑斑却闪着金光,让三个长征中的战士顽强活下去的希望;我看到的不是温暖的篝火,而是邱少云背上燃烧着的熊熊烈火……

每一个闪烁着革命之光的故事中,都有一个坚强不屈的生命在托举。碉堡桥下,年仅19岁的董存瑞,一手托起炸药包,一手毅然决然地拉燃了导火索,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渣滓洞中,江竹筠受尽酷刑,仍然坚强不屈,领导狱中战友,同敌人展开艰苦的斗争;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口,为冲锋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狼牙山上,马宝玉等5位壮士不顾个人安危,诱敌上山,舍生取义,为大部队和群众的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信仰铸就忠诚,为了民族的解放,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点燃一道道悲壮的革命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是什么力量让陈树湘烈士在负伤被俘时忍痛绞断自己的肚肠?是什么力量让年仅15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挺起胸膛?是什么力量让胡秀芝等8名女烈士从容投江?是什么力量让长津湖的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被冻成了冰雕,依然手握钢枪……

历史的屈辱,民族的存亡,让他们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美好的愿望,不变的信仰,让他们扛上刀枪,踏上万里征途。他们是中华儿女,是血肉之躯,也是特殊材料铸成的铮铮铁骨。他们把崇高的理想融入生命,点燃永不熄灭的革命之光,永远照亮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全文的中心句,引领全文,写出了作者对“革命之光”的深刻理解。

本段的中心句,總领全段。

围绕本段的中心句,精选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我”看到的“革命之光”。

既是本段的中心句,又是过渡句,使文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小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精选了几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突出了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

总结全段,深化主题,点明中心,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小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设问,突出革命先烈从容不迫、英勇牺牲的高大形象,语言铿锵有力,既撼人心魄,又引人深思。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升华主题,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指导老师夏艳华)

爱让生活更美好

湖南省祁阳市明德小学章洛晓

在林则徐的心中,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在陶渊明的心中,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超凡脱俗;在苏轼的心中,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刻骨铭心……于我而言,爱如山,爱如蜜,爱如光,爱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爱如山!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我因为患新冠肺炎一直高烧不退。当时一药难求,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爸爸马不停蹄地把城区内外各大药房跑了个遍,最后在一个朋友家借到了一颗布洛芬。服药之后,我退烧了,爸爸却一直守在我的床前,彻夜未眠。当我在迷糊中睁开双眼,爸爸那坚实的身影总是如大山一般给予我力量和温暖。我想,爱就是这大山般伟大的父爱吧。

爱如蜜!我是一个多愁善感、内向敏感的孩子,经常闷闷不乐。直到那一次,我的新同桌——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向我伸出双手,笑着说:“你好呀!我们以后就是同桌了,我叫紫嫣,你叫什么?”她的笑容让我觉得无比甜蜜。我也笑了起来:“我叫洛晓,你也好呀!”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想,爱就是糖果般甜蜜的友情吧!

爱如光!回首6年的小学时光,敬爱的老师总在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我。语文老师曾无数次鼓励我,数学老师曾无数次鞭策我,还有很多老师,她们就如一缕缕阳光,用不同的方式温暖着我,激励我努力学习、成长,帮助我实现人生的小目标。我想,爱就是如阳光般温暖的关爱吧。

万般恩情何处是?尽在相对无言中。如山般的父爱,让我充满力量;如蜜般的友谊,让我快乐满满;如光般的师恩,让我奋勇前行。正因身边有许许多多以不同方式爱着我的人,我的生活才如此美好。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引用名人的诗句,气势非凡,突出本文中心。

本段中心句,承上启下,引领下文。

围绕本段中心,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父亲对“我”深厚的爱。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朴实,小作者围绕“爱如蜜”这个中心,选择了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突出主题。

本段略写,小作者紧紧围绕“爱如光”这个中心,阐述老师的爱对“我”的影响。

此处排比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升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指导老师杨友情)

【学生仿写】

谦让是一种美德

湖南省祁阳市百花完全小学吴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生活中处处充满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谦让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史记》中的大将军廉颇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觉得蔺相如仅有三寸之舌,官职却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处处刁难。但蔺相如却处处让着廉颇,他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有我们,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趁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处处避让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廉颇听后羞愧不已,主动负荆请罪,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三国演义》中,周瑜因嫉妒而死,死前还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如果他懂得謙让,与诸葛亮精诚合作的话,不仅他的命运会改变,甚至连历史都可能被改写。

谦让才能化尴尬为力量。大文豪歌德在公园中散步,当他走上一座独木桥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曾批评过他作品的批评家。这个批评家傲慢地发话:“我这个人从来不会给傻子让路。”歌德微微一笑,转身退下独木桥,回答道:“而我却恰恰相反。”就这样,歌德用坦荡的胸怀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以让为进,似退实进。

谦让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车与车之间互不相让,就会导致交通瘫痪;两只羊相逢在独木桥上,如果都不相让,僵持下去只能自食其果;两个朋友在生活中,如果互不相让,那他们的友谊迟早会破裂……

谦让是一种美德,一个人的胸怀大小决定这个人的格局高低。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针锋相对,把局面搞僵,倒不如各退一步,和平共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引用林则徐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证明本文中心论点“谦让是一种美德”。

本段的中心句,也是本文的分论点之一。

围绕本段中心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证,说明“谦让才能化干戈为玉帛”的道理。

本段的中心句,也是本文的分论点。

围绕本段中心句,小作者列举歌德的经历来说明“谦让才能化尴尬为力量”的道理。

本段的中心句,也是本文的第三个分论点。

围绕本段的中心句,小作者用丰富又贴近生活的事例,从反面论证“谦让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再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指导老师黄文波)

猜你喜欢
全文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全文中文摘要
全文中文摘要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青年再造
反腐
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