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探析

2023-07-20 00:55季伟
档案与建设 2023年6期
关键词:实物藏品南京市

季伟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保存并展示了大量的非遗档案,保护好、管理好非遗档案是开展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开展非遗档案保护工作有助于提升非遺档案的管理质效,而管理非遗档案又便于更好地组织实施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保护与管理非遗档案已成为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常态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非遗档案的类别及范畴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拥有众多非遗传承人,展示展演的非遗项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为开展非遗档案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基础。明确非遗档案的类别及范畴,是开展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的非遗档案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文字。主要指采用书面形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表现为历史文献、传承人手稿、申遗档案等。二是声像制品。为了真实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形成的各种磁带、照片、光盘等。三是实物载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各种实物,譬如非遗传承人使用的工具,创作的剪纸、泥塑、彩扎等作品,民间祭祀活动使用过的服装、道具等。

二、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举措

(一)保持档案原状与注重环境相结合

保持非遗档案原状的举措主要针对非遗档案中的各类实物,特别是性质归属于文物藏品的非遗档案,较多是以历史文献、传承人工具道具、创作等常见的物质载体形式出现。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严格依照保持原状的要求,使其造型、纹饰、铭文、色彩、质地、质感等特征属性得以真实再现。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不仅研究非遗档案的文化内容与社会价值,同时注意考察非遗档案的记录本体赖以存在和依托的环境,努力保护好非遗档案记录本体的原状,尽可能地保护、恢复或者模拟过去非遗生存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地让实物类非遗档案与所处环境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如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在征集和保护六合留左大鼓实物、湾北小马灯的过程中,既充分考虑了如何保持非遗实物档案原状,又注重保护这些非遗所依托的特殊的生存环境。

(二)消除实物类非遗档案的安全隐患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内的实物类非遗档案,日久难免质变损坏,必须养护修复。该馆借鉴和参考了文物藏品安全管理的原则,查明导致实物类非遗损坏的有害因素,进而采取有力措施消除隐患。在消除有害因素的前提下,尽力不改变其原有状态,避免实物类非遗档案在养护修复中面目全非,尽可能保存、记录和整理有价值的非遗信息遗存。

(三)进行实物类非遗档案预防性保护

为了确保实物类非遗档案不受毁损,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启动了实物类非遗档案预防性保护工程,主要参照文物藏品预防性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对实物类非遗档案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该馆认为,监测档案库房的环境、调节控制最佳的保存环境是高质量保护与管理实物类非遗档案的根本举措和现实途径;在预防性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中,须保持实物类非遗档案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宜将不同类别、不同材质的实物类非遗档案混为一体地进行保护与管理,而应在相应的范围内保持实物类非遗档案之间最优化的联系。

三、 推进博物馆开展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人才培养

在开展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中,人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博物馆只有培养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相关工作才能从容应对、有序推进。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不同于档案馆,相对缺乏档案保护与管理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非遗博物馆,因为档案专业人才匮乏,开展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小。鉴于此,为了积极推动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要综合使用引进人才及本馆培养人才,两类人才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对那些带有文物性质的实物类非遗档案的保护,技术相对复杂,采用的技术手段会涉及化学、物理等多个不同的专业,因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须做到合理和全面。总体而言,博物馆内的非遗档案保护工作流程烦琐复杂,需要技术人才埋头苦干、动脑钻研,所以博物馆应着重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意志坚定、具有钻研精神的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2. 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非遗档案人才培训,需要根据各类非遗档案特点,分门别类地推进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助力非遗档案保护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聘请业界经验丰富的档案保护与管理专家为学员授课,让学员掌握更多、更先进的保护技术与管理方法,不断增强业务水平,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充分利用好人才培训这一重要平台,学员之间加强交流,在共同探讨中拓宽眼界、增长才干。采用“走出去”的模式,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攻关,共同打造一批过硬的人才队伍。

3. 优化人才使用。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人才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只有在相关工作中经历得多,才能积累经验、提高技术能力,让从事的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跟紧新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业绩。在此基础上,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人才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积极参与非遗档案的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创产品研发等社会服务工作,这对博物馆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效益的实现、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等具有推动作用。

(二)坚持开展非遗档案管理制度化建设

应坚持改进非遗档案的管理办法,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制度,并推动这些制度规范落地。积极使用配置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发挥其优势,为各项非遗档案工作服务。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状况,研究科学的应急预案,从而避免给非遗档案工作造成损失。在保护与管理实物类非遗档案过程中,特别是历史文献、声像制品等非遗档案,建议馆方拷贝,以备不时之需。实物类非遗档案,尤其是文物藏品性质的非遗档案,因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对其存放的藏室环境要求也非常严苛。博物馆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收藏室,根据文物藏品类非遗档案的具体情况创造合适的存储环境,使文物藏品类的非遗档案得到良好的可控环境保护。

(三)推动各类非遗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

应积极推动各类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工程,采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并完善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体系,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工作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内容丰富、价值较高的非遗信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档案的信息化,建立非遗数字档案库,提高非遗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质效。同时,加强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各类非遗档案数字化信息可查询检索、视频再现,有效推动博物馆非遗档案信息资源的储存、利用和共享。

猜你喜欢
实物藏品南京市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罗妍妍藏品欣赏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