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甘蓝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技术

2023-07-20 19:15陈斌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4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贵州病虫害

陈斌

摘   要   甘蓝是贵州高海拔冷凉区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夏秋高温多雨年份,甘蓝会出现生长缓慢、病虫多发、结球不实等问题。根据生产实际,总结了夏秋甘蓝病毒病、根肿病、黑斑病、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常发、多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夏秋甘蓝;病虫害;防控措施;贵州

贵州高海拔冷凉区常采用辣椒(鲜食糯玉米或早熟马铃薯)—夏秋甘蓝(白菜、花菜、萝卜)或春白菜—夏秋甘蓝—冬萝卜(青菜)等高效的蔬菜栽培模式。其中,甘蓝是仅次于白菜的重要蔬菜种类。

甘蓝喜凉喜阴,适合冷凉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适温15~20 ℃,较耐寒,贵州产区的夏秋甘蓝采收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11月。如遇持续高温年份,夏秋甘蓝会出现生长缓慢、病虫多发、结球不实等问题。笔者根据生产实际总结夏秋甘蓝生产中常发、多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供菜农朋友们参考。

1   常见病害及其防控措施

1.1   病毒病   俗称孤丁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引起,是包括白菜在内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从苗期至包心期均可发病。高温干旱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土壤温度高时更易发病(土壤温度30 ℃时比15 ℃时发病率高1倍),粗放管理田块、幼苗期(6片真叶前)危害重,蚜虫等传毒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重。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叶部斑点、花叶、植株矮化、叶片皱缩畸形,影响结球质量,甚至还会引发黑腐病。

防控措施:①种子消毒。播种前用植病灵、磷酸三钠等药剂浸种、拌种,或采用热处理方式为种子消毒。高温干旱季节秋播可适当延迟。②苗期保护。高温干旱环境下,应加强蚜虫的防控,有条件的使用防虫网,必要时采用化学手段,喷施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50%抗蚜威等专性杀虫剂控制蚜虫,防止带毒传播。③避免重茬。种植甘蓝的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倒茬。④药剂杀除。苗期或发病始期,用病毒A(20%盐酸吗啉胍)、植病灵、宁南霉素等药剂防控,浓度严格按照说明。

1.2   根肿病   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土传病害,好偏酸性土壤,病菌产生的孢子靠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或带病植株传播,休眠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5~20年。发病后,甘蓝根部肿大,主根呈块状,侧根、须根肿大变形,影响养分水分吸收,造成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叶片枯黄、晴天植株萎蔫等。该病對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田块可造成减产60%以上。

防控措施:①做好土壤、种子、育苗基质等的消毒处理。土壤消毒可选用甲基托布津与细土按1︰10混合,拌匀后撒施在田块,每亩用药3 kg左右;种子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拌种;育苗基质常规可用福尔马林溶液浇湿土壤后覆膜消毒。②重病田块施用碱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抑制病菌生长。比如撒施草木灰50 kg/亩,底肥中加施生石灰50 kg/亩。③发病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葱蒜类、瓜类、茄果类)倒茬3~5年。④生产过程中注意抗旱、保墒,小水勤浇。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作灌根或喷淋处理。及时处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块集中销毁。

1.3   黑斑病   也叫黑霉病,主要由芸薹链格孢菌侵染所致,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以及种子表面越冬越夏,借风雨传播扩散,可多次侵染。南方地区周年均可发病,春秋尤其严重。主要危害叶片,从下部老叶开始,病叶上出现黑褐色小病斑,湿度大时病斑处生出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病斑易破裂或脱落,造成叶面穿孔。在10~35 ℃温度条件下均可发病,多连阴雨天的夏秋季和排水不良、施肥不足的田块多发重发。

防控措施:①发病严重的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倒茬,至少2年。②热水浸种,然后用杀菌剂(福美双、百菌清等)拌种。③生产过程中注意控制田间湿度,避免雨后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摘除病叶;合理施肥,避免缺肥。④发病初期可及时喷施克菌丹、代森锰锌、杀毒矾、扑海因、腐霉利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控。7~10天喷l次,连喷2~3次。

2   常见虫害及其防控措施

2.1   斜纹夜蛾   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常发害虫。幼虫一般6龄,主要以大龄幼虫蚕食叶片。每年夏秋季(6—9月)危害严重,成虫昼伏夜出,多将卵产在叶背面,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啃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

防控措施:①及时清除菜园中的杂草,清理残株,耕翻晒土,减少虫源。②及时处理卵块、初孵幼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捕捉成虫。③利用成虫趋光性和趋化性,用糖醋液(加入敌百虫等胃毒剂效果更佳)、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杀,减少田间的产卵量。④3龄前为点片发生阶段,局部重点防治即可。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应及早采取化学防控措施。喷施2.5%功夫乳油、20%灭扫利乳油、10%氰戊菊酯乳油等药剂。7~10天1次,连喷2~3次。

2.2   小菜蛾   俗称小青虫、吊丝鬼,鳞翅目菜蛾科害虫。幼虫4龄,1~2龄危害轻,主要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透明的斑块;3~4龄危害较重,可将叶片啃食成孔洞和缺刻,甚至蚕食为网状。苗期集中在心叶危害,影响包心。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茧化蛹。南方地区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3—6月和8—11月,秋季危害尤重。

防控措施:①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虫源。②卵孵化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可用锐劲特、氟氯氰菊酯、灭幼脲3号、抑太保、卡死克等喷雾防控。对菊酯类、有机磷类药剂以及生物制剂Bt产生抗性的产区,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忌常年单一用药,尽量交替用药或合理混用。药剂要喷到叶片背面和新叶上,每隔5~7天1次,连喷3次。③避免周年连作,虫害严重时强制倒茬。

2.3   菜青虫   鳞翅目粉蝶科害虫,以蛹在菜田附近的枯草、残株、落叶等处越冬,次年春天羽化。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喜欢甘蓝和花菜。危害表现与小菜蛾类似,以幼虫食害叶片,2龄前在叶片背面啃食叶肉,只留下透明的上表皮;3龄后食量增大,危害加重,轻者叶片出现虫洞,重者吃光叶片,仅留叶脉,有春、秋两个为害高峰。影响包心,容易诱发软腐病。成虫(菜粉蝶)只在白天活动,喜在日照强烈的晴天中午前后交配产卵。大龄幼虫有卷缩落地习性。

防控措施:①接茬生产的空档期,彻底清理菜田残株落叶,翻耕晒土,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夏秋季虫害。②低龄期为重点防控期,可采用生物制剂青虫菌、Bt或化学制剂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灭扫利、辛硫磷、天王星等,每10~15天1次,连喷2~3次。③合理利用天敌,比 如广赤眼蜂、菜粉蝶绒茧蜂、草蛉、瓢虫、花蝽等。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贵州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