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筛选试验

2023-07-21 10:37李甲梁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亩产量主茎块茎

许 杰 李甲梁 孙 丽

(1.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 枣庄 277800;2.枣庄市棉花原种繁育厂 山东 枣庄 277300)

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 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发展越来越快, 对马铃薯加工原料尤其是高品质加工专用薯的原料需求不断提升[1]。

枣庄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 种植经验丰富,但是大部分种植的都是淀粉含量低的品种, 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较少, 从而限制了枣庄地区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发展。 为此, 选育出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新品种, 扩大高淀粉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才能获得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原材料, 满足马铃薯加工业发展需求,提高马铃薯加工业的经济效益[2]。 为此,研究团队于2018-2020 年经过多年杂交选育,获得表现较突出的新品系6 个,于2021 年进行了品系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位于山东南部,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 平均降水量在750~950 mm 之间, 是省内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土壤为砂浆黑土,前茬为马铃薯,土壤pH 7.02,碱解氮68.20 mg/kg, 速效磷65.84 mg/kg, 速效钾178.90 mg/kg[3]。

1.2 试验材料

参加试验的品系有6 个, 分别来源于当地主栽品种荷兰十五和高淀粉含量的品种克新22、 克新27、恩施14、恩施5、YS505(云南)、YS305(云南)有性杂交后代, 经过多代选择得到的杂交新品系ZS05、ZS07、ZS08、ZS10、ZS122、ZS56。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本试验6 个品系田间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行距0.68 m,株距0.24 m,5 行区,每行20 株,共100 株,小区面积16.32 m2。

1.3.2 田间管理 整地时每亩施生物有机肥80 kg、三元复合肥100 kg。 生育期间不再追肥。 视天气、苗情及时浇水、 及时收获。 于2 月8 日播种, 播种时每亩沟施地菌净2 kg、 辛硫磷颗粒4 kg, 进行土壤灭菌, 并防治地下害虫。 覆土后覆盖0.90 m 宽的地膜保温。

1.3.3 调查项目及方法 ①物候期调查。 出苗期:各处理出苗率达到50%的日期;现蕾期:各处理50%植株出现花蕾的日期;开花期:植株开花达到50%的日期; 成熟期: 各处理50%植株的90%茎叶变黄的日期;生育期:出苗期到成熟期的天数[4]。 ②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顶端的高度;主茎数:从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 ③调查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病率(1)和病情指数(2)。 晚疫病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

④调查块茎的芽眼深浅;商品薯率:块茎大小分级,质量在75 g 以上为商品薯,计算商品薯率;测小区产量,计算亩产量。 ⑤利用淀粉含量测定仪,对各个品系进行淀粉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从表2 可以看出,6 个马铃薯品系的生育期为64~89 d,以ZS07、ZS10、ZS56 生育期较长,从出苗至茎叶枯黄分别为89 d、88 d 和86 d, 属中熟品系类型;ZS05、ZS122 生育期分别为70 d 和71 d, 属早中熟品系类型;ZS08 生育期在70 d 以下, 属早熟品系类型。

表2 物候期调查结果

2.2 植株形态特征及田间性状调查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出,ZS05、ZS10 平均主茎数较多,分别为3.6 个和4.0 个,ZS122、ZS08 平均主茎数较少, 分别为2.2 个和1.8 个;ZS10、ZS56 株高较高,分别为97.5 cm 和108.0 cm,ZS122、ZS08 株高较低,均为86.0 cm;ZS122、ZS07 商品率较高, 分别为86%和84%,ZS08、ZS10 商品率较低,分别为78%和80%;各处理马铃薯块茎芽眼都不深,均为浅或者中等。

表3 植株形态特征及田间性状调查结果

2.3 主要病害情况调查结果

从表4 可以看出,各品系皆较抗晚疫病,抗性最好的品系为ZS05;各品系高抗早疫病;各品系均无二次生长、裂薯、空心等生理缺陷。

表4 主要病害及生理缺陷

2.4 产量表现

从表5 可以看出,ZS122 鲜薯产量最高, 亩产量2 913.54 kg/亩,其次是ZS07,亩产量2 503.80 kg/亩。

表5 产量调查结果

方差分析说明, 产量差异在各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各重复之间产量差异达不显著。 多重比较表明, 不同品系处理之间马铃薯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ZS122 产量最高,其次为ZS07,其他各品系产量较低。

2.5 块茎淀粉含量测定结果

从表6 可以看出, 马铃薯亩淀粉产量和品系的块茎淀粉含量密切相关,ZS07 块茎淀粉含量最高,达到16.86%;其次为ZS56,块茎淀粉含量为16.29%;最低为ZS122,块茎淀粉含量为13.83%。 虽然ZS122的亩产量最高, 为2 913.54 kg/亩, 但块茎淀粉含量低,淀粉亩产量为402.94 kg/亩,低于ZS07 的淀粉产量(422.06 kg/亩);其他品系淀粉亩产量较低。

表6 块茎淀粉产量调查

方差分析表明, 块茎淀粉含量差异在各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各重复之间块茎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多重比较表明,不同品系处理之间块茎淀粉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中ZS07、ZS56、ZS10品系块茎淀粉含量较高, 块茎淀粉含量分别为16.86%、16.29%、15.70%, 其他各品系块茎淀粉含量较低。

3 讨论与结论

参加试验的6 个品系,来源于当地主栽品种荷兰十五和高淀粉含量的品种克新22、克新27、恩施14、恩施5、YS505(云南)、YS305(云南)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多代选择得到新品系ZS05、ZS07、ZS08、ZS10、ZS122、ZS56。

通过筛选,ZS07 块茎淀粉含量最高, 达到16.86%,淀粉产量422.06 kg/亩,其次ZS56 块茎淀粉含量为16.29%,淀粉产量329.34 kg/亩。 亩产鲜薯量最高的品系为ZS122,鲜薯产量达到2 913.54 kg/亩,但该品系块茎淀粉含量只有13.83%, 淀粉产量为402.94 kg/亩;亩产鲜薯量第二的为ZS07,鲜薯产量达到2 503.80 kg/亩,块茎淀粉含量高,达到16.86%,淀粉产量为422.06 kg/亩。

ZS07 品系芽眼中等, 生育期89 d, 为中晚熟品系,平均株高87.5 cm,平均主茎数1.8 个, 商品薯率84%, 高抗早疫病, 较抗晚疫病, 二次生长、 裂薯、空心等生理缺陷皆无, 产量2 503.80 kg/亩, 块茎淀粉含量16.86%,淀粉产量422.06 kg/亩,推荐作为高淀粉品系进行高淀粉组区域试验, 并进行品种登记命名;ZS122 品系芽眼浅,生育期71 d,为早熟品系,平均株高86.0 cm, 平均主茎数2.2 个, 商品薯率86%, 高抗早疫病, 较抗晚疫病, 皆无二次生长、裂薯、空心等生理缺陷,产量2 913.54 kg/亩,块茎淀粉含量13.83%,淀粉产量402.94 kg/亩,推荐作为高产品系参加高产组区域试验,并进行品种登记命名。

猜你喜欢
亩产量主茎块茎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