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吉瑞禾115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3-07-21 10:37刘喜明张春阳王春华王若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杂交种晚熟父本

赵 昕 刘喜明 张春阳 王春华 王若英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1)

玉米具有高产、 抗逆性强、 用途广等特点。 近20 年全世界玉米生产迅速发展,2021 年我国玉米年种植面积4 332 万hm2,总产约2.73 亿t。东北平原区玉米产量占全国的35%以上, 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北方独特的气候、农业生态条件,大幅度增加玉米生产总量、创立优质玉米品牌,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吉瑞禾115 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H72 为母本、 自选系CH444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2014-2015 年在该公司试验地及异地鉴定试验点进行杂交种鉴定试验;2016-2017 年在吉林省、 黑龙江省进行异地试验鉴定; 2017 年同时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18-2019 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9 年同时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生产试验。2018-2019 年在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科院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2019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2020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00114)。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自交系CH72

母本CH72 是以吉853 与V4(热带血缘)杂交后代为基础材料,采用穿梭育种、异地鉴定、高密度选择等技术手段,再连续自交8 代,于2008 年选育而成(表1)。

表1 母本CH72 的选育经

CH72 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百粒重25.0 g;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 cm 左右,穗位高100 cm; 全株19 片叶, 雄穗分枝8~10 个,花药黄色, 花粉量大, 花丝绿色; 果穗筒形, 穗长16.0 cm,粒行数14 行,穗轴红色;出苗至成熟126 d,需≥10℃积温2 600℃;抗倒伏,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一般公顷产量在4 500 kg 以上。

1.2 父本自交系CH444

父本自交系CH444 是以吉8902 与B73 杂交为基础材料,采用穿梭育种、系谱法、高密度选择等技术手段,经8 个世代自交选育出的新自交系(表2)。

表2 父本自交系CH444 选育经过

CH444 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5 g;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215 cm、穗位高95 cm。全株19 片叶,雄穗分枝4~6 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0 cm,轴粗4.6 cm,粒行数14~16 行,单穗粒重150 g 左右,穗轴红色;出苗至成熟126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抗倒伏,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一般公顷产量在4 000 kg以上。

1.3 杂交种的选育过程

2014-2015 年进行杂交种鉴定试验, 选出该组合;2016-2017 年参加异地产量比较试验、 抗性鉴定试验;2017 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18-2019 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生产试验。2018-2019 年在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科院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2019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

2 品种特征特性及优点

2.1 特征特性

吉瑞禾115 是适宜在吉林省种植的中晚熟玉米品种, 在吉林省出苗至成熟127 d, 需≥10℃积温2 650~2 750℃。与对照品种先玉335 熟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叶缘、颖壳均为绿色,花药、花丝均为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 cm,穗位高112 cm,植株叶片20 片。 果穗筒形,平均穗长21.4 cm,轴粗4.8 cm,穗行数16~18 行,穗轴红色,结实性好;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40.2 g,容重755 g/L。

2.2 主要优点

2.2.1 高产 吉瑞禾115 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品种明显增产。由表3 可知,2018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 132.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8.3%;2019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 487.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11.7%;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 3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0%。

表3 吉瑞禾115 区域试验产量分析

由表4 可知,2019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461.3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8%。2.2.2 优质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质9.32%、粗脂肪4.09%、粗淀粉75.54%、赖氨酸0.26%,容重755 g/L。

表4 吉瑞禾115 生产试验产量分析

3 制种技术

吉瑞禾115 在杂交种繁育时应选择高产稳产地块,需要在≥10℃积温2 800℃以上区域制种,父母本行比为1∶6,先播种母本行,母本播种3 d 后播种一期父本的1/2,母本播种6 d 后播种二期父本的1/2。生长前期要求对制种区域内的父本和母本进行去杂,不留死角。 母本摸包去雄,严格把好去雄质量关,同时兼顾最后一遍去除杂株。 秋天在完熟后进行收获、晾晒,注意防雨、防冻、防霉,确保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水分及其他相关指标。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前处理

4.1.1 秋翻秋起垄 前作收获后, 结合施用底肥进行秋翻,耕深20~30 cm,耕后及时耙地,作到无漏耕、无立垡、土块细碎,春季待土壤化冻5 cm 时进行耙、耢、压,整平土地。

4.1.2 顶浆打垄 当土壤化冻10~15 cm 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行三犁成垄,并将底肥施入垄内,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4.1.3 播前种子包衣 采用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地下害虫及丝黑穗病,提高田间保苗率,同时又可起到驱鼠的作用。 项目实施的2 年,均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高新研究所生产的玉米种子包衣剂 (黑炮) 进行包衣。 包衣种子播种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5%以上,保苗率均在95%以上,效果良好。

4.2 播种时间和播种方式的确定

吉瑞禾115 属于中晚熟玉米品种, 当耕层5 cm的地温稳定在8~10℃、 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即可播种,一般4 月末至5 月初开始播种。 播种过早地温低,容易粉种,不利于保证全苗;播种过晚生育期不足,不能完全成熟,不利于保证种子发芽率。 播种大多采用机播方式进行,机播下种量少,要求品种出芽率必须在90%以上。 机播种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覆土厚度应控制在3~5 cm 之间。 土壤含水量不足18%而抢墒播种的玉米田, 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一定要把种子播在湿土上;人工刨埯种植的玉米田,应按株距要求等距刨埯。 刨埯要深浅一致,将种子(或催芽种子)播在湿土上,覆土3~4 cm;覆膜播种的玉米田,可采取播后用除草剂封闭再覆膜的方法, 也可以在覆膜后的垄上按行株距的规格进行扎眼播。

4.3 规范田间管理

玉米施肥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指标等确定施肥量。 在重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本着平衡施肥的原则,合理使用氮、磷、钾化肥及中微量肥料,或施用专用复混肥料,采用“一底、一口,免追全层深施肥技术”。

比较肥沃的土壤区,以增氮、稳(减)磷、补钾、用微为原则,氮、磷、钾的比例为(2.5~3.0)∶1∶(0.6~0.8)。 即施用尿素400~450 kg/hm2、磷酸二铵130~200 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100~150 kg/hm2,缺锌的地块每公顷施入硫酸锌15 kg;或施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实验厂生产的吉九牌玉米长效专用底肥(28∶8∶9 或30∶10∶10)500~550 kg/hm2,配施吉九牌玉米专用口肥100 kg/hm2。 有条件的每公顷增施农家肥30~45 m3。

中低产量地区,以增氮、稳磷、加钾、配锌为原则, 每公顷增施优质农家肥45~50 m3、 尿素300~400 kg、磷酸二铵100~200 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0~150 kg、硫酸锌15.0~22.5 kg;或一次性施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实验厂生产的吉九牌玉米长效专用肥(24∶8∶8)500~600 kg/hm2、吉九牌玉米专用口肥100 kg/hm2。 氮、磷、钾的比例为(2.0~2.5)∶1∶(0.6~0.7)。

在生产环节中注意及时灭除田间杂草,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及地下害虫,实时防止徒长,可喷施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矮化处理。

4.4 适时收获

适时晚定苗,多留成苗。 留大苗壮苗,降低田间小穗株率。 铲前深趟,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在灭草的同时达到散水提温的目的。 及时追肥和封垄,项目区在6 月末前均追完肥同时起大垄,对后期玉米的长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后适时收获。

5 推广利用情况

吉瑞禾115 于2020 年审定后, 已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通过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 2020 年示范推广500 亩,2021-2022 年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等推广面积达20 万亩。

6 结语

吉瑞禾115 为中晚熟玉米品种, 生育期128 d,需≥10℃积温2 650~2 750℃,与先玉335 相同。 适宜种植密度6.5 万~7.5 万株/hm2,适合机械收割,深受农民欢迎,在吉林省中部、西部等大部分地区都有广阔的市场,同时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引种备案区域推广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杂交种晚熟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晚熟的记忆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晚熟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