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是保护修复红树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3-07-25 05:20钟才荣
小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风暴潮步行街红树林

钟才荣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在我国被誉为“国宝”。我国东南沿海2.7万公顷的红树林湿地是海陆交错带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海岸前缘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在抵御风暴潮、促淤造陸、固碳储碳和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备受瞩目。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出更高的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推进营造、保护修复红树林是实现这一要求和部署的重要抓手之一。

国家领导人多年来持续关注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并对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多次作出指示。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2020年1月发出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的通知,并制定为期5年的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00公顷,其中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等红树林分布的省份纷纷开展红树林营造和修复工作。

然而,人们对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的特点存在认知不足导致部分地区相关工作缺乏科学性突出问题,《小康》6月中旬对我国红树林的资源、保护修复、功能与价值、固碳储碳、宣教展示、产业振兴等现状,结合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引导,提高社会各阶层对红树林的关注和认识,推动红树林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

营造、保护修复红树林是海岸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与自然和皆共生的需求所在,其工作不宜盲目,应严格遵照国家领导人在广西北海金海湾实地考察时作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指示精神实施。尊重科学就是尊重自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需求,以“宜林则林,宜滩则滩,滩水连通”为原则,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林、滩、沟、水四种地貌单元合理配制。在红树林能抵御风暴潮的基础上,以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为总目标,保留一定面积滩涂、潮沟和水域,不要盲目扩大林分连片面积导致海洋生物和鸟类等多种生物生存栖息的空间减少。只有这样,才能使绿水青山产出更多的金山银山,才能实现红树林湿地的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今天我们保护修复好红树林,明天他将发挥出磅礴的力量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这就是人与自然和皆共生的真实体现。

小康微博互动

@郡县联播:#街头公益钢琴流淌的是温情和梦想#广东深圳华强北地铁步行街上,有8台公益钢琴,“谁都可以弹”。建筑工人、装修工人、医生、学生……都是这里的常客。

@晓玲:高手在民间, 偶尔会刷到快递小哥、普通工人钢琴演奏、技惊四座的视频,让人佩服。在音乐面前,演奏者可以有他松弛自如或是积极向上的一面。深圳步行街摆放公益钢琴“敞开怀抱”,这是一座城市温暖的体现,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风暴潮步行街红树林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2012年“苏拉”和“达维”双台风影响的近海风暴潮过程
“购买”快乐
防范未来风暴潮灾害的绿色海堤蓝图
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暴潮临近预报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问路
广东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重点城市风暴潮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