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抗病长绒棉新海63号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3-07-29 09:20刘慧平蔡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长绒棉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刘慧平 蔡军

摘要 新海63号是由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海岛新品种。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2022年先后参加新疆阿克苏地区长绒棉新品种区域试验及新品种展示试验,在试验中表现为综合性状优良。近年新海63号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本文介绍了海岛棉品种新海63号生物学特性和生产表现,并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化学调控、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及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在南疆早中熟棉区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新海63号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绒棉;新海63号;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0-0034-04

中国是长绒棉(海岛棉)主要生产国之一,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1]。近年来新疆长绒棉产量约占世界产量20%,多数年份处于世界的第2~3位,以生产绒长大于37 mm的超级早熟长绒棉著称。由于长绒棉种植条件苛刻,生长期长,所需热量、光照条件高于普通棉,故我国长绒棉主要种植在39°31′~41°27′N范围内的新疆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巴州库尔勒市、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等地。

从新疆长绒棉种植情况来看,新疆长绒棉生产是在参照陆地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机采棉种植模式、膜下滴灌水肥高效利用等技术进行探索,建立起了“矮密早膜”模式下的长绒棉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但同陆地棉生产相比,仍缺乏标准化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棉花产业的发展良种是基础,良法是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对良种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到位,南疆地方的长绒棉种植技术相对较落后,导致良种不能发挥作用,表现不出其品种应有的特性,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植棉积极性。因此,选用丰产稳产、抗病型品种,同时研究和实施良种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加快优质长绒棉品种示范推广,是破解新疆长绒棉产业困局、促进长绒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海63号[2]是由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海岛新品种。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开始在阿克苏地区进行示范,2019年在喀什岳普湖县进行示范,并于2018—2022年先后参加新建阿克苏地区长绒棉新品种区域试验及新品种展示试验,在试验中表现为综合性状优良。近年该品种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本文结合新海63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抗病性情况,总结该品种在南疆早中熟棉区的的栽培技术,以供植棉农户和技术服务人员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新海63号为早熟长绒棉品种,生育期140 d左右,植株筒形,零式果枝,铃重3.5 g,衣分32.7%,2014—2015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区试两年平均指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38.25 mm、断裂比强度43.12 cN/tex、马克隆值4.09、整齐度指数88%[2]。该品种抗枯萎病,早熟性好,吐絮暢,后期不掉絮,易采摘。

2 生产表现

2.1 产量表现

2022年新海63号主要种植在喀什岳普湖县、阿克苏阿瓦提县,种植面积206 hm?,本研究对其中的57.65 hm?进行了测产调查,计算可得新海63号的平均籽棉产量6 116.01 kg/hm?(见表1)。

2.2 纤维品质情况

2022年在一师九团、阿瓦提县丰收三场、喀什岳普湖县各点取100朵中部铃棉样3个,使用江河牌80型皮辊轧花机轧花,测定衣分后在各小区取样的皮棉中随机抽取约30 g,送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品质检验测试中心(HVI校准)进行纤维品质分析,测试结果为平均长度40.10 mm、断裂比强度46.9 cN/tex、马克隆值3.90、整齐度指数89.1%(见表2)。

2.3 抗病性情况

2015—2016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主持单位委托,新疆石河子大学在枯黄萎混生病圃进行抗枯萎病、黄萎病鉴定,鉴定结果为枯萎病病情指数3.8、高抗枯萎病(HR)、黄萎病病情指数5.2、高抗黄萎病(HR)[2]。

3 适宜种植区域

新海63号适宜在阿克苏、喀什地区等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4 新海63号在阿克苏地区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前准备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平整地块,使用膜下节水滴灌[3]。结合犁地施入有机肥750~1 50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磷酸二铵450~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适时适墒整地,保证地块达到“碎、平、墒”基本要求[3]。土壤细碎土块直径<2 cm,地块坡度小于0.4%,土壤持水量70%左右。播前封闭用33%二甲戊灵乳油2 250~3 000 mL/hm?,兑水600~750 kg/hm2均匀喷雾,做到不重不漏。

4.2 适时播种

连续5 d气温稳定在14 ℃以上,且地下5 cm地温稳定达到12 ℃时播种为宜[3]。阿克苏地区最佳播期在4月10—20日[4],需根据中长期的天气情况,并结合实时天气信息,选择具体播种期,播种时应注意规避倒春寒、大风等低温冷害灾害性气候。播期遇持续低温气候,也可选择播在冷尾,低温播种高温出苗,盐碱地、水稻倒茬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棉田宜晚播。严格控制播种质量,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播深2~3 cm、深浅一致、覆土厚度1~2 cm,地膜采光面宽。理论播种密度22.5~24.0 万株/hm?,保苗密度18.0~21.0 万株/hm?,错位率不超过3%,空穴率不超过2%。

4.3 播后管理

播后及时复查压膜、覆土情况,做好播种后的防风及防冷害等工作。播后遇持续低温天气,可进行2~3 次中耕提高地温,中耕深度10 cm左右为宜。播种后遇降雨土壤形成板结时,应及时破除板结[4]。遇霜冻天气,采取熏烟防霜。做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

4.4 生育期管理

4.4.1 苗期管理(4月20日—5月20日)。新海63号一般在播种后6~8 d开始出苗,播种后9~11 d即到出苗期。田间出苗2~3 d后应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进行补种,早放苗,促壮早发,确保田间出苗率90%以上。出苗后如遇低温降雨天气,出现长势弱、僵苗现象,盐碱地块要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也可以叶面喷施2%~4%尿素水溶液进行提苗,不可使用含芸薹素、赤霉素等生长激素类叶面肥,以免造成植株生长过旺致使下部蕾脱落。旺长条田应在苗期根据田间长势使用缩节胺以4.5~7.5 g/hm?化调1~2次。大小苗严重地块,采用控大促小的措施,葉面喷施缩节胺4.5~7.5 g/hm?进行调控,间隔7 d左右,连续喷施2~3次。

4.4.2 蕾期管理(5月20日—6月15日)。新海63号出现蕾后生长加快,该时期是棉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期。蕾期滴水应做到不旱不滴的原则,以促进植株扎根、蹲苗,塑造合理株型。阿克苏地区一般在6月1—5日进头水(清水)。蕾期氮肥轻施,以防旺长。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应根据棉株的长势、土质、地力等情况,看苗施肥,一般在进第二水时随水施尿素45~75 kg/hm?,棉花滴灌专用肥45~75 kg/hm?。同时在进一水、二水前2~3 d叶面喷施缩节胺15~22.5 g/hm?防止滴水后旺长。可视苗情,适当增减用量。

4.4.3 花铃期管理(6月15日—8月15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3],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期,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逐渐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管理措施要以水肥运筹为主,滴水应遵循不旱不滴、见花追肥的原则,滴水采用高频率(5~7 d一次轮灌)、低流量(每次用水225~300 m?/hm?)的方法。进水以早晚时段为宜,13:00至16:00不可进水,以免造成因水温与棉田温差较大引起蕾、铃的大量脱落。随水滴肥6~8次,分别在6月中旬随水滴尿素45~60 kg/hm?,6月下旬、7月上旬每次滴棉花滴灌专用肥45~75 kg/hm?、尿素45~60 kg/hm?,7月中下旬每次滴棉花滴灌专用肥60~90 kg/hm?、磷酸二氢钾30~45 kg/hm?,8月中上旬,每次滴棉花滴灌专用肥尿素30~45 kg/hm?、60~75 kg/hm?、磷酸二氢钾15~30 kg/hm?。每次滴灌应滴净水1~2 h后再滴肥,防止滴灌带滴孔堵塞(水肥用量见表3)。

补施硼锌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叶面硼肥锌肥2~3次,每次使用硼肥1.5~2.25 kg/hm?,促进花蕾形成,提高单株成铃率。

严控田间湿度,防干铃、烂铃。7月下旬至8月中旬,新疆阿克苏地区易出现高温天气,此时棉花中下部蕾铃基本定型,水肥采用低水中肥补施叶面肥的措施,要满足此期棉花对肥水的基本需求,重点保障中下部铃发育的需求,防止因肥、水、高温、田间湿度过大造成的顶部蕾铃脱落问题。同时要避免因肥水过多致使棉花生长过旺在伏前过早封行,上部枝叶旺长造成田间通风透光差,导致底部铃抵抗力差,后期受病虫害侵染形成烂桃腐铃以及田间湿度大枯黄萎病发病率提高的问题。

4.4.4 吐絮期管理(8月15日—9月15日)。此时期,棉花根系老化,机能逐渐处于衰退状态,防早衰并增加中上部铃重,是棉花吐絮期增产的重要措施。滴水2~3次,每次滴尿素30~45 kg/hm?、棉花滴灌专用肥60~75 kg/hm?、磷酸二氢钾15~30 kg/hm?。8月25日左右停水。为延长新海63号的中上部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及后期遇低温降雨天气发生的叶斑病,提高上部结铃率和中上部铃的质量,应从8月5日开始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75~1.5 kg/hm?,间隔7~10 d,连续喷施3次;同时可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或70%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后期烂铃。

4.5 化学调控

新海63号整个生育期长势较强,应根据其长势进行3~4次的化学调控。第1次调控在出苗后15 d左右结合2次棉蓟马防治进行,使用缩节胺4.5~7.5 g/hm?;第2次调控在2~3片真叶时进行,使用缩节胺9~12 g/hm?;第3、4次调控在进一水跟二水前2~3 d,缩节胺用量为15~20 g/hm?,2次间隔7~10 d(缩节胺的起效期为喷施后3~4 d,有效期为15 d左右)。一般化控3 d后观察是否有效,效果不明显或喷后遇降雨,控制作用较小则可再补喷1次。如因缩节胺用量偏大或化控后遇持续干旱天气,棉花生长受到抑制,出现大蕾封顶状态时,可通过叶面喷施0.75~1.5 kg/hm?浓度为0.2%~0.4%的尿素水溶液或滴水施入尿素45~605 kg/hm?+磷酸二氢钾0.75~1.5 kg/hm?。对于4次调控后仍然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使用施矮壮素(50%水溶液)7.5~15 mL/hm?稀释1 500~2 0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调控。使用矮壮素进行化学调控应遵循喷旺不喷弱、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开花后运用水肥进行调控,将植株控制在110~120 cm为宜。

4.6 适时打顶

人工打顶工作应在7月5—10日进行,打顶后保证单株果枝15台,单株果枝数不够的条田可适当延迟至7月10日结束。打顶后不再喷施缩节胺进行调控。

4.7 病虫害防治

4.7.1 棉蓟马防治。蓟马危害主要发生在苗期(子叶展平至“一叶一心”期)及花蕾期。苗期蓟马主要危害棉苗的生长点,易形成无头苗或多头苗[5]。花期蓟马刺吸柱头,数量达百头后会影响棉花受精过程,产生无效花蕾,引起蕾铃脱落或形成花斑铃,后期形成裂口烂铃,对长绒棉的产量影响极大,应提早进行预防。对于蓟马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应在棉苗子叶展平后连续进行2~3次防治,间隔6~8 d。棉蓟马防治药可使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6-7]。

4.7.2 棉盲蝽防治。棉盲蝽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蕾花期发生,主要危害棉花的嫩头、叶及花蕾,严重时可使整株蕾铃脱落,形成无蕾棉株,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8]。棉盲蝽具有趋嫩、怕光、善飞的特性,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应在每日早晚进行,采取地块周围开始逐渐往中间喷施的方法。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吡虫啉、氟虫腈等。

4.7.3 棉铃虫防治。长绒棉的棉鈴虫危害存在3个高峰期,新疆一般发生在5月底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上中旬。主要危害棉花的嫩蕾、幼铃,嫩蕾受危害后会造成苞叶张开蕾脱落,幼铃受危害后应加强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监测。棉铃虫防治要严格掌握防治时期,采用灭蛾、灭卵、杀幼虫的综合措施,既利用棉铃虫成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虫卵数,又可在卵高峰期前后使用苏云金杆菌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或在棉铃虫卵孵化盛期或幼虫初龄期,选用50 g/L氟啶脲乳油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剂以单用或混用形式进行化学防治[9]。

参考文献

[1] 田立文,崔建平,徐海江,等.美国长绒棉生产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2013(9):111-116.

[2] 李琴,刘霞,刘慧平,等.优质高产抗病海岛棉品种新海63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20,47(11):34,36.

[3] 王俊铎,郑巨云,梁亚军,等.基于光特征的新疆机采棉高产创建全程塑形调控技术[J].棉花科学,2020,42(1):44-53.

[4] 李天义,曹娟.新疆阿拉尔垦区优质陆地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16,43(7):41,44.

[5] 李天义,田西京,余智斌,等.新塔河2号生物学特性和生产表现及栽培技术[J].棉花科学,2022,44(4):36-39.

[6] 阿衣努尔·买买提,赛地尼沙·托呼提.库尔勒市棉田棉蓟马发生原因及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17(5):44,45.

[7] 肉孜汗·尼牙孜热西旦·买合木提.2019年尉犁县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今后防治思考[J].新疆农业科技,2019(6):35-39.

[8] 王忠华.南疆棉田棉盲蝽发生情况分析及防控技术初探[J].新疆农业科技,2019(6):39-40.

[9] 吴振江,江洪,陈尚海,等.赣北植棉区板地直播棉8种常见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要点[J].棉花科学,2019,41(2):32-35.

(责编:张 蓓)

猜你喜欢
长绒棉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埃及长绒棉特性分析与纺纱面料质量控制
近几年新疆长绒棉的质量变化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钾肥不同用量对长绒棉产量的影响
中长绒棉与细绒棉、长绒棉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