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2023-07-29 11:16祝艳春
商场现代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摘 要:“十三五”以来,江苏服务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综合贡献度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开放程度全面提速,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服务经济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展开,基于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了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发展动能;高质量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英国经济学家Fisher最早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这也是服务业概念的起源。尽管服务业不断发展细分,西方学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服务业概念,但是均未提过“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西方学界较为认可的现代服务业概念主要有两种: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随着网络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更加深入,Castells基于“流空间”理论,率先提出了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全球服务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创意、专业知识、管理规划等“现代服务流”的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它是指依靠科技专业知识提供基于科技的中介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均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正式文件中也经常出现“现代服务业”一词,但到目前为止,现代服务业还没有被学界一致认可的定义和分类标准。2012年科学技术部发布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耗能少、污染小等特征。其次,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赋予了“现代服务业”动态的概念。最后,现代服务业既包括与国家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

二、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江苏服务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综合贡献度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开放程度全面提速,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服务经济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

1.规模稳步增长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2016—2020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3%,增速高出GDP1%。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38458.5亿元(见表1),占全国的10.0%,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0.5%(见表2),首次突破50%。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占全国的9.7%,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2.5%。服务业已经成为稳增长的主引擎、惠民生的主渠道、保就业的主抓手、促创新的主阵地。

2.综合贡献度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二分之一,继续领跑经济增长。全省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达到52.5%,拉动地区GDP增长1.9%,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同时,全省服务业税收完成额占据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达到52.3%,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3.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创新发展,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十三五”以来,全省培育形成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07家,领军企业138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同时,不断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标准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催生服务业新业态,“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涌现,成为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務业协同发展。

4.开放程度全面提速

“十三五”以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持续提升。2018年,全省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实现新突破,占比50.1%,达到1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到2020年,占比增至58%,达到164.7亿美元。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已和2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19个自由贸易协定,对重点地区的服务业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

5.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数字技术加持,助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涌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步伐加速。“十三五”期间,总部经济、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迅猛。服务业在运营模式、项目引进、成果转化方面不断创新,如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园中园”运营模式,镇江市润州区的“资金+人才+载体”的一站式服务等。

三、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上,“十三五”以来,江苏现代服务业在体量上进一步壮大,在结构上将一步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致力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现代服务业将面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1.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1) 服务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必由之路。服务业开放对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全球价值链的攀升都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新发展理念下,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提高服务业的开放水平,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全球贸易竞争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服务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大产业。

(2) “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在物流、基建、金融等服务业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规模进一步扩大,产能合作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进程推进更加务实,充分考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制度差异、承受能力等。

(3)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加速推进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度、开放度和创新度最强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合作发展率先突破,区域经济在集聚度、连接性和政策协同上显著提高,成为江苏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4) 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34号),为“十四五”期间全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耦合共生,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江苏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2.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创新不足

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交通运输、文化创意、商务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力度仍然不够。整体而言,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不足;产业创新活力缺乏,服务业集聚区产业链的上下游间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优势和创新活动发挥不充分,管理手段简单、粗放、低效。

(2) 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立足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共赢开放等“五个开放”,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也不断加大,但多数服务行业对外资的利用质和量上均不足。截至2020年底,江苏服务外包企业多达1.4万家,但离岸外包执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90家左右,而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仅30多家。许多高科技服务业对外资的利用尤为欠缺。由于不能很好地利用外资,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江苏现代服务业还未能像先进制造业那样迅速发展和提升。

(3)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传统服务业偏多,现代服务业偏少;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不细,生活性服务业不健全,两者还未能做到融合发展。2021年江苏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两个70%”的水平,仅为51.4%和55%。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此外,江苏各地服务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服务业发展呈现南强北弱的现象,苏南较快,苏中、苏北较慢。

(4) 高素质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

江苏有167所高校,是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人才和科教大省、强省,但由于未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江苏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一方面一些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交通运输、文化创意、商务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端人才的供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党的十八大之后,江苏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水平、融合创新和发展效率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1.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1) 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商业模式、产业形态、组织形态等不断创新。以平台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和体验经济等服务业创新发展为着力点,推动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依托技术创新,助力服务业升级,推动服务产品的数字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实体经济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持下,催生“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金融”等,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融合,促成互联网创新企业的涌现,最终促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2) 积极融入全球服务创新链

江苏服务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成果偏少,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因素。江苏只有准确把握世界服务业转移趋势,结合自身建设服务业园区和集聚区优势,引入附加值高的新兴服务业,鼓励本土企业与国外高端服务业企业合作,积极融入全球服务创新链,才能推动江苏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3) 深入实施服务创新战略

根据现代服务业特点,不断创新服务业模式,从原来的产品、技术创新向组织、市场、概念等创新转变,将创新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此外,将税收优惠政策、技术创新扶持政策等惠及至服务型企业,持续推进服务业的体制创新,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2.提升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1)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夯实服务业开放基础

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服务业开放对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全球价值链的攀升至关重要。2020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只有提高服務业发展质量,做到质和量协同发展,才能从服务业大省发展成服务业强省,以提升江苏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服务业扩大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依托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江苏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加快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提高技术寻求型投资,开拓高铁、钢铁、新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性投资合作。同时,依托自身的服务外包优势,创新服务外包模式,促进服务外包攀升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向全球价值链建立者和主导者转变。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赢得主导权。

(3) 提高外资企业与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关联度

外资制造企业与本地服务业的关联度不强,这对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通过各级政府引导和扶持,增强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提升其在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国际竞争力。

3.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

(1) 以“智转数改”为抓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共生

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中,以高端制造业发展为引导,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为契机,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促成“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建设,帮助企业完成“智转数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提升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成其向专业化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创新融合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2) 鼓励制造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

服务型制造,顾名思义,就是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方向。近年来,我省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一手抓互联网平台经济,积极开展示范推广,鼓励产业集群内制造业龙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相互融合,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同时,以专业化、协同化、智能化推动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并拓展价值链,围绕产业链,构建服务型制造网络。

(3) 强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助力江苏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主线,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现代商务、文化教育等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21年统计公报,2021年江苏城镇化率达到73.94%,为江苏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对内,扩大内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对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发挥国际循环的门户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江苏的区位优势,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同频共振,使之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动能。

4.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体系建设,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1) 加大人才培养,建立智库资源

人力资本在实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培养现代服务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打造特色鲜明的江苏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地。另一方面,依托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建立现代服务业智库资源。

(2) 内培外引,打造省内产业跨界人才培育基地

鼓励“校、政、行、企”四方联动,共同开展定制式、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用的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开展多岗位交叉培训、适岗培训等,培育既懂先进制造业技术,又具备现代服务业先进理念的复合型跨界人才。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深层次改革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改善高层次人才软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江苏。此外,可以由省人事厅等牵头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海外引才专场,吸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推进策略[J].改革.2019(6):41-52.

[2]姜长云.中国服务业:从全面小康到后小康时代[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20.

[3]《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N].新华日报.2021-08-16(版次:11版).

[4]李勇坚,夏杰长,姚战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经验与启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5]孟潇,聂晓潞,纪若雷.关于现代服务业内涵辨析与发展经验的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4(26):41-49.

[6]周正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探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2):43-46.

[7]陶卓,徐文哲,白云朴.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现状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0(8):8-12,

53,161.

[8]宣烨.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经验及对广西的启示[J].广西经济.2015(6):42-44.

[9]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课题组.“十四五”浙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J].浙江经济.2020(2):38-40.

[10]朱丽莉,马凌,李光泗.“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对江苏的启示[J].江苏商论.2018(1):58-63.

作者简介:祝艳春(1979— ),男,汉族,江苏如东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及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我国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