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2023-07-30 04:49张红宇王洪铎
种子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种子

张红宇 王洪铎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方式,阐述了优选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点,以期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玉米种植收益,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子;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2-008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近年来,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作物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玉米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種植作物之一。但受技术限制以及环境影响,许多种植人员无法提高玉米产量,或在相关技术应用过程中,成果不具备稳定性特点。总结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效果,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满足种植户的高产需求。

1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1.1 优选品种

就当前的种植技术应用形势来看,杂交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当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玉米品种,使种植人员在选择种子时存在一些困扰。不科学、不合理地选择玉米品种会致使种子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性。玉米品种的选择对于后期生长以及栽培技术的应用影响极大,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选择品种时,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满足不同品种对播种时节、土壤、自然环境的要求。

购买种子前,相关人员应了解土壤中各项物质的含量,通过专业检测达到科学选种的目的,确保种子适应种植环境。同时,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和抗寒性,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选择最具种植效益的优质品种。根据参考物反馈,种植人员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尽可能选择隆平206、中科11号,使种子保持良好的抗逆性和紧凑性,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

1.2 种子处理

在处理种子的过程中,需确保方式科学合理,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分为4个环节。

第1个环节是挑选种子。种植人员在成功购买玉米种子后,需对现有的种子进行挑选,将存在虫咬痕迹、长势不好及外形干瘪的种子剔除,此时也可以同步将沙土筛除,达到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发芽率的目的。

第2个环节是晾晒种子。种植人员需要晾晒已经选好的优质种子,将种子平铺在阳光下,减少种子中的水分,利于贮藏。

第3个环节是浸泡种子。种植人员需用温水浸泡种子,让种子能够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使种子具备着床的基础条件。

第4个环节是拌种。采用药剂拌种是一种常见的种子处理手段,可以提高种子抗性,促进种子萌芽,避免周围环境对种子造成负面影响。在药剂拌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合理确定药剂浓度,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种子的萌芽率下降,或者使种子产生抗性,不利于后续生长。拌种时,种植人员可以加入海藻等微量元素,让种子更具抗逆性,以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1]。

1.3 适期播种

播种之前,种植人员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播种区域的具体情况,提高对种植管理过程的控制强度,达到提高玉米种子品质和产量的目的。不同的玉米品种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种植人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当前,玉米种类繁多,只有合理选择种子类型,使种子更加适应生长环境,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种植人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让种子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提高种植收益。

整平土地的目的是疏松土壤,避免玉米种植区域存在大块土块。种植人员需对播种区域进行整地处理,优化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种子出芽率。整地时要去除土壤中的石块、草根等,避免土壤中含有过多杂物,影响玉米生长。如果种植区域曾种植过其他作物,需进行灭茬处理,并在冬季深耕。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深耕可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达到增产的目的。

播种时为了让种子健康生长,种植人员需根据种子的品种、大小、土壤情况,明确种子的种植深度。通常玉米种子种植深度为4~6 cm,如果种植区域土壤黏重,应深栽种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需科学确定种植密度,对于墒情较好的地块,可种植75 000株/hm2左右;若种植区域墒情较差,可将种植密度控制为52 500株/hm2[2]。

为有效提升玉米种子的种植产量,还需适期播种,避免播种期限不当导致农作物收成下降。种植人员在播种时需选择合适的季节、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温度,使种子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种子生长需要温暖的土壤条件,从而顺利度过成熟期,达到理想生长状态。若种植人员选择的土壤不适宜种子生长,势必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播种时间对于种子生长及玉米产量影响极大。若播种时间过早,土壤温度较低,种子很难正常生长;播种时间过晚,种子容易错过授粉期,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产量。播种时间不能完全一致,不同种子品种及不同区域环境,在播种时间的设定上会存在细微差别。

种植人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相对低,土壤相对干燥。在播种时,通常选择5月中上旬。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相对高,土壤湿度较大,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播种。种植玉米后,可根据环境因素适当追肥,种植人员要根据环境因素,考虑是否需要覆膜保温,满足种子生长的温度要求,在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和保持玉米种子生长状态的同时,达到增产的目的[3]。

1.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在种植时不能过于密集,其属于阔叶植物中的一种,若垄距过小,相邻作物之间很可能会出现相互遮挡,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使玉米长势不佳,降低玉米产量。种植人员应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确认苗间距及垄距,使玉米具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待玉米种子长成幼苗后,种植人员要及时间苗。通过去小留大、去弱留壮,避免玉米植株间出现争夺营养的情况,同时加快水分流转速度,达到改善农田通风效果的目的,也可抑制病虫害发生。在玉米生长期间,种植人员要定期除草,并将其转移至农田外,避免草类复生,影响除草效果。

1.5 田间管理

有效改善土壤的恢复能力是田间管理的目的,需人工干预,让土壤的肥力更佳,提高玉米产量。田间管理方式包含施肥、灌溉等。在施肥时,种植人员需在种子发芽阶段补给肥料,使种子拥有充足的肥力,快速生长,最终实现增产。灌溉作为补充作物水分的必要措施,能使作物快速生长,同时也可有效更新土壤的矿物质结构,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微量元素,满足基本生长需求。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重视水肥管理,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肥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幼苗时期,土壤含水量会影响幼苗生长,种植人员应根据土壤情况合理灌溉。当土壤过于干燥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当土壤存在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当玉米生长到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阶段时,种植人员可通过追肥满足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施加尿素300 kg/hm2左右,以达到肥力供应目的。

种植人员要借助专业机械设备进行施肥、培土等操作[4]。现代化机械设备可提高作物耕作、施肥、灌溉等工作效率,方便种植人员管理作物,提高作物自身生长水平,减少外界环境对作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有效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种子作物整体产量。现代化技术的革新和有效应用,可减轻种植人员生产压力,推动农业长远发展。玉米拔节期可使用拔节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大喇叭口期是碎粒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应提高施肥效果,使玉米籽粒更好地生长。种植人员如想增加雌粒数量,需使作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拥有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施肥过程中,可搭配使用化肥和有机肥,避免出现化肥烧叶情况。在玉米吐丝期大量施加氮肥会影响其生长。此时可科学配比磷肥、钾肥等肥料,有效供应肥力。秸秆、沼气肥等属于有机肥种类,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应根据国家规定合理控制追肥数量。玉米蜡熟期也是最佳收获时期,玉米籽粒重量和大小是最佳状态,此时收获能确保玉米品质。种植玉米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合理施肥可避免化肥用量过多对土壤造成污染,或化肥用量过少无法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合理施加肥料,选择绿色健康的施肥方式,可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有效保护农田周围生态环境,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

玉米生长阶段,经常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病害,影响玉米质量,如纹枯病、大小斑病等。若种植人员未能及时控制病害,将导致玉米发病情况不断加重,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很可能会出现绝产的情况,大幅降低玉米产量。

当玉米出现大小斑病时,叶面会产生斑纹,这种病害在夏季发病概率较高,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生产质量。为有效防治大小斑病,种植人员可喷洒多菌灵,或科学施加肥料,提高作物管理水平。另外,瘤黑粉病也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在玉米种植时发病率较高,种植人员过量施加氮肥很容易使玉米产生瘤黑粉病。为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应有效控制氮肥数量,进行必要的轮作倒茬操作,避免发病范围扩大,影响作物产量。

玉米处于高温或高湿环境中容易产生各类病害。为有效防治病害,除合理挑选抗病性玉米品种之外,应有效完成土壤整理工作。当出现病叶时,需及时摘除,将病叶带出种植区域焚烧,避免玉米植株之间相互传染。通过科学喷药也可消除病害。病毒病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均会发生,可通过喷药操作有效预防,提高种植水平。种植人员需将抗蚜可湿性粉剂均匀喷洒在玉米病株上,达到防治病毒病的效果。

当玉米出现黑穗病时,需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玉米果穗部受到破坏。实践表明,中单2号玉米品种的抗性极佳,合理挑选好种子后,种植人员需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完成拌种操作,在100 kg种子中加入100 g三唑酮并将其溶于水,比例为1∶40,将调配好的溶液与种子搅拌均匀,可达到防治黑穗病的目的[5]。

2.2 虫害防治

为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种植人员应根据虫害类型和虫害情况开展工作。玉米螟、红蜘蛛是常见的虫害类型,为避免这些虫害对玉米心叶产生破坏,影响玉米产量,种植人员应高度重视虫害防治技术应用过程。常见防治手段包括药物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药物防治时,种植人员可均匀喷洒阿维菌素乳油等药物,达到杀虫目的。在药物喷洒时,应调节好药物浓度,若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影响作物生长,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在生物防治方面,通常可引入害虫的天敌,借助捕食的形式达到灭虫目的。在物理防治方面,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借助变频灯设施,有效吸引虫害,并完成集中捕杀操作。

种植人员应综合利用多种防治类型,增强防治效果,有效构建综合型病害防治体系,避免病害对作物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玉米种植人员应了解草地贪夜蛾的生长环境和特点。通常情况下,草地贪夜蛾会在20~30 ℃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其初代生长周期为30 d,在研究该虫类生长周期后,种植人员可开展虫害防治工作,喷施多杀菌素、氟虫双酰胺、氯虫苯钾酰胺等化学药剂,都能够达到毒杀草地贪夜蛾的目的。

在应用物理防治技术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在种子播种前完成浸种操作,改善种子抗病虫害能力,优化种子质量。另外,种植人员可将玉米与高粱捆绑在一起,降低黏虫发生概率,使玉米更好地生长。实时监控种植工作,当发现玉米出现虫害时,迅速清除病株,縮小为害范围。

3 结束语

合理利用玉米种植技术可达到增产的目的。在玉米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优选种子品种,了解种子播种区域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可使所选种子品种与生长环境间更具适应性,提高种子抗逆性,改善玉米产量。

为提升种子质量,需优选种子类型,及时剔除长势不好的种子,使种子在后期生长时达到理想效果。另外,有效防治病虫害能避免玉米产量降低,同时给种植人员带来更大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吉明,周跃民,何明雷,等.菏泽市“早春西瓜—鲜食玉米—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6):220-222.

[2]郑秀梅.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55-56.

[3]王荣山,李文文,刘爱月.探析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0):24-25.

[4]曹婷婷.甘肃平凉地区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0):81-82.

[5]刘慧静,翟学刚,霍学立.邹城市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做法与成效探索[J].南方农业,2021,15(26):144-146.

(编辑:王雨荷)

作者简介:张红宇(1981—),男,汉族,山东东明人,专科,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

王洪铎(1972—),男,汉族,山东东明人,专科,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玉米种子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