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相向而行

2023-07-31 10:43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7期
关键词:圭亚那中拉秘鲁

王莉莉

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提出拉美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截至目前,已有27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拉经贸关系驶入快车道。自2000年中拉贸易额增长了40倍,2022年中拉贸易额逼近5000亿美元大关,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按照目前的贸易发展势头,到2035年,拉美与中国的贸易额预计超过7000亿美元。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的平行分论坛,中国—拉美投资与经贸论坛的主题聚焦经贸与投资,深化多领域合作,海内外各方嘉宾共同探讨中国拉美经贸投资多领域合作的新路径。

数字见证双方合作飞速发展

秘鲁驻华大使巴拉雷索表示,秘中双方不断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并于2019年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积极推动多领域投资和经贸合作发展,“堪为拉中合作的典范”。据他介绍:“秘鲁自中国主要进口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区域非常可靠且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投资秘鲁的中资企业超过200家,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在秘鲁的投资已经达到了300亿美元。”

巴拉雷索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拉美国家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期望。除传统的矿探开放、贸易、工程承包等领域,水利、电力、交通基础设施已成为中资企业在秘鲁合资的新热点。在中秘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他希望继续加强与中方企业在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卫生教育、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重点就圭亚那国情及投资优惠政策作了介绍。她表示,2022年圭中双边贸易总额增加了164.9%,进口增长48.1%,出口增长307.2%。圭亚那重点发展的投资领域包括农业、能源、服务业、轻工业、矿业、林业、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以及基础设施领域。

“传统意义来看,圭亚那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也是我们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行业。我们拥有超过2000万公顷的可耕种土地,可以满足整个加勒比地区的粮食需求,农业也是圭亚那非石油经济的核心支柱,关系区域粮食安全的可持续产业。在肉类加工、玉米和大豆的生产作为牲畜的饲料,水产养殖、大型养牛业和养猪业、大型椰子生产和乳品工厂等领域,有着大量的投资和合作的机会。”周雅欣说。

据介绍,圭亚那的投资奖励措施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常规的奖励措施,行业的奖励措施以及特别的奖励措施。圭亚那对于本土和国外投资者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本土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周雅欣表示,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赴圭亚那投资兴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墨西哥大使馆投资处负责人戴维·特鲁黑佑表示:“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也是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在不断地增加,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的项目也会额外再有20亿美元的投资。”

巴拿马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乔纳森表示,巴拿马是整个美洲的物流国家所在地的中心。中国是巴拿马自由贸易区最大的海外投資国,也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目前有多家中国公司在巴拿马不同的经济领域开展业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华为、广汽集团、中石化、大商集团等。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从滴滴这样利用直接投资拉动就业的中国民企,到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投资拉美基础建设项目的中国国企,中国企业在中拉社会经济关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淮海控股集团是较早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的民营企业代表。据淮海控股集团副总裁邢红艳介绍,淮海控股集团是全品类微型车辆的提供商,聚焦于全球各种场景的出行解决方案,成立于1976年,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淮海控股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不少海外发展政策引领下,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了由产品到人员、再到资本“走出去”的“三级跳”,建立了出口贸易、海外建厂和全球研发“三位一体”的海外发展模式。“公司有五大产业板块,包括车辆产业、新能源产业、国际业务、核心零配件和基金产业。国内有五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徐州、天津、无锡、重庆、宝鸡,每个基地向国内提供不同类型的车辆和核心零部件产品。与此同时,国外设有六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印度、巴基斯坦、秘鲁、坦桑尼亚、埃及和委内瑞拉。目前,‘一带一路国家的营收已经占了我们整个海外版块的60%到70%。例如,我们公司一款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汽车产品已经成为秘鲁的出租车投入运营。”她说。

据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嘉欣介绍,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在全球11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者投资项目,中国海外铁路建设的67%都由该公司完成。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进入拉丁美洲,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是秘鲁最大的工程承包商,在建项目达到23个。在哥伦比亚,该公司正在建设一条约40公里的城市通勤铁路;此外,在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近10个国家同时开展工程建设。

谈到中资企业如何与拉美当地合作伙伴利用各自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机遇,管嘉欣认为,要实现双赢,包括三个层次:优势互补、人员互动、文化互通。

管嘉欣介绍说,中国土木已经做到了属地化,这种属地化并不仅仅是聘任当地员工,还包括文化理念属地化,经营管理模式属地化。她表示:“我们在拉美地区有3500多名员工,其中中国人只有171人,我们现在在拉美地区3500名员工里只有5%是中国人,95%是各个国家属地化的雇员。公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我们也帮助哥伦比亚培训有轨电车的司机,协调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和中国有资质的机构对接,开展人员培训。只有通过优势互补、文化互通、人员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两国的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不仅在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在文化、旅游业以及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柄昌介绍说,重庆长征致力于铁路火车专业车辆的生产与出口,包括铲车、平车、棚车等。与美洲国家合作较多,例如,2022年,该公司向莫桑比克成功出口了几百辆火车。他表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公司未来十年的重要规划。“了解对方需求方面我们要下更大的功夫。必须做到信息对称,信息互通是基础。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人员培养、渠道建设、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合作模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猜你喜欢
圭亚那中拉秘鲁
2020年10月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25%
其他工程 / 澳门国际机场 / 圭亚那国际机场
圭亚那2020年GDP增长86%?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建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秘鲁成为玫琳凯新市场
莫沫的诗
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举行
《仪器分析》课程中拉曼光谱的开放实验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