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记忆的产品设计方法

2023-07-31 10:54蒋伟庞传远
美与时代·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情感体验

蒋伟 庞传远

摘  要:基于心理学中对记忆类别的划分,结合情感化设计中用户与产品交互的不同情感体验层次的研究,对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三种不同情感体验层次的记忆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从设计原型中唤醒用户的情感记忆;观察人的无意识行为,寻找情感关联;调动用户的情绪,建立良性的使用體验;赋予产品语义符号五种情感记忆的产品设计方法。

关键词:情感化记忆;情感化设计;情感体验

基金项目:本文系茅台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myj202100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1049005)研究成果。

唐纳德·A·诺曼说:“我们常常认为产品关注的是技术和它所提供的功能,实际上并非如此。成功的产品关注的是情感。”

现今产品设计的方法琳琅满目,设计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在众多产品的设计中,如何突出重围,给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则成为设计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而产品设计如今早已从功能设计演变成注重用户体验,关注人们的情感需求则成了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向。用户对产品的情感的需求与用户经验认知和记忆密不可分,如何唤醒人们的情感记忆、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突破口。

一、情感记忆概述

对“记忆”的研究起源于认知心理学,后续衍生至社会学、文学、设计学。记忆是指个体对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认或回忆[1]。有了学习和记忆,人才会在环境中扩大认知记忆,熟悉、了解和适应世界的变化。心理学中依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对象对记忆进行了划分,分别为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形象记忆侧重于具体事物,指对事物的形态、材料等可感知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又指行为记忆,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下意识反应。情绪记忆是具有一定的触发性,在被谈及时会触景生情,产生情绪波动,主要指对曾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指对事物本身形式和意义的记忆,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无论是哪种记忆类型,它都伴随着人对世界的情感感知,情感与记忆相交融,演化成我们的情感记忆。图1为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为Realme设计的手机。手机的形态借鉴了洋葱、大蒜的肌理,在光的映射下,呈现出洋葱、大蒜薄叶上通透、细腻的质感,从视觉到触觉的联觉效应,仿佛我们置身厨房,勾起了人们对烹饪的记忆。

二、不同情感体验映射下的情感记忆

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诺曼认为情感化设计主要赋予产品形态、操作及产品特质以情感[2]。因而将用户与产品交互体验的过程分为了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本能层次是指人与产品交互的前期,人对产品的体验感受,如:打开礼物时的那一刻惊喜。这个阶段多出自人的无意识,视觉成为了人们判断产品好坏的主要依据。行为层次是指人与产品的交互中期,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感受,如复杂的操作界面会给我们带来挫败感、尺寸不合适的耳机会造成糟糕的使用体验。这时产品的操作方式、使用舒适度决定了产品情感体验的好坏,良好的示能,合适的人机尺寸,更好的触觉体验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设计需求。反思层次则是人使用后对产品整体记忆评价,是对产品前中期体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产品的联想和衍生。它与人的记忆、生活环境、文化等密切相关,较好的反思层次设计不仅能让人回想起好的体验感受,也能让产品脱离其身,达到人们的情感认同。如我们看到许多日本的设计多喜好黑白灰的色彩、哑光的材质,形成素朴、简约的质感,这些带有禅宗元素的设计与日本禅宗文化强调自我感受、追求内在平静、归隐自然的内容相契合,而日本的设计常使用木纹等自然的材料,这与日本恶劣的环境息息相关,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资源匮乏的日本不得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流露的情感形成了我们对产品的认知记忆,而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记忆又包含不同的记忆类型,这些记忆在不同的情感体验层次的作用下形成了我们的情感体验记忆。于产品设计而言,形象记忆是我们对产品的初步印象,是在体验前对产品舒适的的感受,它是本能层次的。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多是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对应行为层次。语义记忆是我们对产品的设计意义和价值感的判断,这个阶段,我们调取了记忆中对某个事件、物品的记忆,产品生了对不同事物记忆间的置换。它的形成的前提需要我们有相关事物的记忆,是体验之后的感受,也就是反思层次的体验。产品体验时间上的微妙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层次,它携带着我们不同的记忆类型。这些记忆在与我们情感层次的相互渗透中互为作用、相互融合,塑造我们不同的情感记忆体验(如图2)。

三、情感记忆的产品设计方法

(一)从设计原型中唤醒用户的情感记忆(本能层次)

原型一词由瑞士认知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根据荣格精神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人的无意识分为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的内容是指人的个体心理生活和体验,集体无意识是指全人类种系发展的心理内容。荣格指出原型是指集体无意识的组成部分,他具备所有地方所有人大致相同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3]。由此可以解释设计原型是我们大众对事物的相同记忆。例如,在我们的认知里,圆形的开关是可以旋转的;包装袋上的绳子是用来提的;锁上的孔可以插入钥匙。这些产品长期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固有的刻板印象,当我们想到这些事物,就能联想起它的形态,这也就是产品的原型。通过打破人们对这些设计原型的认知记忆,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带来更多的思考。

图3为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原研哉为梅田妇产科医院设计的视觉导视系统。在人们的认知记忆里,导视牌大多用塑料材质,有坚固、易清洗等特点。而原研哉恰巧将导视牌的设计采用布料的材质。布在人们的印象中容易变脏,需要人们经常换洗才能保持干净。梅田医院是一所妇科医院,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看到洁净的导视牌,似乎告诉人们医院非常的卫生、安全。

(二)观察人的无意识行为,寻找情感关联(行为层次)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95%的行为动作都出自人的无意识,无意识行为占据了我们意识的绝大部分,我们生活的小动作、小习惯都是人的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能轻松地帮我们不假思索地完成绝大多数的事请[4]。无意识行为的类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因遗传而产生的人类共有的无意识行为,如哭泣、惊吓、梦境,它们都归因于人在条件反射下应急反应;另一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无意识行为,如:能熟练地驾驶骑车,能在骑车时掌握平衡,能不经意地哼起歌曲。这一部分主要来自于人的肌肉记忆和思维记忆[5]。这些记忆在长期的训练下越来越熟练,形成了我们个体的无意识行为。动作记忆则是属于这一类型,动作记忆的形成也夹杂着人的情感,如我们在拉老式拉绳的电灯时,能联想起儿时光闪满全屋的场景。

图4是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设计的一款手机,在闲暇时大多数人都有将手机拿到手上,翻转玩弄它的习惯。深泽直人发现了这个无意识行为,将手机的形态设计成不同折面,像刚削完皮的土豆。当我们习惯性地拿在手里玩弄它时,不经意间联想起儿时母亲教我们削土豆的情感记忆。

(三)调动用户的情绪,建立良性的使用体验(行为层次)

情绪记忆是我们体验产品是否易用的感知记忆,如糟糕的示能容易引起人们的误操作、复杂的界面让人不知所措。又或者是记忆中一次好的使用体验给人带来舒适感,这些记忆里充斥着人的情绪感受,当我们再此回想它时,这样的情绪又会再一次涌上心头。

图5为日本设计师坪井浩尚设计的“樱花”水杯。当我们喝热水时,时常会有水渍打湿在桌面上,我们会习惯性地垫一张纸,坪井浩尚发现了人们喝水时的这个习惯,设计了一款“樱花”水杯,当人们拿起水杯喝水时,水渍在桌面上形成了樱花的形状,就像刻在桌面的樱花,而随着时间消逝,水渍慢慢消失,仿佛看到樱花盛开又凋零的场景。

(四)赋予产品语义符号(反思层次)

产品语义符号的设计能给与产品更多的含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产品的语义表征能唤醒我们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和回忆,良好的语义设计能引导用户重温旧时记忆的美好场景,如对儿时玩纸牌、老鹰抓小鸡等游戏的记忆,也或者是对青年时期爱情的记忆。这些记忆都定格在那个年代的某个瞬间,当被唤醒时我们的情感和情绪随之被代入其中。

图6是韩国设计工作室heart storming design公司设计的Aria时钟。该时钟设计成较扁的圆球,两侧有规律的褶皱向中间消散,不经意间,我们想起了儿时的气球,似乎那个曾在公园玩耍的场景掠过我们的眼前。

与此同时,唤醒产品语义的设计方法不仅有对个人情感回忆的引入,也可以从环境的角度引入更深层次的解释,文化元素的融入也能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文化是人们生活环境下对生活场景的共同认识,热闹的节日、当地的传统服饰装扮等都能成为联结当地人情感的纽带,产生人们情感上的通感。

图7是广州美术学院张剑教授设计团队的“领结酒瓶”设计作品。在喝酒时,我们经常有误碰到酒瓶将其打翻的现象,张剑团队发现了这个痛点,给酒瓶设计了一个瓶托,瓶托设计成了领结的形状,领结的设计恰好就像酒瓶上系了领带,与喝红酒的场合交相呼应。

四、结语

产品的设计演变到今天逐渐渗透到心理学领域,对用户情感需求的研究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方向。用户的需求具有共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何唤醒用户的情感需求则需要我们理解不同时代人心理的差异化,情感记忆就能很好地调动人们的情绪,产生回忆和共情心理。让情感记忆的方法融入产品的设计中,继而引发出人类的情绪波动和情感共鸣,能赋予产品更多的感性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治良.记忆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8-416.

[2]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荣格.荣格文集[M].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李翠玉,蒋伟,李文慧.基于用户隐性需求的无意识设计方法[J].戏剧之家,2019(11):111-113.:

[5]蔣伟.基于无意识行为的骑行头盔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作者简介:

蒋伟,硕士,茅台学院酿酒工程自动化系包装工程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智能家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庞传远,硕士,茅台学院酿酒工程自动化系包装工程专业讲师。研究方向:智能与创新包装设计研究。

编辑:宋国栋

猜你喜欢
情感化设计情感体验
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