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香囊

2023-08-02 10:55张佳钰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球径法门寺香包

张佳钰

中国古人所谓的“香囊”,不仅是指我们今天常见到的织绣而成的盛放香料的香包,还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用来焚烧香料的香囊。

古人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和我们今天常见的香囊类似,外形是一个小袋子,大多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古人会根据其具体的用途,在里面放置不同的动植物或矿物香料,然后扎口或缝合。其中,小尺寸的香囊主要用于随身携带。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都非常喜欢携带香囊,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拿起香囊闻香醒脑,还能在所到之处留下沁人的芳香。在厅堂、卧室和床榻的帷帐上,也经常悬挂着各式香囊,散发出的幽香既能祛除房间里的异味,又能驱虫辟疫。

古人还会将盛有香料的香囊放置在墓中。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四件丝织香囊。这些香囊尺寸都比较大,长度为30~50厘米,表面绣有非常精美的云纹、鸟纹等图案,每件香囊中盛放着不同种类的植物香料。

古代香囊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用来焚烧香料的金属球状香囊。1987年,在陕西宝鸡法门寺的地宫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唐代文物,里面还留有记载金银宝器、衣物等详细清单的《物帐碑》。其中记载,有“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 。考古學家把碑上的记载与地宫里出土的文物一一比对,确认了其中两个圆球状的金银器就是唐人所说的“香囊”。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银香囊外形为圆球状,尺寸较小的一件球径为5.85厘米,重仅87克,便于随身携带;较大的一件球径为12.8厘米,重547克,可能是在室内放置的。这两件香囊分别由两个大小一样的半球组合而成,可以扣合;顶部还有金属的链钩,可以随身携带或悬挂于室内。香囊表面装饰有花叶、飞蜂、卷草等纹样,球身有一部分镂空,使香气可以散溢而出。球体内部有大小两个铆接在一起的圆环,圆环正中心就是用于焚香的圆钵状香盂。圆环、香盂都可以自由转动,无论香囊如何旋转,正中心的香盂都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里面的香料以及香灰不会洒出来。

唐代的这种球状香囊设计科学、巧妙,制作技艺独特、精湛。使香盂不倾倒的平衡装置与现代陀螺仪的原理非常相似,让我们不由得惊叹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

(摘自《科学24小时》2023年第5期,启明星荐)

猜你喜欢
球径法门寺香包
端午香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法门寺里的琉璃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球磨机钢球精确化补加方案应用实践
萌萌鸡小香包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角接触球轴承球径变化对凸出量的影响
球径规值对转盘四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