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023-08-04 09:42郑苑婷杨胜荣
国际公关 2023年11期
关键词:揭阳市价值观

郑苑婷 杨胜荣

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城乡青少年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以广东省揭阳市为例,通过调查城乡青少年对中西方节日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与践行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培养城乡青少年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与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节日文化;城乡青少年;价值观;揭阳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我国城乡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对城乡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化影响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全面提升青少年群体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以广东省揭阳市城乡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调研的数据收集工作历时35天,由指导老师带领五个调研小组赴揭阳市五个区县 (榕城区、普宁市、惠来县、揭东区、揭西县)开展调研。问卷收集主要来源于沿街、入厂调查、各阶段学校入校调查以及校门口拦截调查。共现场发放问卷2 250份,回收问卷2 242份,有效问卷2 230份,有效回收率99.11%。

一、对中西方节日文化认知现状

(一)中国节日文化认知

在中国传统节日数量的认知方面,接受调查的2 230位受访者中28位对中国传统节日数量的认知只有1—3个,占比为1.26%;有432位受访者认知4—6个中国传统节日,占比为19.37%;绝大部分受访者认知7个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其中认知7—10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数为1 058人,占比为47.44%;认知10个以上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数为712人,占比为31.93%。

在对中国各具体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方面,对于中国节日氛围最浓郁的春节,有1 510位受访者自认为对其非常了解,具体占比高达67.71%,仅有5位受访者选择 “非常不了解”,占比为0.22%;剩余选择 “非常了解”这一选项占比超过50%的中国传统节日共有3个,依次为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占比分别为59.82%、59.51%、50.45%,由此可见,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安排有利于促进城乡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而选择 “非常了解”这一选项占比最末的两个传统节日为中元节和腊八节,占比分别为15.07%、19.51%,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对这两个节日的了解程度为 “一般”,且有6.23%、4.30%的受访者分别对中元节、腊八节表示非常不了解,可见,城乡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还与地区的节日盛行程度呈正相关。

(二)西方节日文化认知

在对西方节日数量的认知方面,共686位受访者对西方节日数量认知只有1—3个,占所有受访者的比例为30.76%;有902位受访者认知4—6个西方节日,占比达40.45%;有532位受访者认知7—10个西方节日,占比为23.86%;而认知10个以上西方节日的受访者人数仅有110人,占比为4.93%。

在对西方各具体节日的了解程度方面,选择 “非常了解”这一选项数量居前两位的节日为母亲节与父亲节,占比分别为43.99%、43.27%。父親与母亲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自古便有 “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因此,这些节日文化也暗合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剩余西方节日中,选择 “非常了解”这一选项的还有感恩节、愚人节、圣诞节以及情人节,占比分别为23.99%、20.94%、20.45%、18.79%,这与媒体的宣传及相关产品、礼品的商家进行节日氛围营造有极大的关系;了解程度最低的两个西方节日为复活节和万灵节,占比分别为5.83%、7.26%;高达33.05%的受访者对万灵节表示非常不了解。从性质上看,复活节和万灵节均属于西方宗教节日,对于多数没有相同宗教信仰的青少年来说,了解程度较低也属正常现象。

总体而言,受访者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最高的为春节,得分为4.59;此外,了解程度超过平均水平的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得分依次为4.29、4.32、4.49和4.48;其余节日得分均不低于3分。在西方节日中,仅母亲节与父亲节的得分超过4分,分别为4.18和4.16,所有被调查的西方节日中均值得分为3.41。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数量的认知明显高于西方节日,这与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教育密不可分。

二、对中西方节日文化认同现状

(一)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态度

根据数据分析,接受调研的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得分为4.48,对西方节日的态度得分3.22;且受访者对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得分也比过西方节日的态度得分高,前者得分为4.48,后者得分为3.18。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更加感兴趣,并倾向于选择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此外,各年龄阶段的受访者虽然对中国传统节日依旧保持着兴趣,但年龄越小越有兴趣过节;而对西方节日及过节的态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均逐渐减弱。

(二)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兴趣

从受访者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兴趣的总体得分上来看,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得分为4.41,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兴趣得分为3.16。由此可见,相比于西方节日文化,我国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调查发现,男性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得分略高于女性得分;而女性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兴趣得分略高于男性得分。

(三)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评价

在对中西方节日氛围评价方面,有1 814位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占比高达81.35%;只有115位受访者持相反的评价,认为西方节日氛围更加浓厚,比重仅为5.16%。由此可见,在揭阳地区,青少年更加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气息,虽然对西方节日氛围有一定感知,但感知程度较浅。当受访者被问及对于西方圣诞节与中国春节更喜欢哪个节日时,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喜欢中国春节,占比为92.69%,这说明中国春节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加受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圣诞节仍对中国春节造成一定的冲击与影响,调查显示有54.89%的受访者认为西方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2]甚至有3.86%的受访者认为西方节日已经取代了中国传统节日成为主流,这种评价倾向值得国内学界与教育界予以一定关注。

三、中西方节日文化践行现状

(一)中西方节日文化参与意愿

在中西方节日参与意愿选择方面,61.12%的调查对象表示中西方节日都过,37.35%的受访者表示只过中国传统节日,仅有0.99%的受访者表示只过西方节日。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在中国传统节日参与意愿方面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在对中国各具体传统节日的参与意愿方面,参与意愿较高的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其中春节的参与意愿高达98.65%,其次是中秋节 (95.25%)、端午节 (94.57%)、元宵节 (91.52%)、清明节 (88.92%),这与调查对象对中国各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是相符合的。调查对象对腊八节和中元节的参与意愿最低,分别为34.57%和28.65%。这也进一步说明政府对传统节日设立节假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

在对西方各节日的参与意愿方面,参与意愿最高的西方节日是母亲节和父亲节,[3]分别为87.53%和84.98%,而参与意愿最低的是复活节与万灵节,分别为7.58%和3.14%。可见调查对象对中西方各节日的了解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他们对各节日的参与意愿。

(二)中西方节日文化参与方式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参与方式方面,在问及 “您会按照风俗习惯过中国传统节日吗”时,71.88%的调查对象选择 “会,必须传承”,仅有1.97%和1.26%的调查对象选择 “不会,太麻烦”和 “无所谓”。由此可见,超过七成受访者参与中国传统节日会选择按照节日的风俗习惯来过节,比如春节贴春联、清明节扫墓祭祖等,但仍有小部分人在中国传统节日参与方式方面态度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西方节日文化参与方式方面,在问及 “您会按照节日礼仪过西方节日吗”时,仅有6.01%的调查对象选择 “会”,约五成调查对象选择 “看情况而定”,占比50.18%,有25.34%和18.48%的调查对象选择 “不会,太麻烦”和 “无所谓”。由此可见,大部分受访者参与西方节日的方式不确定,过节的方式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4]同时,这也与前面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17%受访者认为 “自身对西方节日的节日礼仪是非常了解的”现状是相符合的,即调查对象对西方节日礼仪的了解程度,会影响他们对西方节日的参与方式。

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参与方式选择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大多数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三)中西方节日文化宣传意愿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意愿方面,在问及 “您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吗”时,有786位受访者表示 “完全会”,占比35.25%;选择 “比较会”这一选项的受访者占比为44.26%,具体人数为987人;而选擇 “不确定”的受访者人数共有351人,占比为15.74%;表示 “比较不会”的受访者人数不多,共89人,占比为3.99%;而表示完全不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受访者人数仅有17人,占比为0.76%。从数据上看,大多数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意愿较高。[5]

在西方节日文化宣传意愿方面,在问及 “您会向身边人宣传西方节日文化吗”时,仅有53位受访者表示 “完全会”,占比2.38%;选择 “比较会”这一选项的受访者占比为13.90%,具体人数为310人;选择 “不确定”的受访者人数较多,共有988人,占比为44.30%;表示 “比较不会”的受访者人数共583,占比为26.14%;而表示完全不会向身边人宣传西方节日文化的受访者人数有296人,占比为13.27%。从数据上看,大多数青少年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宣传意愿不高。

在中西方节日文化宣传意愿差异方面,大多数青少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意愿明显高于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宣传意愿,有主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意愿的比西方节日文化多63.23%。

四、结束语

从调研的结果上分析,城乡青少年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参与及宣传意愿方面普遍高于西方节日,这表明我国青少年走出了对西方节日、西方文化的迷恋。现阶段青少年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文化认同感更加广泛,文化自信心更加坚定。但仍存在部分青少年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认知不全面的情况,这表明青少年群体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仍不完善,没有形成一种文化自觉行为,缺乏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深刻理解。另外,青少年在参与节日文化方面主动性不足,他们参与一些重大的节日习俗,大多是受家庭影响或朋友影响才会主动参与到节日文化中,自己主动践行、参与节日的愿望不强烈,不能将践行节日文化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对节日文化缺乏深厚的情感。此外,青少年容易受到节日文化的商业性支配,对节日文化的精神性与教育性关注度不高。家庭、学校与社会层面需要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与意识形态引导,不断发掘中国节日文化的内涵,增强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信,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郑新娜,刘钰荣.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工业设计,2017,32(07):42-43.

[2] 耿娟娟,聂攀.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9):1-2.

[3] 郭石磊.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媒介使用与西方节日庆祝行为[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05):108-112.

[4] 李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5.

[5] 时啸鸽.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困局与破解思路[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10):47-52.

猜你喜欢
揭阳市价值观
汕尾市老促会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参观消防站
揭阳市助爱回家慈善会助力曲江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最时尚的潮流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