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2023-08-06 06:46山东省巨野县麒麟镇中心小学程远文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原文内容语言

■山东省巨野县麒麟镇中心小学 程远文

续写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与建构积极提升的活动,也是强化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载体。续写,指从原文出发,按照原文的思路,对原文进行延伸写作。以记叙性文本为例,续写就应该是原文事件的自然延伸,要求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从原文叙述的角度,围绕原文事件来续写新情节。续写要求学生掌握上下文逻辑关系,遵循所续写句段与原文之间的连贯性,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文章大意,而且要能分析、概括语篇内容结构,并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技能对语篇进行续写。

续写教学活动对学生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续写要求学生在续写前,能掌握文章内容、理清逻辑结构,能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主旨思想,初步构建续写情节的框架。在续写时,能展开丰富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创新拓展,结合生动形象、具体丰富的语言完成续写。在续写后,能进行自主反思、接纳意见,修改续写内容,积累写作经验,提高习作水平。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续写活动面临不少问题。第一,教师存在无效续写引导。续写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内容和逻辑结构来构思、再进行描写。通过课堂观察,部分教师生搬硬套强调续写,对原文内容或平时积累语句时进行死记硬背,并在进行续写时套用积累内容。在续写前,没有注重给学生讲解文章结构内容、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等。续写活动中,教师缺乏有效技巧指导,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续写活动任务难度过大。续写活动中,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导致很多平时中等写作水平的学生感觉无法完成任务。第三,续写活动评价标准主观性强。通过查阅小学生续写作业批改情况,教师评价标准不统一,存在后进生找优点、优等生找缺点的情况。第四,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显得笼统而不具体。评价语意义模糊,不能准确反馈学生状况,对学生改进续写的指导性差。例如:续写句段文字少、环境描写单调枯燥、情节安排杂乱无章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从激发学生续写兴趣、精读原文、明确续写原则、设置合宜的续写评价标准、改进续写评价五个方面入手,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续写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于续写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续写的重要动力源泉。激发学生对于原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原文的结尾进行想象,才能让学生动笔为课文进行续写。教师将学生的续写兴趣激发出来,就会使学生凭借着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原文进行构思进而续写文章。续写是综合性的写作任务,既包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涉及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不一样,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合理安排续写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读后续写的质量。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续写指导,以激发学生的续写兴趣。

二、精读原文,为续写奠基

为推动读后续写教学效果的实际提升,在读后续写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阅读活动,做到细致分析原文内容,让学生把握原文大意,促进学生读后续写的顺利进行。在写前阅读活动中,教师针对阅读文本可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原文,分析语言风格特点,根据原文写作特点、内容、情感表达等进行全面分析、理解,让学生能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之后的续写中,通过练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实现学生合理想象的激发,促使学生续写任务得以高效完成。在续写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文本加以分析,借助问答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生回想并整理文章细节、文章内容,从而为后面续写活动的展开打下基础。在读后续写活动中,阅读是续写活动的重要环节,占据重要地位。续写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解读,促进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大意,明确文章语言特点、清晰认识文章写作特色,从而提高前后续写片段同原文的连贯性。

三、明确续写原则

续写部分的思路和内容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文理解,从多种角度进行续写。但续写不是随心所欲,随意发挥,而是基于写作要求,在引导语和提示词的指引和限定之下完成续写任务。小学生续写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关注情节本身的逻辑

情节通常被看成是故事的连贯要素,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因果关系是情节之间组合的一种体现,另外还有人物关系、时间空间关系等,但往往在叙述事件时,因果关系所占比重更大。例如:我们在记叙事件好奇时,会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发展,不停地询问:“然后呢?”而当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之后,仍然会追问原因,这就是基于因果逻辑而不断引发好奇、追问。学生在构思续写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要关注字里行间的逻辑结构,让学生学会恰当处理故事的虚构性与科学性,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续写故事,从而使续写符合人之常情,又经得起逻辑检验。

(二)主题是情节的方向标

情节的发展是以主题为中心的。主题是整个作品思想情感的体现和意义统一的指向,是对某种观念或意义又或人物、事件的诠释。在情节设计中,主题是灵魂、统帅,学生必须根据作品主题的需要,来决定续写内容的详略、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氛围的描绘、语言风格的运用等。主题思想情感贯穿情节发展全过程,是情节构思的起点,它为续写情节的结构安排、内容整合、语言运用指明了方向。

(三)性格是情节发展的源头

情节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物的性格形成、发展与变化的动态过程。人物的性格是在一系列的行动和事件中不断表现而塑造出来的。情节和性格相辅相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情节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简言之,人物的言行要通常与性格特征一致,否则情节就失去了连贯性,可信度也会受到影响。

(四)详略结合

细节描写不是越多越好,需要详略结合。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可以让故事角色生动形象,但运用不合理也会阻碍情节发展。续写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内容时,适合用概略性陈述。在这种情况下,续写的情节只能是情节的简略。

四、设置具体客观的续写评价标准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续写时,要运用更具体、丰富和生动的评价语对学生续写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每一条评价语的具体含义。另外,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一起拟定续写活动评价标准,从而形成一套适合于续写活动教学的评价语,保证续写活动的有效反馈。

五、生生、小组互评,反思续写活动

学生续写结束后,教师可以发放同伴反馈评价表,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评价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组内互评反馈活动,让学生根据同伴的评价反馈意见,对所续写内容进行修改。在读后续写活动中,同伴互评反馈是重要环节,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意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反思自身不足,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写出高质量的续写段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伴互评还可以做反思续写实践,复盘续写过程,在批判性思考中提升“续写”质量。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高考内容改革的协调推进,语文在考试和教育之间的衔接更紧密。续写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与建构积极提升的活动,也是强化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载体。

总之,续写是一种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导向,将语言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从而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续写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当下,续写活动还存在无效的续写引导、续写活动任务难度过大、续写活动评价标准主观性强、续写活动中评价语言片面、笼统等问题。精读原文激趣,明确续写原则,制定具体合宜的续写评价标准,完善生生、小组互评,反思续写活动对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续写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改进之路。

猜你喜欢
原文内容语言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主要内容
我有我语言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