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德育助推作用,突破语文教学难关

2023-08-06 06:46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育才学校赵雨虹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读书德育作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育才学校 赵雨虹

语文具有人文性,也决定了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站上讲台多年,认真思考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德育这个无形的“抓手”,帮助师生突破教学上的一个个难关。

一、一堂引发大讨论的阅读课——德育助攻阅读关

学习《散步》时,刚在我所任教的三班讲完课,我就发现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痛点:课堂死气沉沉,踊跃回答问题、勇于交流展示的总是有限的几个同学。几多启发,几多鼓励,收效微乎其微。我禁不住问自己:“这是怎么了?”经过调查了解得知: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最后教师总结“灌输”的中心思想,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接受。

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就要着力解决。在四班教授本课时,我首先是尽力挖掘文本中能激发学生联想自我生活体验的切入点,不再从身处中年的“我”的角度,而是多从最易引发学生思考的“儿子”的角度设置问题,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再去逐步接近文章主旨;其次,课堂上抓住易于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契机,让学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情形,说说其中的原因,从而透彻理解文本内涵。从这两点改进教学设计后,四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讲,主旨的挖掘则是水到渠成。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尽力做到自然而不着痕迹。而这种对教育素材的充分挖掘利用,能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上来,更出乎意料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从而获得丰硕完满的教学效益。

二、一堂激发写作热情的作文课——德育助攻写作关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会强调写作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不少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一篇像样的作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师所出的题目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学生无话可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作文即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能触发学生“感点”的题目来写。其次是教师的指导没跟上。写作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一定的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在这一点上,道德教育的有意渗透,就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表现“亲情”的美好;单元习作主题为“学会记事”。通过这次作文对学生进行一次孝德、感恩教育。我出了一个人人都有话说的题目:《餐桌旁的一家人》,并开展了一个关于吃饭的口头交际活动:你家的饭,由谁来做?吃饭时,家人坐次怎么安排?有好吃的,让谁先吃?吃饭时,谈论什么事情……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况,然后又讲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中吃饭的情形,并且满怀深情地进行了评论。讨论的时候,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我讲述经历,他们听得入神。

小结时,我告诉学生:由吃饭这样的小事,不仅能看出亲情的美好,而且能折射出很多道德层面的东西。好吃的东西先给老人、孩子,体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到厨房帮父母做饭,体现的是热爱劳动、体谅父母辛苦的美德;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体现的是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我还告诉学生:文以意为先。一篇好文章除了文通字顺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有意义,即让他人读了你的文章之后,思想上能受到启发。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够打动人心。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心里有了谱,动笔写就有了方向,大部分学生快速地完成了作文,还涌现出了不少的佳作。

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绝好机会,一是命题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写作这一阵地,让写作成为助推学生道德养成的“催化剂”;反过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迪引导,又是激励他们热爱写作、轻松告别写作乏味和写作困难的有效途径。二是借助指导和讲评的机会,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讨论和大展示,以此告诉学生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价值取向明确了,写作热情激发起来了,教育教学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上所做,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一堂效果持久的综合性学习课——德育助攻活动关

综合性学习是具有实践意义的语文活动,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年正是读书时”是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机会,又是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可以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手抄报比赛。每人办一期关于名人读书方法、经验的手抄报,评出一、二、三等奖。评价标准:经验可操作性强,点评准确,版面设计精美。

二是讲故事比赛。每人准备一个关于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然后班级交流,评出一、二、三等奖。评价标准:故事有启发意义,表达生动流畅,姿态大方。

三是好书推介会。每人推荐一本好书,介绍书的内容,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以制作读书卡片或PPT。评出一、二、三等奖。评价标准:内容具体,理由充分,有感染力。

(四)辩论会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电视、网络已占据了大部分生活,读图时代已经来临,谁再整天抱着书读就“out”了;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无论何时何地,读书都是提升水平、陶冶情操的最佳方式。你赞同哪个观点?你是怎样安排“业余”时间的?请结合亲身经历,从中选择一方观点,然后展开辩论。

(五)写读书笔记

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写读书笔记。将来专门进行展览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评价标准:数量多,内容丰富,感悟深刻。

青少年学生正处成长阶段,他们需要传统文化、经典名作等精神食粮的熏陶,他们需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他们需要励志勤奋、坚定理想信念,他们需要榜样的影响,需要找准人生的航向……这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尽量减少乃至抛弃游戏、聊天等浪费时间、消磨斗志的不良行为,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大步迈进。

猜你喜欢
读书德育作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