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朋友

2023-08-06 09:02北极凫
今日文摘 2023年14期
关键词:病友护工高跟鞋

北极凫

朋友今年42岁,患帕金森病已有8年多,但一直都掩饰得很好。每当同事们偶尔发现她走路一瘸一拐时,她总是笑着回答:高跟鞋磨脚。要不是近两年她的病情越发严重,经常住院“失踪”,双方父母以及我们这些朋友不会知道,这么多年来,她都是靠每天偷偷服用4~6次药物来缓解身体颤抖的症状,把短暂没有疼痛的身体和笑容留给身边的人。

帕金森病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功能减退和步态异常,也可能有认知和行为问题。据说帕金森病主要受常染色体遗传、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情绪抑郁等几种因素影响,朋友自嘲道:“前几种情况我都没有,肯定是生活安逸乐极生悲导致患病的。”

去年年底,她因病情恶化多次住院治疗。医院就在单位旁边,下班后如果有空,我就会去陪她聊聊天,带点医院没有的“野味”给她解解馋。疫情期间,我们多是在住院楼外面的小花园散步、野餐。汉堡被她不听使唤的手撕得七零八落,即使嘴边糊了一圈沙拉酱,她也不忘笑着调侃:“吃着美食、欣赏着夕阳,还有我这自带律动的腿脚打节拍助兴,哪里像个病人的样子。”

我问:“姐,这次过来‘度假准备待多久?”她拿出手机给我看朋友圈:“我在这里结识了几位有趣的病友,不着急出院呢!你看,这个小伙子之前是做短视频运营的,既有才华又很幽默,是我们病房的活宝。这位是留美归来的Lina老师,别看她是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当病友们问起她的姓名时,她就能立马进入授课状态,自信从容地用一段流畅的美式英语介绍自己。我打算在这儿多住一些日子,免费蹭Lina老师的口语私教课。”我笑得一口喷出了奶茶:“照你这学习速度,Lina老师肯定在你前面出院了。”我俩此起彼伏的笑声与寂寥的医院显得格格不入,可能招致了周围人的“嫉恨”,都挨个起身离开了。

护工阿姨中途来看她两次,担心她因药效失效走路又摔跤。這些年,为了与疾病对抗,她放弃了高跟鞋、开车和运动,但却一直保留着幽默和生长力:“你看,我现在可是每年有几个月带薪‘度假的人了,真要到了无法正常工作时,我就幸福地做个家庭妇女,怕啥。”

近8点,医生开始查房了。我们急忙收拾好东西准备往住院楼走,直线距离大概300米。此时药效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她的手脚也在肉眼可见地颤抖,难以正常行走。我提议背她或请护工阿姨来帮忙,她婉拒了:“每天还是要尽量锻炼锻炼腿部肌肉,霍金的轮椅我可买不起。”她深吸一口气,一只手紧紧抓住我的胳膊,另一只手用来安抚发脾气不给力的双腿,颤颤巍巍地挪出一小步,待调整好身体重心和气息后才开始下一步、接着下一步……

电梯口前还得越过十多级台阶,还没等我弯下腰来背她,“1、2、3、4……”她急促地喊着节拍,死死抓住栏杆的胳膊,透过薄薄的病号服,显得充血到僵硬,但又充满力量。300米的距离,我们走了二十几分钟。

10月的夜晚,微风依旧夹着一丝燥热,吹不干满脸的汗珠和湿透的病号服。终于到了病房,我俩如释重负,仰倒在床上大笑:好似一场小脚闺蜜历险记啊!

晚些时候,我走出住院楼,又忍不住看向她的病房,微弱的灯光里有她倔强的身影。疾病并没有摧毁她的乐观,她早已像鸟儿一样,飞越了一层层障碍。正如英国作家伍尔夫所说:“你必须经受考验、罔顾左右、心无旁骛地越过障碍,只要你停下脚步去咒骂,你就输了。”

(江烨伟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病友护工高跟鞋
北京护工故事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高跟鞋浴缸
常穿高跟鞋或致“腰突”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高跟鞋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神经”病友
偷穿高跟鞋
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