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8-06 14:15伟,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动图左心室左室

李 伟,刘 勇

(1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山东 枣庄 277400)

(2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枣庄 277400)

在心脏疾病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及时准确地诊断和监测心脏病变的进展至关重要[1]。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是两种常用的无创性心脏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超声心动图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能够提供心脏的实时图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全面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瓣膜异常等。而心电图则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以评估心脏的电传导和节律异常。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过程中,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应用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2-3]。超声心动图能够提供详细的心脏解剖和功能信息,包括心腔大小、室壁运动、瓣膜功能以及血流速度等,可以直观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相比之下,心电图主要用于检测心脏的电传导和节律异常,可以快速获得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对心脏的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具有敏感性。然而,尽管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诊断效果上存在差异[4]。本文为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78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 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40 例,女性38 例,年龄40 ~78 岁,平均年龄(58.35±3.65) 岁;高血压分级:Ⅰ期20 例,Ⅱ期22 例,Ⅲ期36 例。对照组中男性39 名,女性39 名,年龄40 ~76 岁,平均年龄(58.22±3.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有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②均经过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结合得到明确诊断;③可正常沟通,自愿参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先天性心脏病;②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心电图检查:采用杭州百慧CT-082 动态心电仪进行检查。在患者的胸部贴附电极,启动动态心电图仪器,开始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该设备将在24 h 内连续记录心电图数据,包括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和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患者在24 h 内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包括工作、运动、睡眠等。在此期间,动态心电图仪器会持续记录心电信号,并将其保存在设备内存中。在24 h监测结束后,连接设备与计算机,将记录的心电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分析心电图模式,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态。

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飞利浦EPIQ7C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2.0 ~3.5)MHz,以适应心脏结构和深度的检查需求。患者取左侧卧位进行检查,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以观察左室后壁和室间隔的厚度。在该位置进行二维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获取心脏结构的静态图像。在二尖瓣腱索水平部位进行M 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定左室M 型曲线来确定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内径,进而计算左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心尖四腔切面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通过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口的血流信号,记录血流频谱。在这个过程中,测量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和左室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并计算E/A值并记录等容舒张时间(IVRT)。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及心脏异常情况检出率,对比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测量VA、VE,并计算E/A 值并记录IVRT。

心电图判定:如果男性患者,其SV1+RV5 值在4.0 mV 以上,或者女性患者SV1+RV5 值在3.5 mV 以上,便可判定为左心室肥厚;PII 时间在0.11 s 以上,且呈现双峰,同时峰距多并超过0.04 s,Pv1 深高于0.1 mV,而Pv1 负向波在0.04 s 以上;P 波宽度和P-R 段的比值在1.6 以上,如果患者符合其中一项便可确诊为左心房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镜显示在56 mm 及以上说明左室扩大[5]。

超声心动图判定:左室肥厚为左室后壁和室间隔的舒张末期厚度在12 mm 及以上;左房扩大说明患者的左房内径在4 cm 以上;左室扩大即左室在56 mm 及以上。主动脉扩张为主动脉其直径在4 cm 以上;心室间隔肥厚为室间隔在11 mm 以上;主动脉弹性降低即主动脉弹性<1 mm[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94.87%显著高于心电图的76.92%(P<0.01)。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n(%)]

2.2 两种方法对观察组的心脏异常情况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经心电图检查心脏异常情况检出率均低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心脏异常情况检出率对比[n(%)]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 <0.01)。见表3。

表3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E/AVA(m/s)VE(m/s)IVRT(m/s)观察组(n=78)0.97±0.14 0.68±0.12 0.55±0.11 105.35±9.56对照组(n=78)1.37±0.22 0.52±0.11 0.73±0.23 75.67±4.63 t13.5478.6816.23524.677 P<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长时间处于偏高水平的血压对心脏造成的损害和改变。当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机体面临的负担逐渐增加,而左心室是最先受到影响的部位。在代偿的情况下,左心室会出现扩张和增厚的病理反应。这种代偿性改变旨在提高心脏泵血能力,以满足全身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然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逐渐失去代偿能力,进而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左心室扩张和增厚会导致心脏肌肉的僵硬性增加,心腔容积增大,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这些病理改变使心脏更加脆弱,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此,高血压性心脏病被认为是导致这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描述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和管理高血压性心脏病至关重要[7]。因此,对于长期血压偏高的患者,密切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心脏病变的进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是常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检测手段。心电图作为一种基础的心脏功能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受检者每个心动周期的心脏电活动图像来评估心率和节律,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并可以快速定位心肌梗死病变的具体位置。此外,心电图还能有效判断心脏肥厚、扩大等病变,并提供相关的心电图谱信息。然而,心电图检测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在识别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等病理现象方面相对较低。其次,心电图主要通过显示左室高电压和ST-T 改变来判断左室肥厚,但在大多数患者出现ST-T 改变时,心肌收缩功能已经异常,心脏损害通常已经无法逆转,这意味着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心电图的整体检测价值仍然有待提高[8]。与心电图相比,心脏彩超具有更大的优势。心脏彩超利用超声波技术,能够提供心脏的实时图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全面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瓣膜异常等。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肥厚、左室功能异常、心腔大小和室壁运动等重要指标,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此外,心脏彩超还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的异常和血流速度,对相关的心脏病变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心脏彩超是一种新兴的心脏病检查技术,它能够以动态的方式展示患者心腔内部结构、血液流动、心脏搏动和心肌运动。通过心脏彩超,能够有效评估患者心腔大小、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重要指标,以判断心脏是否出现病理反应和病情的进展。此外,心脏彩超还能显示患者心脏间隔和瓣膜的变化,包括形态方面的畸形、缺损和增厚等。它可以明确血流路径、心肌运动方向、心肌肥厚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通过与正常生理结构组织进行对比,医生能够判断患者心脏病变的程度。以往的研究表明,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同时,心脏彩超的操作相对便捷,检查时间较短,次数和时间上均优于心电图,因此,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9]。

本文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94.87%显著高于心电图(P<0.01);经心电图心脏异常情况检出率均低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相较于心电图,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心脏彩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多个方面,包括心腔大小、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主动脉状态等。它能够更早地发现主动脉扩张、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心脏壁肥厚等病理变化,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中,心脏彩超比心电图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诊断能力。

同时在本结果中,也出现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说明尽管心脏彩超作为一种高级的超声心动图技术,在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仍存在漏诊情况,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存在身体器官功能下降的问题,包括心脏功能的衰退。在老年患者中,由于生理学因素的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可能会降低。这可能导致心脏彩超在检测心脏功能时出现一定的误诊情况。老年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肌硬化、心肌纤维化和心脏壁肥厚等,这些变化可能会干扰超声图像的解读,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因此,在使用心脏彩超进行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此外,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正常心脏变化,以避免将正常的老年心脏变化误诊为病理性改变[10]。

另有结果显示,和健康人群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中的心脏彩超指标VE、E/A、VA、IVRT 与健康人群相比均呈现一些特征,VE 和E/A 较低,反映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舒张功能受损。这意味着在心脏舒张时,心室的充盈速度较慢或者舒张期的血流量较少,可能与心室肥厚和/或心脏壁僵硬有关。VA 和IVRT 较高,反映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力升高和/或舒张功能减弱。这可能是由于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导致的。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反映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心脏病的常见病理生理特征。这些改变可能增加了心脏负担,减弱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一步导致心脏病理性改变的发展。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可用于评估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以指导合理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猜你喜欢
心动图左心室左室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