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定量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23-08-06 14:15王秀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癌组浸润性患侧

孔 华,王秀云

(邹城市郭里镇卫生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351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CESM)是目前乳腺成像的新技术,CESM将乳腺X 射线摄影与对比增强成像相结合,不仅可显示腺体结构征象,还能展现病灶血供信息,提高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高[1]。研究显示,CESM 在乳腺癌方面较超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但目前大部分CESM 研究中,对于CESM 强化评价多以主观性描述的定性参数为主,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且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3]。基于此,本研究收集乳腺肿块患者的CESM 定量参数,比较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直接的差异,并将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ESM 定量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于邹城市郭里镇卫生院获得病理诊断的62 例单发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 ~69 岁,平均(48.53±8.94)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CESM 检查;②经手术或活检明确病理结果;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不适合接受X 线检查者;②已知或疑似碘对比剂过敏者;③合并乳腺手术史或近期有接受乳腺治疗者;④图像质量不佳。

1.2 方法

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机(GE Senographe Essential),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300 mgI/mL),注射速率为3 mL/s,剂量为1.5 mL/kg(体质量)。对乳房进行适当压迫,于注射对比剂后第2 min 开始图像采集,在注射后7 min 内完成图像采集,按照患侧CC 位-非患侧CC位-非患侧MLO 位-患侧MLO1 位-患侧MLO2 位的顺序进行摄片,患侧MLO1 位-患侧MLO2 位尽可能处于相同压迫程度和位置,图像数据由PACS UniWeb 软件进行伪彩图获取和影像分析,其中CC 位(注射对比剂后第2 min)视为病灶早期强化特征,MLO1 位(注射对比剂后第5 min)、MLO2 位(注射对比剂后第7 min)视为病灶晚期强化特征。影像数据获取完毕后,由2 名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乳腺影像学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分别于CC 位、MLO1 位、MLO2 位上手动勾画兴趣区(ROI),两次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病灶ROI 取强化最均匀处,背景ROI 取乳腺组织脂肪区域(面积约1 cm2),定量参数结果以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名医师对不同摄片部位CESM 定量参数的一致性。②观察不同病理类型CESM 定量参数差异。RS%=病灶信号平均值-背景信号平均值/背景信号平均值,CNR=病灶信号平均值-背景信号平均值/背景信号标准差,强化信号的相对信号差(RSD)=(CNR2-CNR1) /CNR1×100%。③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 曲线,比较RSDCC位-MLO1位和RSDMLO1位-MLO2位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2 名医师之间对定量参数评价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ICC>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采用ROC 曲线评价RSDCC位-MLO1位和RSDMLO1位-MLO2位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置信区间。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情况分析

62 例单发乳腺肿块患者中,28 例(45.16%)为良性病变,其中纤维腺瘤7 例(25.00%),纤维囊性乳腺病19 例(67.86%),叶状肿瘤2 例(7.14%);34 例(54.84%)为恶性病变,包括25例(40.32%)浸润性癌和9例(14.52%)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8 例(52.94%)、浸润性小叶癌4 例(11.76%)、浸润性黏液腺癌3 例(8.82%),非浸润性癌包括原位癌9 例(14.52%)。

2.2 两名医师对不同摄片部位CESM 定量参数的一致性检验

2 名医师对CC 位、MLO1 位、MLO2 位CESM 定量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见表1。

表1 两名医师对不同摄片部位CESM 定量参数的一致性检验(± s)

表1 两名医师对不同摄片部位CESM 定量参数的一致性检验(± s)

观察者CC 位RS%CNR医师11.32±0.3914.66±4.22医师21.34±0.3814.69±4.28 ICC 值0.8550.827 P<0.001<0.001观察者MLO1 位RS%CNR医师11.28±0.4612.88±4.06医师21.29±0.4812.86±4.02 ICC 值0.9040.853 P<0.001<0.001观察者MLO2 位RS%CNR医师11.25±0.4412.70±4.20医师21.24±0.4712.73±4.27 ICC 值0.8420.811 P<0.001<0.001

2.2 不同病理类型CESM 定量参数的比较

三组CC 位、MLO1 位、MLO2 位CESM 定量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CC 位、MLO1 位、MLO2 位RS%、CNR 与浸润性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良性组和非浸润性癌组、浸润性癌组和非浸润性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理类型CESM 定量参数的比较(± s)

表2 不同病理类型CESM 定量参数的比较(± s)

注:①与良性组比较,P <0.05;②与非浸润性癌组比较,P >0.05。

组别例数CC 位RS%CNR良性组281.10±0.24②12.60±3.52②浸润性癌组251.58±0.43①②17.05±3.68①②非浸润性癌组91.35±0.2614.37±3.19 F 13.75910.446 P<0.001<0.001组别例数MLO1 位RS%CNR良性组281.05±0.29②11.17±3.36②浸润性癌组251.54±0.48①②14.42±3.59①②非浸润性癌组91.28±0.3413.87±2.95 F 10.7226.471 P<0.001<0.001组别例数MLO2 位RS%CNR良性组281.03±0.32②11.02±3.41②浸润性癌组251.49±0.44①②14.28±3.82①②非浸润性癌组91.22±0.3113.65±3.14 F 10.0993.215 P<0.0010.047

2.3 RSDCC 位-MLO1 位和RSDMLO1 位-MLO2 位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RSDCC位-MLO1位的AUC 为0.830,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92.86%,置信区间0.715 ~0.915,截断值为12.24;RSDMLO1位-MLO2位的AUC 为0.748,灵敏度为47.06%,特异度为96.43%,置信区间0.621 ~0.850,截断值为0.95。见图1。

图1 RSDCC 位-MLO1 位和RSDMLO1 位-MLO2 位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ROC 曲线图

图2 经典病例的CESM 减影图表现

3 讨论

乳腺疾病的不同病理结果影响临床治疗方式,因此,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如何正确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尤为关键。研究发现,乳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在CESM 减影图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不能仅仅通过病灶强化与否对良恶性病变镜下诊断[4-5]。基于此,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探讨CESM 定量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CESM 为新型诊断技术,目前尚无病灶减影图的判读标准,具有一定主观性,且由于常规CC 位、MLO 位在拍摄过程需压迫乳腺组织,导致乳腺组织重叠,但是两者体位不同,病灶部位的重叠组织并不一致,导致病灶信号的测量值出现误差[6]。本研究数据建立在CESM多期相摄影模式基础上,在常规CC 位、MLO 位的基础上增加延迟2 min 的MLO2 位,加摄一张可疑MLO 位对病灶强化程度进行测量,尽可能使两次患侧MLO1、MLO2 位的乳腺压迫程度与摄片位置保持一致,可直观判断病灶增强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组CC 位、MLO1 位、MLO2 位RS%、CNR 与浸润性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非浸润性癌组、浸润性癌组和非浸润性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癌组的病灶增强程度最高,良性病变的病灶增强程度最低,且CC 位定量参数高于MLO1 位和MLO2 位。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恶性肿瘤生长时伴有大量血管生成,由于血管存在较高渗透性,血流速度相对较快,病灶对对比剂的摄取能力较强,因此,对比剂渗入时病灶可在CESM 减影图中展现为强化[7]。乳腺癌早期强化程度与肿瘤侵袭性有关,且乳腺癌恶化程度越高,新生血管越多,早期强化程度越明显[8]。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强化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RSDCC位-MLO1位和RSDMLO1位-MLO2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748,说明CESM 减影图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更高,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合[9]。但有研究显示,CESM 早期和晚期强化值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接近,可能与CC 位和MLO1位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关[10]。另外,CESM 定量参数RS%、CNR 为相对值,受背景区域的ROI 位置影响,ROI 位置不同导致结果准确性不同,考虑静脉注射对比后正常纤维性乳腺组织同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导致背景实质强化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医师对CESM 减影图增强病灶的分析[11-12]。本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性:①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倚;②仅纳入乳腺肿块病变,不包括非肿块强化病变;③未评估背景实质强化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后续还需开展相关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CESM 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存在一定差异,CESM 早期强化值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后续可结合乳腺病变形态学特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癌组浸润性患侧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更 正
彩超在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USP39、EZH2及Sox1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ET/CT显像SUVmax值与乳腺癌病理分型及组织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