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童话《小无知游绿城》的幻想性研究

2023-08-07 19:49昕,杨
关键词:绿城幻想童话

刘 昕,杨 雷

(齐齐哈尔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列宁曾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任何童话都有现实的成分)——如果你给儿童讲童话时,其中鸡儿、猫儿不会说人话,那么儿童们便不会对它发生兴趣。”[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经典的童话故事形象,像享誉世界的憨态可掬偷油吃的小老鼠,机智可爱的小红帽,南瓜车里的灰姑娘,痴情的小美人鱼等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苏联儿童文学因其特定的社会体制而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苏联童话作品也因此而独树一帜。尼古拉·诺索夫作为苏联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及代表作家之一,在苏联及国际儿童文学界都享有盛誉,其科学童话《小无知三部曲》荣获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克鲁普斯卡娅”奖金(1970),世人评论这部作品属于不多见的百读不厌的书籍,是儿童生活的小百科。

童话是人类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早的体裁之一。童话是儿童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童话故事想象越新奇、荒诞、陌生,就越富有魅力,越能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幻想是童话最基本的特征。表面看,童话的幻想似乎天马行空、荒诞不经,好像与现实毫无关联,但其实幻想从来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才是童话创作的源泉。那些看似离奇古怪、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都是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衍生出来的。最奇异的童话都是脱胎于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一篇好的童话故事的幻想性要符合逻辑,是幻想性与现实性完美结合的典范[2]。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在《丑小鸭》里讲述的一只小天鹅成长过程中的奇特经历,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个人成长的艰难心路历程的映射。童话的幻想性主要通过想象来实现。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等,都以奇异荒诞的想象力征服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甚至是成年人的心。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童话里的主人公们无一不是童话作家们想象出来的。在幻想的世界里童话作家们让所有的不可能都变为现实,其借助超自然能力,带着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放飞不羁的心灵,为故事插上幻想的翅膀。

一、《小无知游绿城》的科学童话特征

科学童话是科学文艺的一种体裁。它利用童话丰富的想象和有趣的比拟向孩子们介绍科学知识。尼古拉·诺索夫的《小无知三部曲》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小无知系列科学童话故事将天马行空、幽默风趣的想象与科学知识完美结合,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科学原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3]。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不断遭遇各种小麻烦的小男孩,名叫“小无知”,他十岁左右,经常戴着一顶淡蓝色的帽子,穿着金丝雀黄的裤子和橙色衬衫,打着绿领带。打扮得像只鹦鹉一样。小无知身上集中了孩子们的所有缺点:不爱学习、没有礼貌、懒惰、爱吹牛、爱撒谎。有一次,他与小不点们一起坐上了热气球,经历了绿城、太阳城、月球的一系列冒险。过程中他收获了很多,最终改掉了缺点。这部经典的科学童话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儿童的欢迎和喜爱,成为他们童年时代的枕边书,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小无知游绿城》[4]发表于1953年。作者借助小无知游绿城时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向读者们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想象出未来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儿童优秀的品格和品质[5]。这个故事是针对7~12岁的少年儿童创作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心智启蒙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作者幻想出来的百花城,如理想国一般,不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是承载着儿童梦想的国度,使儿童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乐于了解百花城中发生的趣事,与作品中的小主人公们一起学习、生活、成长。

二、科学童话幻想性的现实基础

科学童话的幻想离不开现实世界,都有其现实基础。科学童话作品尤为如此。在《小无知游绿城》的开篇就介绍了绿城的由来:篱笆旁边种着苹果树、梨树和李子树,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绿荫下,因此被称为绿城。然后介绍了居住其中的居民:都是像黄瓜一样大的小人。这样的人物设置更贴近孩子们的喜好,叙述视角比较低,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定位。在设计故事情节时既注重介绍自然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又注重趣味性贴近儿童现实生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易于被儿童接受[6]。比如在第十章《事故》中,开篇就讲解了人们思想中的误区:认为空中越高的地方越温暖,这是不对的。“越高的地方,就会越寒冷。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太阳光对空气的加热效应是很弱的,因为空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下边的空气总是更温暖一些。太阳光给地面加热,地面又给空气加热,就像用热炉子烤一样。被加热了的空气比冷空气轻,就会向上抬升,它抬升得越高就会变得越冷。因此在高处总是很冷的。”[4]还有第五章里的“机械师小螺丝和他的助手小隼条的口袋里永远会露出螺母扳手、钳子、锉刀及其他铁制工具。要是他们的夹克不是皮的,口袋早就被扯掉了。他们的帽子也是皮的,还带护目镜。护目镜能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不迷眼”,这样的形象介绍,就使小读者理解了修理工日常的穿着打扮,使他们在日常现实生活中也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并对他们所作的工作、所需的工具有了概括性的了解。他们做了一辆汽车,“这辆车是用加了糖浆的汽水作为动力的,在车中央设置了一个驾驶位,驾驶位前面放置了一个汽水箱。气体从汽水箱里出来,通过管路进入气缸,推动铁活塞。铁活塞受气体挤压来回运动,使轮子转动。驾驶位上方安装了一个糖浆罐,糖浆顺着管道流入汽水箱,作用是润滑机械装置。这种车在小不点儿中非常普遍。但是小螺丝和小榫条做出来的这辆车,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改进措施:从汽水箱中引出了一条柔软的带小阀门的橡胶管,这样就可以在行进中喝汽水,而不用把车停下来了”[4]。就这样,让小读者轻而易举地知道了汽车的工作原理,比起枯燥地讲解介绍汽车发动的知识不知要有趣多少倍!这样形象生动的介绍更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不但了解了汽车的构造原理,还拓展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觉得开车不但有趣,汽车还能提供饮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虽然现实世界中我们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是这样的想象会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而且谁能否认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在小读者中间就会有人发明出来这样的汽车呢?还有在第九章里用小无知、小粗心、小马虎的错误行为讲解了热气球保持高空飞行的原理等等。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们发生的趣事、纠纷就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生活再现。因此,把科学知识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儿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了解知识原理,弄懂各种科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使儿童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三、科学童话幻想性的夸张表现

《小无知游绿城》的幻想性主要是通过夸张表现出来的。作为科学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新奇的、大胆的夸张是表现虚构的幻想世界的最重要的表达手段,借助于夸张的形式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揭示他们的本质,产生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增加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作品中,作者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以及儿童想象力、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设置了合乎事理逻辑的夸张。小主人公们住在犹如童话世界的百花城中,他们每个人都像黄瓜般大小。事实上谁也不会相信地球上真有这样的百花城和像黄瓜大小的人,但是,这样的描写却会引起小读者们的关注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获得他们的认同感。还有像小螺钉所住的富有科技感的房子,房间的各项设施都是通过按钮自动开合的,尤其是他的八轮蒸汽动力车,用开心果冰激凌进行冷却。小螺钉介绍说:“它有四个轮子在下边,四个轮子在上边。通常这辆车的行驶靠下边的轮子;如果出现翻车的情况,上边的轮子就派上用场了。八个车轮的安装都是有角度的,也就是倾斜着安装的,这样汽车就不仅能像一般的汽车那样行驶,还能侧着行驶,甚至是翻着行驶,也就是底朝天地行驶。这样所有的事故就都能避免了。”“这辆车没有使用普通的动力箱。”“在车里有一个用来加热汽水的锅炉。加热汽水会产生蒸汽,蒸汽使推动活塞的压力增大,这样轮子就会转得更快。在锅炉后边有一个制作开心果冰激凌的罐子,用来对气缸进行必要的冷却。冰激凌由于加热而融化,之后沿着管路进入锅炉,对引擎进行润滑。这辆车的速度分为四挡,一挡、二挡、三挡和四挡,还有倒挡和侧挡。车的后部有一个辅助设备,可以用来洗衣服。洗衣服可以在以任何速度行驶的情况下进行。在静止状态,也就是停车的时候,这辆车可以劈柴、和泥制砖,还可以削土豆。”[4]上面这段描述放到现在我们看着也许不觉得惊奇,像现代版的房车,但是这部作品是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对尼·诺索夫科学天才般的想象力感到由衷地钦佩,而同时代我们的儿童作家的作品中这种科学幻想性是罕见的。还有小肺草用蓝光给目天兰烤一下额头治疗淤青,具有强烈的现代医疗的时代感,这种夸张切合儿童心理,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四、科学童话幻想性的象征手段

《小无知游绿城》幻想性的另一个重要表达手段就是象征,通过象征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象征是作者从生活中找出某些人、物、现象集中到童话人物的身上,赋予他们以社会性格,并使之依照这一个性去说话、行动,来表现某种性格或说明某个事理,或者某种社会观念的性格、性质和特征。象征首先就体现在人物角色的设置上。童话作品在挑选人物角色时,还要适当尊重读者的爱好、民族习惯,以及多年形成的传统、心理和感情。尼·诺索夫就是运用象征手法的高手,像小无知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不懂装懂、爱吹牛爱撒谎的代表;小唠叨爱事事抱怨;小粗心办事潦草;小马虎做事不认真;小百科是爱学习、喜欢幻想的小发明家;小药丸是会治病救人的医生;小水彩是喜欢画画的代表等等。每个形象都象征着某类人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点都非常贴近生活,都让儿童感到亲切,而且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又如,俄罗斯是一个重视大自然的国家,对动植物名称和知识普及都很重视,通过以各种动植物命名人物,让主人公的行为特征表达出这些动植物的习性,使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达到教育的效果。像作品中出现的小肺草(草药名)、小雪花、小枞树、小睡莲、小雏菊,小兔子、小松鼠、小蜻蜓等等形象都栩栩如生。另外,像其他的如机械师小螺丝和它的助手小隼条,小螺钉等等都是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修理工具的名称;小括号、小对钩是数学符号的名称。这些具有象征特点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所象征事物的性质特征,这样通过形象的活动就可以了解所代表事物的属性,使儿童可以边阅读边学习知识,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结语

科学童话的幻想性要求有科学根据,必须处理好幻想和现实结合的问题。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巧妙程度决定着一篇科学童话水平的高低。童话并不要求复制现实生活,不追求真实的细节,它只要求做到本质的真实。只要它把握住本质的真实,合理地、符合逻辑地进行幻想,就允许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物和非生物的范围,“编造”种种虚幻的情节。这样读者虽然明知故事本身是假的,却深信通过童话所揭示的真理。作品中,作者借小螺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科幻的理解:“科技与幻想只有一线之隔!”[4]儿童的大脑不同于成人,他们天性富于幻想,喜欢新奇,向往光明的不平凡的事物,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想象力丰富,儿童文学作品离不开幻想。《小无知游绿城》作为儿童必读书目,通过使用儿童感兴趣的语言,张开幻想的翅膀,把他们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让他们在那里自由翱翔,从而使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进而对知识进行普及和道德引导,与儿童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出科学童话的“育人”功能,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助力儿童成长成才[7]。《小无知游绿城》的精彩故事让儿童的世界因童话而变得有梦想、有期待,这就是童话始终对儿童有着巨大魅力的原因。

猜你喜欢
绿城幻想童话
一线江景+灵山岛尖!绿城将诗情画意带到南沙
绿城凤起玉鸣生活美学馆
童话镇
绿城·曼陀花园
午夜童话镇
锁不住的幻想
别样杭州,景致绿城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