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湿壁画中的乔托作品解析与揭裱技法研究

2023-08-07 15:42张云迦
收藏与投资 2023年7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湿壁画定义简述出发,首先以湿壁画历史中的代表性壁画家乔托为案例介绍其部分作品,并对作者及作品进行人文、构图等方面浅析。通过对湿壁画作品的了解,将湿壁画的揭裱分成历史与实践两部分进行研究。

关键词:西方湿壁画;乔托;揭裱技法

一、湿壁画简述

湿壁画的意大利语原意是“新鲜”,是一门非常古老的传统壁画技艺,它的“湿”是指在灰泥还保持新鲜未干的情况下在上面绘画。干壁画是在已经干燥的灰泥底子上作画,尽管完成的作品在视觉上与湿壁画相差无几,但是颜色没有被吸收进墙壁内,仅附着在表面,因此干壁画没有湿壁画保存得长久。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湿壁画一直是西方壁画的主流画种。湿壁画以其独特的技法手段,将大量经典古壁画保存下来,所以湿壁画技法的历史意义是其他画种所无法替代的。湿壁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考古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湿壁画雏形就出现在古埃及,之后人们在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的遗迹中发现了更加成熟的湿壁画作品。湿壁画在保存时间和效果上是其他任何画种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正因为湿壁画的特性,保护湿壁画也是湿壁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研究湿壁画揭裱之前,除了对其特性的了解,还需要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湿壁画的脉络,探索其湿壁画揭裱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二、乔托的时代

(一)乔托的影响

在意大利的14世纪上半叶,当地的城市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很多风格上独树一帜的建筑也随之拔地而起。除了在皇室所属的宫殿之外,当时因为西方宗教的宣传需要,还新修建了大量的宏伟教堂。这些大众可以正常出入的宏伟建筑,为每一个大城市带去了各自的特色。这些教堂的出现为湿壁画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场所和必要条件。

14世纪,意大利壁画艺术创作以佛罗伦萨为中心,阿西西和佛罗伦萨、锡耶纳和帕多瓦等这些地区的湿壁画都为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新纪元。对于这一时期的描述,很多艺术理论家都会从艺术史的角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乔托时代”。究其原因,本质上在于这时期湿壁画奠定了一种全新类型绘画的基础,而乔托作为“乔托时代”的核心人物,不管是在他的“科学主义”(知识、专长)抑或是“教条主义”(学问、博学),都体现了这一时期人文的精神气质。在他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管是具象和叙事风格,还是绘画空间的塑造和色彩的应用等方面,对后世的欧洲绘画艺术的启发与借鉴,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乔托的《圣方济各生平》

在乔托的众多作品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位于意大利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教堂(图1)。这里有圣方济各生平的28个场景为主旋律的湿壁画作品,在历史、文献的考证下,可以确认的是,绝大部分为乔托本人所绘制。从北墙东北交叉柱开始,从方济各年轻时的故事引入《阿西西市场的致敬》,转折到此教堂入门的内墙墙面上,最后转转折到南墙。北墙为《旧约全书》内容,南墙为《新约全书》内容,在《圣方济各生平》的系列湿壁画中,绘制的记述手法并没有像《圣经》一样,而是让很多的画面设计细节相对独立。这样做不仅让观者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乔托有了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这也是《圣方济各传说》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系列的壁画作品运用了相对全新的构图形式:首先让画面的整体空间构成形成类似于舞台美术设计的构图,在这样的框架之中将人物安放在画面的前景中,背景则以平面化的形式对景观和建筑进行补充。这样不仅使画面严肃、庄重,同时还强调了体积和结构。

整个北墙一共分为四幕,故事的开始是《阿西西市场上的致敬》《圣方济各捐赠斗篷》《梦见宫殿的景象》《受难十字架前的祈祷》《放弃世俗的财富》《教皇的梦》《教皇对规则的批准》《火焰战车的景象》《宝座的幻象》《驱逐阿雷佐的恶魔》《在苏丹面前接受火焰考验》《欣喜的圣方济各》《格雷乔的圣诞弥撒》;转到入口直至南墙分别是《泉水的奇迹》《圣方济各向鸟儿布道》《骑士之死》《为教皇霍诺里乌斯布道》《阿尔勒的显圣》《圣方济各接受圣名》《圣方济各之死》《阿格斯蒂诺和阿西西主教的异象》《圣痕的鉴定》《圣嘉勒的哀悼》《封圣》《教皇格雷戈里的愿景》。

从这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一部分作品系统全面地体现了乔托对于壁画装饰与建筑环境联系的理解,对个人风格与故事本身融洽结合的创新。

第一幕《阿西西市场上的致敬》(图2)的画面中,两侧的人物被斗篷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衔接,而远景建筑,又描绘得十分丰富和精确。第二个故事中,左右两侧的山脊将视觉中心合理地聚焦在了中间的核心人物身上,突出了故事本身。

在第二幕壁画中(图3),3幅作品的构图和相互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三位一体关系。左边教堂的倾斜角度与右边倒塌教堂的倾斜角度形成了相对应的关系。对称的构图关系巧妙地指向了中间的作品,而中间作品的透视稳定了整体构图关系,并从中间的构图关系表现了人物在思想上的分歧。

第三幕(图4)的第一幅作品描绘了教皇批准“方济会”成立的画面,在宏伟的教堂中,圣方济各和信徒们跪向教皇,背景的建筑墙面不仅增加了细节,还突出了前景的人物。第二幅作品被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信徒同时存在于室内、室外两个空间。他们惊讶地看着天空中的“神迹”。通过室内、室外和天空三方人物的动态联系,画面既有故事转折性又有画面融合性的效果。在第三幅作品中,圣方济各看到了天使显灵的奇妙景象,之后又转换到圣方济各在十字架前祈祷。这幅作品将一图多景的构图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3幅作品中,虽然内容和构图并没有强烈的联系,但是画面光线的合理传达和关键之间的联系,让3幅作品的明暗同步,很好地解决了画面统一、和谐等问题。

正如在阿西西的教堂中绘制的系列作品,乔托懂得如何让建筑完全为绘画服务。壁画布局的起点从南墙上的一系列图案开始,它既决定了整个礼拜堂周围彩绘基底的高度,也决定了畫面区域的比例和背景。

纵观乔托当时所绘制的湿壁画作品,虽然总体面貌依然有中世纪艺术的痕迹,但是不管是全新的写实主义风格,还是对于空间透视的认知,抑或是遵循自然贴近现实生活的理念,都明显区别于拜占庭时期、哥特时期的壁画作品。从整体的视角来观察,乔托在整体构图布局的秩序、画面内容的叙述连贯性和韵律上,都优于同时期的壁画作品,并创造了全新的效果;从微观的视角进行观察,不管是空间层次的表达和安排、色彩关系在画面环境上的运用、人物造型和姿势动态的刻画和设计,都被他运用得恰到好处。

正如开头对乔托的评价,乔托的“科学主义”和“教条主义”将西方的湿壁画艺术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也为湿壁画材料语言的进步提供了帮助。

三、湿壁画的揭裱

(一)湿壁画揭裱的历史

在了解湿壁画概述和乔托的作品后,可将视野转到湿壁画的揭裱。在几千年的湿壁画历史中,湿壁画的揭裱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第一次对它进行记载的文献,是18世纪史学家画家贝尔纳多·德·多米尼奇著作的《那不勒斯艺术家传记》一书。在罗马帝国时代,虽然相对落后,但当时已有壁画的剥离技术。当时的分离方法是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将壁画直接从墙面上切割下来,再进行移植。这种方法低效、粗暴、充满不确定性,不仅技术上存在局限性,而且很容易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在技术不断更新的18世纪,欧洲的壁画家和壁画修复师们对此技术进行了系统性、革命性的改进,“分离”与“剥离”这两种技术也随之而生。

“分离”技术是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可以说是直接切除壁画的石灰层部分。在分离的过程中,壁画家或是修复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分离部分的作品离开墙壁后更加轻薄,这直接决定之后的工序烦琐与否以及移植后效果的优良与否。那么,在此前提下,利用有限的条件,石灰层会被尽可能多的移除掉。在“分离”的工序中,首先将柔软的棉布固定在壁画的画面上,以便起到保护的作用,之后再使用特制的分离刀具谨慎地沿着石灰层进行均匀的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使用木槌以相同力道敲击画面层以达到“分离”辅助作用。切割完毕后,最对画面进行加固,去除保护画面的棉布完成壁画的“分离”工作。

在之后的技法改进中,“剥离”技术随之孕育而生。壁画的“剥离”技术可以确定是至今最为先进的壁画移除、揭裱技术,这不仅要归功于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同样也是在壁画家、修复师门的不断尝试和反复实践中得到的最优成果。“剥离”过程则在于仅对壁画上的颜料层薄膜进行揭裱,无需处理墙基的泥灰层,从而达到揭裱的“轻盈”最大化。而达到这一效果离不开以下几点:第一,在湿壁画的墙面制作和画面绘制的过程中,矿物质的颜料与绘画层泥灰中的石灰产生了碳酸化反应,从而在湿壁画的画面墙壁上形成了一层彩色的石灰石材质的绘画颜料层;第二,要使用恰到好处的纯天然胶水,通过水分的蒸发原理,使得覆盖在湿壁画表面的棉布与湿壁画之间产生很强的粘合度与牵引力,从而可以完整地撕下表面的绘画层。这种相对完善的揭裱技术裨益良多,此方法揭裱下的画面可以更轻松地移植、装裱其他地方,因为有棉麻布支撑其的重量;其次,这种揭裱的技法便捷程度较高,因为轻薄的特性甚至可以将揭下的绘画层卷起来而不用担心画作背面的灰泥开裂。

湿壁画的揭裱技法在对于壁画的保护及壁画的探索性研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并产生了较高的社会价值,但在其发展改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作用。揭裱技术发展至19世纪后,逐渐有人开始利用这些技术伪造撕剥下来的古代壁画,尤其是保持着相同绘画程式的锡耶纳画派,因为这种程式化的绘画方法极易被模仿。揭裱技术被大范围滥用发生在19~20世纪时期,为防止不法之徒滥用这项技术用于非法行为,20世纪中期全球范围开始制定规范的技术法规,如该技术只能用于壁画的抢救式保护、私自对文物壁画使用该技术会触犯法律。虽然揭裱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区域成熟化,但是画面是否适合进行揭裱仍然是必须考虑的客观条件。由于技术的潜在危险性,最好需在相关专家指导下进行,以免对壁画作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结合当下揭裱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揭裱技术在综合考量传统湿壁画与现代湿壁画常用绘制方法的前提下,进行了改良和革新,并总结出一套符合现当代教学的揭裱技术。

(二)湿壁画揭裱技法

在进行湿壁画的揭裱技法前,首先要做好各种工具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的工具大致分为两大类:揭裱工具与制作工具。

揭裱工具需要准备:吸水海绵若干、清洁器吹、软毛排刷、羊毛笔刷、胶粉、滤网布、恒温水浴锅(尺寸不限)、搅拌用小木棒、刻度烧杯若干、红外温度计。制作工具需要准备:滤水纱布(选择相对轻薄的纱布)、画布、画框(画布与画框用于揭裱后的移植)、胶水、羊毛笔刷、棉签、平整的实木板或案板。

湿壁画揭裱的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揭裱工作。首先要确保揭裱的湿壁画作品完全干燥,这是非常必要的条件。之后需要对作品的表面进行除尘和清理,优先使用海绵或羊毛刷清扫(图5),或用清洁器吹亦可。完成上述步骤后对作品的画面数字影像进行保存,方便之后的资料查询;如作品尺幅较大,则需要对画面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以便对之后规划好的区域揭裱后进行完整的拼接、贴合。

第二步,将胶粉和适当比例的水放入恒温水浴锅,并加温至75~80 ℃使其形成可用的胶水。此时,先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清洁好的画面上,然后将浸水打湿的纱布拉伸平整,铺在作品上确保完全与画面粘合,并在纱布上继续涂抹胶水若干层。待胶水阴干后,继续进行一次上述步骤。在第二层彻底干燥结晶后,用缓慢均匀的力道將其撕下(图6)。

第三步,将揭裱下来的绘画层背面清理干净,可用羊毛刷将多余的绘画层杂质轻轻扫除。清理干净后,将剥下的颜料层纱布反扣在实木案板上,并将周围固定。此时,绘画层背面涂抹适量的特制底料,并在特制底料上覆盖一层画布(亚麻布、棉布类均可),将画布打湿、拉伸平整,放置于阴凉处,等待干燥。

最后一步,用开水打湿纱布,用海绵缓慢地将绘画层正面的胶水清除,直至将表层纱布揭下。待画布彻底干燥后按个人需要进行装裱。

以上的湿壁画揭裱技术将湿壁画的颜料层从墙壁上进行转印,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绘制过程中的石灰碳酸化反应,确保湿壁画的防水性、耐久性和材料稳定性,确保揭裱后依旧如此。这样就可以确保湿壁画的纹理、质感在揭裱后的架上依然和谐共存。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西方壁画中的湿壁画揭裱技法研究”(项目编号:1110703010)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张云迦,男,汉族,河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壁画。

参考文献

[1](德)JOACHIM POESCHKE.Italian Frescoes 1280—1400[M].New York:Abbeville Press,2005.

[2](德)STEFFI ROETTGEN.Italian Frescoes The Baroque Era[M]. New York:Abbeville Press,2007.

[3](德)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9(12).

[4](意)乔治·瓦萨里.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畫家和雕塑家传记[M].刘明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瑞)Bruno Klein.Gothic Visual Art of The Middle Ages[M].Hf Ullmann,2012.[6](瑞)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原理[M].杨蓬勃,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