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浅析

2023-08-07 16:31王悦鹏
乐器 2023年7期
关键词:单簧管音乐风格演奏技巧

王悦鹏

摘要:卡尔·玛利亚·弗里德里赫·恩斯特·冯·韦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1786~182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浪漫主义历史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被誉为韦伯单簧管作品的典范,这首作品把单簧管的特质和美感发挥到了极致。文章对韦伯的生平、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演奏技巧进行简要分析,探求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和其独特性。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使演奏者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注重。

关键词:韦伯  单簧管  演奏技巧  音乐风格

一、韦伯的生平

1786年11月18日在德国北部奥尔登堡市尤廷(Eutin)的一个平民音乐家庭里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他就是卡尔·玛利亚·弗里德里赫·恩斯特·冯·韦伯(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1786~1826),韦伯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演奏家、音乐评论家、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他在歌剧、室内乐、器乐作品、合唱、交响乐等领域的创作都有很高的成就。

韦伯从小生长在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中,父亲弗朗兹·安东·韦伯(Franz Anton Weber)是城镇的剧院经理兼乐师,母亲格诺韦法·布伦纳(Genovefa Von Brenner)是小剧团的演员歌手。韦伯的父亲是一位狂热音乐爱好者,热衷于长途旅行举办音乐会,他们一家人组成旅行剧团“冯·韦伯剧团”远赴各地旅行演出,小韦伯在音乐的熏陶中长大。韦伯十岁时跟随他第一个老师,霍伊斯克尔(Johann Peter Heuschkel)学习,在这一年多的学习中韦伯深厚的音乐天赋被发掘出来了。1798年在交响乐之父海顿的弟弟,米夏埃尔·海顿(Michael Hayoin)的指导下学习作曲理论等。1803年在维也纳韦伯又遇到了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福格勒(G·J·Vogler),他对韦伯的勤奋好学和音乐天赋给予了极大的赞赏与肯定,年少韦伯便担任了弗罗茨瓦夫(Breslau)国家剧院乐团指挥,但没想到的是,年少的韦伯受到了比他年长的团员的嫉妒与排挤,这使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1806年辞去工作来到卡尔斯鲁赫(Karlsruhe),并在当地管弦乐团担任了半年左右的指挥。1807年来到斯图加特(Stuttgart)担任了路德维希(Ludwig)公爵的秘书,在这时期写下了他仅有的两部交响曲和歌剧《西尔瓦娜》(Silvana)。1810年韦伯又开始踏上履行演出的道路,正是在这期间韦伯创作了《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1817年韦伯来到德雷斯顿剧院担任指挥,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与女歌手卡洛琳·布兰德 (Caroline Brandt)结为夫妻,这时的韦伯创作也已经进入成熟时期,著名的钢琴曲《邀舞》(1819年)、伟大的歌剧《魔弹射手》(1821年)和歌剧《欧丽安特》(1823年)陆续问世,但不幸的是这时韦伯已患有肺结核。1826年带病接受了英国卡温特花园皇家剧院(Covent Garden Theatre)的邀约,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巨作《奥伯龙》。1826年6月5日不幸病逝于伦敦好友马特家中,享年40岁。

二、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分析

1.创作背景

1813年《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Op.73)(Clarinet Concerto No.I in F Minor,Op.73)問世。在19世纪20年代初民族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人们的思想正在觉醒,当时的韦伯是最拥护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拿破仑称帝以后,开始进行疯狂的侵略,这使得当时革命激情与失落形成的巨大反差对韦伯造成不小的心理打击。受到这些的影响后,这一时期的作品都真真切切地反应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典型情绪。

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突破古典,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这时期的事物易被人理解被接受,自由精神使得艺术的发展空间被扩大。音乐更多的在体现感情,情感的表达和自我体现被提到首位。追求自由,强烈的激情和夸张的变化对比,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极端的情绪表达。崇尚自由、感性和奔放,更多地表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特点使每个作曲家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自我因素,更具特色。因此浪漫主义时期被人们称为是最具艺术气息的时代!

韦伯在单簧管作品的创作上有着他独特的见解和极高的造诣,单簧管其广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更加受到韦伯的喜爱。[1]1811年在慕尼黑的旅行演出中韦伯遇到了当时优秀的单簧管演奏家海因里希·约瑟夫·贝尔曼(Heinrich Joseph Barmann 1784~1847),贝尔曼的单簧管演奏技巧娴熟,音色优美,且对单簧管的认识深刻,当时的他一直受雇于皇家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宫廷管弦乐团,担任单簧管首席。贝尔曼在单簧管技术上给予了韦伯很大的协助,使得韦伯在单簧管作品上更加出众。在当时巴伐利亚国王的委托下为贝尔曼量身创作出《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值得注意的是,华彩段落是由贝尔曼亲自创作出来的,就是著名的贝尔曼段落(Baermanns Kadenz),这更加体现出贝尔曼华丽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天赋。

《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在古典结构中突出浪漫精神,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炫丽的演奏技巧使其成为浪漫主义时期单簧管中的代表之作,体现出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清新自然的音乐风格,传奏至今。

2.演奏分析

《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演奏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其中的技术技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它的音乐风格和韵味来。首先是音色和强弱变化的控制,好的音色才能给人一种愉悦舒畅的感觉,决定音色的原因诸多,每个人在保持自己演奏特色的同时,要注重不同时期音乐其代表性的音色。练习过程中去诠释抒情歌唱性的声音是十分重要的。

保持基本功的的练习对自身音色的把握和控制起着无形作用,最终在放松的基础上演奏出明亮、通透、结实的声音。要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需要嘴、气、指在放松的前提下完美的配合,嘴型在吹奏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首先,以上牙与下唇为支点,自然含住笛头,不能过紧不能太松,尤其要注意吹奏过程中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其次,舌头的位置要自然放置口腔之中,下巴下拉,使下唇平铺垫在下牙上。最后,在运气时整个口腔和喉咙要打开,使气息自然地注入笛头,同时口腔周边肌要固定且放松。就如同吹气球的管道,做到自如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嘴型是放松的状态,但又不能失去控制,就像放风筝时的那条线,硬来线会断,失去控制又会掉下来。做到这样声音听起来才会轻松自在。

在乐曲中有许多弱起接大连线的乐句。这样的段落特别需要抒情性、歌词性、流动性,在发音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控制不到位常常会使音色发紧、僵硬、憋闷,或是过强而失去其中的色彩与美感。在吹奏这样的弱起句时,嘴型不能过紧气息要充足,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抒发情感。

在音乐表现里流动性十分重要,音乐本身就是时间艺术,就像时间一样流动着,喜悦、愤怒、哀伤等各种情感都会随着人的主观感受变得时而快时而慢。尝试去模仿这种变化会让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下面这样的段落在乐曲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段落在吹奏时不能用小乐句划分,应该用更大的乐句去诠释,有更大的线条感。同时,可以在某几个音上面做变速处理。这样就可以使细腻的情感热情地抒发出来,更好的将音乐的流动性运用在浪漫主义的歌唱性旋律上,从而使其赋有生命力更具动感。

吐音(staccato)又叫断音,用舌快速轻盈地触发出间断不连音的方法。在单簧管演奏技术中可谓是重中之重,演奏员的演奏水平的高低可以从这里窥探。我们所说的吐音不光是口腔内部舌头的变化运动,舌指的结合是吐音练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吐音速度的提高一直以来在被大家所追求,殊不知,只有当吐音的质量提高上去速度才会应之变化,在练习过程中少不了节拍器的帮助,不能盲目追求速度,稳步提升才会有长足的进步。在乐曲中有非常多的吐音片段常常与华彩相结合,当时韦伯创作时现在谱面上的一些吐音连接方式并没有,是经过贝尔曼的添加和处理,处理过后的作品对吐音的运用变得更加巧妙,使乐曲更为出彩,妙笔生辉。乐曲中有两大种吐音方式需要注意,一种是连线与吐音交替叠加出现,一种是单纯的吐音音阶。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控速度,尝试把每个音都吹奏清楚做到清晰。带点的锤音(Martele)其发音靠强化吐气出音、用力间歇强劲,吹奏时要做到干脆、有力、清晰且富有弹性,气流要饱满充足,舌指的配合要精准。做吐音时应稍微加强气息,反复地逐句练习。当吐音练习成熟后就会给人一种华丽爽快的感觉,展现演奏者真正技术的地方。

运指的技巧决定着乐曲的节奏速度和演奏风格的好坏,在演奏时,手指准确、快速、协调而又有节律的运动,要注意保持节奏的均匀,不管是在复杂节奏时还是在基本节奏时都要保持对手指的控制。吹奏时一定要保持全身的放松,双肩肌、前臂肌、手肌、手腕等,只有充分的松弛才不会使手指僵硬不灵活,在乐曲中就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乐曲64小节处,这段乐句看上去并不难,但是在节奏上的三连音到四连音再到三连音之间的转换就需要更加细腻的去表达,这里要求手指的极度平均。提高节奏感做到稳和准是这段的基本要求。再比如第257小节处,这是第一乐章结尾处华彩片段,这里运用到韦伯式的辉煌上行音阶,琶音和半音阶把乐曲送至最高潮处,九连音和上行半音阶的运用提升了乐句的紧凑感。练习这段时一定要注意拍子的变化,和重音的把握,难点要反复练习。只有在手指均匀运行下才会体现出此处的华丽效果。

颤音是运指里最需要注意的技巧之一。颤音的创作在单簧管作品里经常可见,它的出现一般标志着乐曲的华彩和高潮的到来,提升乐曲的色彩,表现张力的地方。颤音在乐曲中更是常见,时值准确且平均的颤音极大地要求演奏者的基本功。首先,手指要做到均匀而又松弛,平时可以在没有管的情况下做单指颤动练习,来增加手指的力量与灵活度。其次,在做颤音时可以把管体重量偏向另一侧手里,这样使得做颤音一侧的手指更加轻松动作灵活。最后,要选择正确的颤音指法,可以使用附加键和辅助键位来提高颤音的音准与速度,保证乐曲更完美的表达。乐曲267小节乐章结尾处的颤音,连续的颤音要注意节拍的运行,不能拖拍不能抢拍,最后三小节持续的超高音颤音就需要演奏员充足的气息准备。为了音准问题,升F到G的颤音需要用到右手食指的附加键替换原先的指法,使其恢复音准更易演奏,同时要注意最后尾音的时值要吹满。

三、韦伯单簧管音乐的艺术性

韦伯是介于“维也纳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中仍存在着一些古典主义气质。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韦伯的单簧管协奏曲还是遵循着古典式结构,带有唐璜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与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自由奔放无拘无束,表达形式大胆夸张,具有幻想形,追求自由、崇尚感性和奔放,更多地表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特点使每个作曲家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自我因素,更具特色。

早年期间的韦伯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从小被给予厚望,父亲希望他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家对他进行严格的音乐教育。家庭旅行演出团也使他享受到不同的各地的优秀教育,增添了他的音乐水平与阅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每个年龄阶段韦伯的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随着经验与阅历的积累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他追求旋律的多样性和大线条感,更多的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模进。韦伯为单簧管创作了三首协奏曲,苏联音乐家德·洛加尔·列维茨基曾在《管弦乐队讲话》中这样讲道:[2]“格外敏感地揭示单簧管的无限艺术性能的作曲家是韦伯,没有一个人像韦伯那样留下了那么多直到今天仍然被奉为典范的绝妙的单簧管独奏作品。”韦伯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歌唱性,这是由于他还是一位歌剧作曲家,用宣叙调、咏叹调的手法突出戏剧性,强调对比,如同歌剧中的独唱片段洋溢着柔美炽热的浪漫抒情风格,单簧管可以完美的做到这些。他的创作灵感有时如同火山喷发一样在瞬间涌动而出,音乐风格时而欢快喜悦、时而忧郁伤感、时而热情活泼、时而情意绵绵。他从来不表达单一的思想,多变的音乐风格在同一乐章内就变幻莫测。更夸张的节奏变化、更大的强弱对比等革新式的创作手法都使他的音乐风格更具多样性,情感也更充沛。

贝尔曼是韦伯多年的好友,在他的单簧管作品创作中贝尔曼给予他很多的帮助,韦伯在单簧管作品中的地位与贝尔曼的帮助息息相关。贝尔曼的加盟提升了《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华丽效果与多变的音乐风格,华彩段落的创作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技巧上的提升使乐曲的难度大大加强,多变的风格让乐曲华彩段落更具冲击性和展现能力。同时也给乐曲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其更加充满活力,成为本曲的点睛之笔。

《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是韦伯在当时民族意识高涨、浪漫主义音乐兴起的时代下创作的,音乐中充满了矛盾,当时的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安不满与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渴望的,让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戏剧色彩。乐曲在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优良品质外,又将创新的浪漫主义风格融入其中,使其旋律充满歌唱性,曲调细腻,充分发挥出单簧管音色音域的表现力和生动的感染力,完美展现了单簧管的性格。韦伯创作的《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不论是在单簧管协奏曲中还是在浪漫主义音乐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精湛的表现力更是让大家喜爱,使其成为古今单簧管协奏曲中的代表之作。

參考文献:

[1]李洋(导师:米和平).韦伯单簧管协奏曲的演奏技法及音乐风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6.7。

[2](苏)德·洛加尔·列维茨基.管弦乐队讲话[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2

[3]曹小草(导师:王振先).卡尔·玛利亚·冯·韦伯单簧管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8.15。

猜你喜欢
单簧管音乐风格演奏技巧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