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式冲击波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慢性颈痛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8-07 07:36葛云龙刘亚梅张金燕王芳陈立娜刘旭东勾丽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5期
关键词:颈痛冲击波颈椎

葛云龙 刘亚梅 张金燕 王芳 陈立娜 刘旭东 勾丽洁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北 承德 067000)

慢性疼痛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疾病中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病程长,不仅给个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还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与社会问题〔1〕。慢性颈痛作为三大骨骼肌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社交,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目前,针对慢性颈痛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手术治疗等。临床上对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较常用的药是非甾体药物,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该类药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存在容易导致胃肠道黏膜出血或损伤肾功能等不良反应〔3,4〕。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虽然值得肯定,但是手术存在造成创伤手术费用昂贵及手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手术治疗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5〕。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或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6,7〕。本研究旨在探讨放散式冲击波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慢性颈痛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慢性颈痛患者4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0~76岁,平均(68.89±5.41)岁;病程8~54个月,平均(29.95±5.51)个月。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1~78岁,平均(69.32±6.62)岁;病程7~58个月,平均(30.54±4.8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①颈部疼痛、僵硬不适感反复发作,每月发作次数≥1 次,且连续发作≥3个月,查体伴或不伴有肌肉骨骼系统阳性体征;②无体外冲击波的禁忌证,且近3个月未针灸治疗者;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存在颈椎手术史、骨折史、外伤史及感染、炎性病变等;②CT或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有明显颈段脊髓受压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肺、肝、脑、肾、血液系统、严重骨质疏松及不适合做高强度运动训练者;④患有精神心理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⑤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上颈椎不稳;⑥存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禁忌证。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对痛点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定点冲击治疗,避开重要的血管及神经走行,依据治疗周期,治疗压力设定为1.5~4.0 bar,频率设定为4~10 Hz,手柄压力适度,治疗冲击剂量在2 000~2 500次,分别于当日、第5天、第10天、第15天进行治疗,共治疗15 d,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冲击频率和冲击强度。观察组:在放散式冲击波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主穴选取针刺取颈夹脊、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颈痛放射至肩胛周围选取肩中俞、肩外俞、天髎、巨骨等;颈痛并放射到前拇指,取患侧肩髃、偏历、合谷、三间、曲池等;颈痛并放射到中指、示指,取患侧肩髎、外关、中渚、三阳络等;颈痛并放射到环指、小指,取患侧支正、养老、后溪、天宗、 小海等;取坐位,穴位常规酒精消毒后,取华佗牌30号毫针,得气后停止运针,每处行针30 s,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15 d。两组疗程均为15 d。

1.5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颈部功能恢复正常,且患者颈部疼痛消失;②好转:患者颈部功能好转,且患者颈部疼痛好转;③无效:患者颈部功能无明显改善,且患者颈部疼痛无明显改善。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1.6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PQ颈痛量表〔8〕评分变化,包含9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评分越高说明颈部状况越差;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9〕评价,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颈痛越明显;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肌群耐力变化,包括颈后伸持续时间和颈前屈持续时间;④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中位频率(MF)值变化,采用表面肌电检测仪测定胸锁乳突肌MF值;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采用SF-36量表评分,主要评价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疼痛和一般健康4个量表,每个量表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慢性颈痛疗效比较 观察组慢性颈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其中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其中显效7例、好转8例、无效5例;χ2=5.081,P=0.037)。

2.2两组慢性颈痛NPQ颈痛量表评分和VAS比较 两组治疗后NPQ颈痛量表评分和VAS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PQ量表评分和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NPQ颈痛量表评分和VAS比较分,n=20)

2.3两组颈部肌群耐力比较 两组治疗后颈后伸持续时间和颈前屈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后伸持续时间和颈前屈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部肌群耐力比较

2.4两组慢性颈痛患者表面肌电MF值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胸锁乳突肌MF值〔(87.42±6.51)、(74.87±7.13)Hz〕显著高于治疗前〔(58.82±4.51)、(57.98±5.12)Hz;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锁乳突肌M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9.946,P<0.05)。

2.5两组慢性颈痛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疼痛和一般健康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疼痛和一般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n=40)

3 讨 论

随着现代生活模式改变,如长时间面对电脑、不正确坐姿等,导致颈部的肌肉、骨骼、关节或其他软组织受损,引起慢性疼痛的产生〔10~12〕。慢性颈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确切,原始病因诱发的疼痛亦可随病情进展而复杂化,有多因素致病的特点,颈痛的发生不仅和年龄的增长有关,而且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痛在年轻人中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7,13~15〕。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慢性颈痛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机械脉冲波,兼具光、声、力学的某些性质,是在某一介质(如水、空气等)中由于能量的突然释放而产生的高能量压力波。其不但可以作用于局部产生压应力和张应力的特性,而且能够通过液体和软组织的弹性介质而传导,进而到达人体组织,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可直接到达人体的深部组织,通过诱导组织微创伤间接刺激重新修复、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痛阈、解痉作用、改善炎性介质作用等多种机制来缓解疼痛〔16〕。水和明胶作为冲击波的最佳传递介质,具有与皮肤、脂肪和肌肉等组织声阻抗接近的特点,因此冲击波对皮肤、脂肪、肌肉、结缔组织损伤较小,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目前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正被广泛应用,相对于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而言,此种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恢复快、花费低、治疗后不需特殊处理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治疗骨骼肌系统疾病中。研究表明,放散式冲击波疗法在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17〕。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慢性颈痛临床报道较少,且尚无关于冲击波强度、位置及冲击频次的统一标准,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相关临床报道中,放散式冲击波治疗依据解剖学特点,往往医生要参考治疗参数并结合个人经验,再对不同部位治疗的压力、冲击次数优化,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是一种中医手法,用于慢性颈痛患者取得良好效果〔18,19〕。其中颈夹脊是经外奇穴,夹脊穴定位多与神经出入位置相重叠,并且在功能上又可调节其他背俞穴功能及作用;风池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间的凹陷处,针刺风池穴可通经络、和气血,迅速达到止痛目的;肩井是颈肩部容易受累部位的穴位;大椎穴位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20,21〕。针刺上述穴位可调节颈部奇穴,达到通络止痛、行气活血功效。本研究提示,放散式冲击波结合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其可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减轻颈部疼痛,提高患者颈部肌群耐力,改善患者肌电情况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显。

猜你喜欢
颈痛冲击波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武汉冲击波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医生集团冲击波
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