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回响

2023-08-07 04:54朱胜利
时代报告 2023年6期
关键词:岐伯岐黄新密市

朱胜利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留下痕迹的。

约翰·罗斯金有一首叫做《痕迹》的诗: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事业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光阴荏苒,岁月匆忙。

在短短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有些人会隐没人海,碌碌无为;有些人即使历经岁月风霜却日渐清晰,久而不蚀。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却把他人生的步履踩得那样踏实,那样坚定有力……

苟堂镇南方沟村,位于新密市与禹州市、登封市三市交界地带。这个1300口人的村子里,有一个被大伙称作“百姓村官”的村支书刘巧军。走进南方沟村,只要一提起47岁的刘巧军,乡亲们都會不由自主地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念叨起刘书记的各种好。在乡亲们的眼中,刘书记就是他们身边的李天成。

初夏,从新密市苟堂镇岐伯山顶俯视四周,满眼皆是翠绿,微风吹过,一棵棵绿树随风摆动,带来了一丝活力和希望。

“三婶,赶集回来啦?”

“叔,准备下地干活儿去?”

“大伯,咱家门口一定要搞好卫生,尤其是像咱这样住在街道旁边的!”

……

5月的一个周末,笔者随新密作家采风团走进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巧军正热情地和每个村民打着招呼。一上午,刘巧军的脚步就没停过:他时而拿着铁锹出现在岐伯广场停车场上的土堆前,一铲一铲地平整场地;时而又出现在村部门口的货车上,将新到的“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基地”铜牌搬运下来。“书记就得啥都干,为村民当好店小二。”刘巧军乐呵呵地说道。

自主创业显身手

二十年来,刘巧军从打工青年到郑州密郡道路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每每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有着酸甜苦辣,却依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幸运。

光阴荏苒,历史绵延。他,用他的信念,他的追求,他的情怀,续写了属于自己的自豪和骄傲,明净而坦荡的脚步诉说起他的风雨历程和精彩,诉说着从普通的打工仔如何蜕变成密郡“掌门人”的故事。

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做事坚持不懈;他,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挑战自我,调整心态,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成长与成功。他,坚持、坚韧、坚强,他有着凌寒梅花一样百折不挠的品性。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的梦想不曾改变,他的初心就在前方。

从小吃苦、深知生活艰辛的刘巧军,看到母亲患病,父亲债台高筑,懂事早熟的他高中毕业后,年仅18岁,就进城推着三轮车在东城门附近卖香蕉;后来到矿务局菜市场当装卸工,稚嫩的肩膀扛起一袋100斤重的萝卜,如同扛起生活的重担,虽然一车收入仅7毛钱,他仍然起早贪黑、挥汗如雨;之后到黑老包酱油厂当业务员跑起了销售,其间听从一位亲戚的建议,办了B2驾照,酱油厂倒闭后索性跑起了运输。

2002年,借钱13.8万元,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二手东风康明斯货车,拉运散装水泥,其间遭遇车祸,几乎报废;2009年,贷款买下第二辆车康明斯260,同样也是二手车;同年,从朋友处以工抵账的形式添置了第三辆车,二手中汽豪沃货车;2013年添置二手天龙375牵引车,这是刘巧军的第四辆车;2018年,投资75万元,一次性购置5台欧曼牵引车;2019年,成立郑州密郡道路运输有限公司,刘巧军当上了董事长。

如今,公司拥有20多辆货车,大多是宇通新能源重卡车,响应国家号召,公司倡导环保理念、绿色运输。

刘巧军,终于成功了,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为民服务美名扬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正午的南方沟村被凝固在蓝天白云下,山路上没有行人,唯有已经结果儿的构树哗哗作响。站在岐伯山头眺望四野,能尽情感受这片土地的淳朴与俊秀,也感受着那些纯真而深沉的人带来的悸动。

在南方沟村走访,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朝圣者,果敢先行的决策人,背井离乡的拓荒人,梦想接力的后来人……

2018年5月,72岁患脑中风的父亲,听说村领导邀请自己的儿子进村委班子,坐在轮椅上边哭边拽着巧军的衣袖,说:“儿啊,听爹一声劝,千万别当村干部,退伍后我当过村干部,老作难啊!”

巧军流着泪劝慰父亲:“咱家致富了,不能不管乡亲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密郡公司会计靳师傅直言不讳地“警告”董事长刘巧军,回去当村干部,肯定忙得不可开交。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势必影响公司生意。

2018年5月,就这样,刘巧军顶着家人和下属的质疑,毅然决然地回村当了一名村委委员。2020年11月15日,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同年12月20日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巧军回来是干事的,是回来帮助咱的。”村口的几位老大妈,这次的“情报”非常准确。

低保救济款3150元,这是六口之家的低保户曲桂枝家里,一个月的唯一收入来源。屋漏偏逢连阴雨,30多岁的儿子裴红义患肝腹水,村里刚为他申请了“同在蓝天下”专项救助基金。2022年1月27日,曲桂枝不慎摔倒,导致脊椎骨折。刘巧军闻讯,立即购买1000多元的护具送至医院,为其节省了数千元的医疗费用。新年春节期间,刘巧军想到她家的困难,年货不一定置办齐全,买了一条大鱼派妻子送去,曲桂枝感动得眼泪纵横。家属感激,请人做了一面锦旗,上书“心系群众送温暖,真诚为民好村官”,送至村部,逢人就夸“刘书记是俺家的大恩人”。

2022年冬季,张金央患智障的儿子走失,刘巧军发动群众数十人,连夜地毯式搜救,终于在第二天拂晓时分,于一处山沟旮旯里找到。随后,张金央亲自捧一面锦旗,送给刘巧军致谢。2023年初,70多岁的退休教师张金央,骑三轮车不慎掉入路边沟,他第一时间拨打刘巧军的电话,“巧军,快来救我,我掉沟里啦!”刘巧军边接电话边派人立即奔赴现场,处理险情,抬车救人。

奉献爱心有担当

致富不忘思源,爱心回报家乡。在事业稳定后进入村委,刘巧军致力于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过去,因自来水跑冒滴漏,村民交水费从5元一吨到10元一吨不等。为了减轻村民生活负担,从2018年6月至今,刘巧军自掏腰包30万元,一人承担起村内1000余人的生活用水费用。

过去,村里主干道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不便有安全隐患。刘巧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费17万元修架路灯80盏,方便群众夜晚出行,照亮了山村脱贫致富之路。

同时,刘巧军热心公益,积极组建“新密正能量义工会”,倡导、发起、组织义工投身慈善事业、扶危济困、助人为乐。义工会在他的带领下日渐壮大,目前已发展志愿者132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40次,他们每天自发捐出善款,用善款去慰問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动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那才叫真本事!”刘巧军朴实的一席话,不是豪言壮语,有点点滴滴的行动作证,有村里一天天的变化作证。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心里想着他们、真心为他们办事,他们就会掏出心来拥护你、支持你。”刘巧军说完,脸上挂满了自豪的神情。

点滴片段,组成人生。

如影随形是人生的痕迹,云卷云舒亦是……太多痕迹都已成为时代的注脚。

刘巧军没有豪言壮语,他数年如一日的付出,虽似踏雪无痕,却在悄无声息中,赢得了人生的春华秋实,赢得了众口烁烁。

助力岐黄爱家乡

新密是黄帝故都故里,黄帝故都轩辕丘就在新密市东部曲梁镇大樊庄村。史载“黄帝西巡访贤,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岐伯一定是被黄帝引载到他的“首都”之地,《黄帝内经》一定在黄帝文化十分深厚的地方产生。这个秘密是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专家和学者们发现的。当年,他们在新密市召开岐黄文化高层论坛,对新密市包括岐伯山、黄帝宫、古城寨等在内的50多处岐黄遗迹进行了深入考察,命名新密市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为保护和传承岐黄文化,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栓正不顾年迈,成立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从2020年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连续举办医祖岐伯拜祖大典,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从2022年起,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把医祖圣地岐伯山拜祖活动纳入论坛,医祖圣地岐伯山已经成为郑州和河南的文化标记。“老家河南,中医之源”在岐伯山唱响。

作为村官,同时身兼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一职,刘巧军的格局更大了。他深受王栓正会长的感染,看到的不再是本村2.3平方公里的视野,而是为1001平方公里的家乡新密谋福祉:传承岐黄文化,弘扬中医国粹,发展中草药种植,培育密南文旅产业……

刘巧军深知,岐黄文化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新密市境内与岐黄文化相关的遗迹有60多处。和合村与炎黄议和结盟有关;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帝宫是黄帝立宫建殿、明堂宣政问医的地方;东马庄、西马庄、养马庄、马骥岭、草场岗、力牧台、风后顶、摩旗山与黄帝统一天下的战争有关,弹唱沟、乐台庙、嘹歌山与岐伯发明军乐、鼓舞士气有关;更重要的是苟堂镇境内岐伯山为岐伯培育药材的基地,是岐伯墓所在地,岐伯山上有170多种中药材,年年生发,千古不绝;养老湾为黄帝功臣大将养老的地方,方沟村相传为岐伯为军民开药方的地方,此地有岐伯洞、岐伯泉,以及岐伯庙遗迹;岐伯山后的大鸿山、雷公台是以黄帝时代名医大鸿(鬼臾区)、雷公命名的两座高峰,石楼山巅轩辕宫记载了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一问一答形成《黄帝内经》的史迹;具茨山上还有1000多处黄帝时代的岩画。这里岐黄文化高度密集,岐黄文化的传说妇孺皆知,生动传神。

“不开发好、传承好岐黄文化资源,就是新密的罪人,我一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做一名岐黄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刘巧军掷地有声,眼睛里充满着坚毅、果敢……

于是,岐伯山上,连续四届医祖岐伯拜祖大典、两届国际岐黄文化高峰论坛的前前后后,都有刘巧军忙碌的身影和醒目的足迹。

不说背后的辛苦忙碌,单看村口路标、上山路两侧的岐黄文化专栏、景区绿化、道路拓宽、岐伯墓立碑……这其中,不知蕴含了刘巧军多少心血、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更好地迎接今年第四届医祖岐伯拜祖大典仪式,刘巧军提前数月,斥资100多万元,兴建岐伯广场、整修道路、扩建停车场,使得活动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天道酬勤。2020年1月13日,刘巧军被新密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密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同年7月,被新密市文明办评为“新密市文明市民”。

专门研究岐黄文化的地方学者张怀洲,则对岐伯山的成功有另一番感受和解读,“岐黄文化相关的遗迹众多,厚重的历史、透明的现实、壮丽的河山、幽婉的诗韵,都是岐伯山脱颖而出的密码,也是岐黄文化别具魅力的秘诀之一。”

伏羲之乡,史称密郐,溱洧泱泱,“郑风”所书。历八千年,胜迹叠见,新贤辈出。坐落于民族古老医山、史山、文化山之麓,南方沟人心口相传间,汲取丰厚的养料,一代代积累的中草药种植技艺得以传承,一辈辈磨炼的医者匠心得以延续。

尘埃与曙光升腾,万物肆意生长,南方沟这座山村被推动着、被鼓舞着疾行,由闭塞而开放,由孱弱而强壮,展开更为辽阔的未来。

夜晚,当游客消失后,南方沟就还原了山村本色,没有灯火,没有车声,夏虫唧唧,村子沉沉睡去,发出安宁的呼吸声。从山谷深处涌来的清风,在村里回旋激荡,新的故事还将持续发生,演绎出一曲曲动人的生命回响。

猜你喜欢
岐伯岐黄新密市
黄帝内经 灵枢·周痹原文
术精岐黄展仁心 服务健康惠民生
新密市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篇(六)
新密市
皇帝内经
黄帝内经
岐黄国医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