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8-08 19:34黄娟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罗甸县建成区行道树

黄娟

(罗甸县园林绿化站,贵州 黔南 550100)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县城是城市的基础单位,如何提高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水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是县城园林工作者贯彻落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必须深刻把握的重要命题。

1 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现状及特点

1.1 区位特征明显

罗甸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城距省会贵阳168km,距州府都匀186km,是贵州省最南地区之一,处于亚热带到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宜人,年均气温19.6℃,冬季平均气温11.6℃,年日照1350~1520h,年均降雨量1335mm。县城建成区海拔为385~420m,周边群山环绕,夏季长而炎热,冬季无霜,素有“贵州小三亚”之称。独特的区位条件和气候特点,使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使用热带亚热带植物较多,与贵州省大部分城镇园林绿化相比存在一定独特性。

1.2 新老城区差异明显

受龙滩水电站建设库区蓄水因素影响,2012 年以前罗甸县城街道狭窄,房屋老旧,2012 年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罗甸县新老城区建设时期、城市客观条件、绿化理念不同,园林绿化特征差异大。老城区公共绿化内容主要为行道树,苗木品种、颜色、层次单一,景观不丰富。新城区园林公共绿化内容有行道树、道路中间隔离带、城市公园、人民广场,苗木品种、颜色、层次较丰富,景观效果较好。

1.3 园林绿化苗木品种丰富

罗甸县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利于植物生长繁殖。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用苗品种多,经调查,共有56科103 属119 种。乔木主要有小叶榕、紫花羊蹄甲、大叶榕、狐尾椰、鱼尾葵、木棉花、鸡蛋花、假槟榔、火焰木、蓝花楹、杜英、朱樱花等;灌木主要有三角梅、千层金、五色梅、龙船花、苏铁、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假连翘、栀子花、金森女贞、瓜子黄杨、大叶黄杨等;地被植物主要有满天星、佛甲草、葱兰、艳姜花、百子莲、肾蕨、沿阶草等。

1.4 外来植物多

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使用外来植物较多,尤其是玉湖公园。经调查,全县外来植物有乔木、灌木、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藤本等,外来植物中乔木最多,共17 种,隶属12 科16 属,占外来植物的38.64%,二年生草本最少,共1 种,隶属1 科1 属,占外来植物的2.27%。

1.5 园林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放缓

受龙滩水电站建设库区蓄水因素影响,2012 年以前,罗甸县城镇建设规划一再迟缓,街道狭窄,房屋老旧,商业不振,贸易不兴,面积不足5km2,城区人口不足5 万人,被人称为“一支烟就能走完的县城”,2012—2020 年罗甸县城市建设迅速。不过自2021 年以来,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呈现出建设速度回落、建设项目减少、管护资金降低、机械化水平提升慢的趋势。

2 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存在问题

2.1 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不足

地方政府对城市绿地系统重视不够,缺乏统一规划的意识。罗甸县城建成区绿地系统存在以下不足:①公共绿地空间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公共绿地主要分布于新城区,老城区绿化场所少,不能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②城西片区缺少公园,公园服务覆盖有限。③附属绿地零散不平衡。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局等单位附属绿化高,其余单位附属绿化低,甚至部分单位无附属绿化。④居住绿地水平不一。安邦华城、嘉禾小区、玉湖华府、未来城、东城国际等新建小区绿化率高,绿化景观好,其余小区绿化仅有少量零星绿化,甚至无任何绿化。

2.2 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不足

罗甸县整体经济实力在贵州省和黔南州处于第三梯队,多年来县财政收入在10 亿元上下,可用于城市公益事业的资金不多,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来源主要为结余结存资金。在资金管理和项目绩效目标管理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下,结余结存资金大幅下降,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不足。

2.3 老城区行道树与各类设施矛盾突出

罗甸县老城区信邦路、商业街、环城路、罗斛路、人民街、斛兴路、解放路等街道居民楼沿街建设,人行道宽度仅1.8~4m,沿街空间狭窄。多年发展建设中,供电、通信等设施(箱体、线路)建设和安装不完全规范合理,线路沿街穿过行道树树冠布设,甚至设备箱和线圈钉挂于树干。此外,老城区树体高大、冠幅广展、枝叶茂密、生长速度快的行道树(主要为小叶榕)枝叶存在遮挡交通指示牌和红绿灯、天网和违章摄像头、沿街居民楼2~4 层采光窗口的情况。老城区行道树与各类设施、住户采光、商户经营矛盾集中突出,且安全隐患大。

2.4 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管护团队

罗甸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县内园林绿化企业较少,县外园林绿化企业入驻率不高,市场竞争不充分,园林绿化行业不成熟,开展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服务的企业专业性不够,具体如下:①管护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队伍管理混乱,纪律性不高。②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经验,管理方式粗放,技术人员无专业背景,缺少正规的技术培训。③管护企业工人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大,技术水平和素质明显存在很大的不足。④管护资料不齐全,档案比较杂乱。

2.5 园林绿化管护不到位

罗甸县冬短夏长,植物生长期长,需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园林绿化管护水平对建成区景观效果影响较大。罗甸县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浇水施肥、绿篱修剪工作不及时、不充分,病虫害防治针对性不足,导致已建成的园林绿化开始出现弱化、疏落、死亡迹象。

2.6 存在入侵植物破坏的潜在风险

自2012 年以来,罗甸县城市建设迅速,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使用外来苗木迅速增多,为外来植物的进入和扩散提供了条件,具有危害性的入侵植物主要有菟丝子、三叶鬼针草、紫荆泽兰、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银合欢。近两年来,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罗甸县园林绿化部门对罗甸县城建成区公共绿化内的入侵植物进行了动态排查除治,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入侵植物未对罗甸县城建成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但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2.7 占用、破坏园林绿化的现象普遍

2.7.1 工程占用、破坏绿地

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缺少重视园林绿化的意识,在供电设施、通信通讯设施、排水设施、道路设施、监控设施、老城改造、新建小区等工程中,理所当然要求城市园林绿化为建设“让路”,未经审批修剪行道树,占用、破坏绿化地,对城市景观造成破坏。

2.7.2 城市居民占用、破坏绿地

部分居民爱护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的观念薄弱,法治意识淡薄,偷偷往树池浇灌盐水、油污水,在行道树树干上随意钉挂物品,不经申请自行修剪行道树树枝,在绿化地内种菜、堆放盆花、设置广告牌等,随意破坏行道树,占用、破坏绿化地,给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造成破坏。

2.8 园林绿化苗圃建设水平低

苗木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生产园林绿化苗木的苗圃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1]。罗甸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苗圃建设处于园林绿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县内苗圃经营内容主要为营造林苗圃,且各苗圃规格小、品种单一、品质不齐,可用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少。县内园林绿化苗木不能实现自给,园林绿化建设用苗只能向周边县城和省份调运购买,导致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占比低、建设成本高、苗木质量不均匀。

3 对策分析

3.1 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加强顶层设计,以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指导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主要为以下5 个方面:①加大老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力度,满足老城区居民对园林绿化的需求,打破新老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的现状。②在新莲村新建城市公园,均衡全县公园绿地布局,提升罗甸县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③绿化空间充足的各单位,开展附属绿化建设,绿化空间不足的各单位积极开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全方位提高附属绿化率。④在旧城改造中,严格执行国家对居住小区绿化率的标准,增加居住绿化面积。⑤在全县增建口袋公园、小游园、街边绿地,丰富罗甸县城建成区公共绿化形式,充分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2]。

3.2 保障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

将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纳入县财政支出,且园林绿化管理资金增速应高于县财政增速,使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园林绿化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筹集渠道,通过申请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园建设和运营等方式,增加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所需资金[3]。

3.3 开展老城区行道树修剪

县人民政府主导,成立以县宣传部门、交通部门、供电部门、通讯部门为成员的老城区行道树修剪专项工作组,开展罗甸县老城区行道树修剪专项行动。对老城区行道树(小叶榕)进行截干修剪,以调节枝叶分布、平衡各主枝生长势、协调优化根冠比例、修正树体倾斜、消除安全隐患,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修剪全过程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联合协作推进罗甸县老城区行道树修剪专项行动,在修剪前做好行道树修剪宣传,修剪行动中做好交通疏导、施工断电、通讯通信线路优化调整等。

3.4 引进、培育一支过硬的管护队伍

首先,园林绿化部门加强交流学习,借鉴省内外优秀的园林绿化管护方法和模式。其次,提高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招投标标准,引入专业的园林绿化管护企业进县开展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工作。最后,管护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培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园林绿化管护工作;对管理、技术、工人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可行有效的方案计划,及时完善绿地信息、日常记录资料;多形式、多层次培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队伍专业能力;定期对管护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4]。

3.5 加强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

园林绿化部门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加强对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企业的技术指导,督促建成区园林绿化管护企业做好以下重点工作:①4—10 月高温季,保证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每天至少全面浇水2 次,不出现因浇水不及时导致萎蔫、死亡现象。②3 月对全城行道树施肥1 次,3—10 月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对全城公共绿地全面施肥3 次,避免绿化植物缺肥。③4—10月加强全城绿化巡查,及时修剪规则式造型植物、特殊造型植物、自然式造型植物、行道树,保证规则式造型植物边界清晰,特殊造型植物不失去原有的造型,自然式造型植物形态和大小符合景观要求,行道树枝条不遮挡居民窗口、红绿灯、标示标牌、监控。

3.6 加强外来植物监测和危害植物防治

园林绿化职能部门开展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外来植物调查专项行动,对调查发现的高风险、高破坏性入侵植物及时清除,对调查发现的中、低风险外来植物进行定期监控。同时,县林业局加强苗木植物检疫,各职能部门对项目使用外来植物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管,预防项目建设引入高危植物。另外,向公众宣传外来危害植物的识别、危害、处置方法,提高公众防范和生态保护意识,避免群众引入、传播外来危害植物,使外来危害植物发现之初得到及时清除。

3.7 营造爱护园林绿化的氛围

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园林绿化政策宣传。利用县城赶集天、政策宣传进校园进社区、各单位LED 屏等开展线下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县电视台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加强工程占用绿地审批和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在县城营造良好的爱护城市园林绿化和爱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3.8 扶持县内苗圃企业

加大对县内苗圃的政策支持,整合林业、农业、住建结余资金用于支持园林绿化苗圃建设和发展;培育扶持县内苗圃经营企业,加强苗圃骨干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同时组织苗圃企业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全县苗圃企业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以提高县内各苗圃繁育苗木的品质;及时关注和收集市场苗木需求信息并提供给苗圃经营企业,提升县内苗圃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5]。

4 结语

总而言之,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的管护不能只靠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以县人民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企业为主体,居民积极参与的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罗甸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生态功能。

猜你喜欢
罗甸县建成区行道树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近30年南宁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绿色贵州引客来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行道树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区扩展研究
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黔南州第十届旅游发展大会暨罗甸县第二届宝玉石观赏石博览会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