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应用探讨

2023-08-08 19:34秦瑛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调和风景园林园林

秦瑛

(浙江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0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可以有效修复近些年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其绿化效果极强,是城市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设计人员需合理规划风景园林,结合色彩美学,构建更具魅力的色彩景观,提高风景园林实用价值的同时,也为观赏者营造更具观赏效果的审美体验。

1 风景园林设计的色彩美学

1.1 色彩理论

色彩美学中包含了许多的专业学科,它以基础光学为主,融入了美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当色彩美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在一起,它又演变成了一种存在于三维空间的艺术美感,通过各式各样的色彩搭配、调和,从视觉和心灵上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1]。

1.2 色彩美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价值

从视觉角度上来说,色彩是人类第一时间接收到的直接性视觉元素,能够决定人们对该物体的感官体验。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能够决定该园林给大众带来的第一印象,也可以从整体上决定风景园林整体的艺术美感。在设计中,融入色彩美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风景园林的实用性。合理的色彩搭配还会对园林内的空间结构感产生一定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观赏者的感官意识,使风景园林中的景物、空间结构产生远大于实际效果的艺术价值。除此之外,合理的色彩也能够提高风景园林建设中的情绪价值,运用多样性的色彩,为观赏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情绪变化,产生更激烈的情感反应,从精神和视觉上让观赏者体会到园林的奇妙之处。色彩美学的科学应用,还能够防止人们在观赏园林时大量趋同色彩产生的视觉疲劳,营造更加愉悦的观赏体验,达到建设绿色生态、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1.3 色彩与风景园林的搭配

1.3.1 空间混合

指结构上的色彩变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过一些线性的色彩结构或是一些较为密集的色彩点缀,完成某个空间内的色彩混合分布。空间混合美感与色彩形态和排列顺序有着一定的关系,以色线和色点为主构建的空间色彩混合效果,可以通过规则性的排序,强化空间的秩序感,使园林产生一种较为平静、和谐的艺术之美。

1.3.2 边缘对比

当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时,二者相接的边缘部分将会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如若这两种颜色是对比互补色,那么该色彩对比效果将会更为强烈。颜色连接的边缘处,会使人们产生视觉错觉,认为这一位置出现十分明显的边界线,而这种错觉往往又会给人们带来审美上的刺激感,强化了色彩冲突,也增强了园林的艺术美感[2]。

1.4 风景园林中常见的色彩种类

1.4.1 自然色彩

自然色彩是指未经人工修饰的、与生俱来的自然颜色,包括园林周边的山水、地貌、水文特征,以及园区内种植的植物等。园林水景本身并没有过多的色彩,但当水与光线、周边树丛、建筑倒影结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无穷的色彩变化;又如植物的自然色彩会受到季节、天气、温度等因素影响,产生自然的生理色彩变化。这类自然色彩随着季节更替,其变化无穷无尽,使园林充满自然之美。

1.4.2 半自然色彩

半自然色彩是指为配合园林整体的色彩和谐度或是设计需求,以人工的方式对自然色彩进行二次加工后生成的色彩。半自然色彩有保留了一部分自然色彩的特性,加上少量的人工雕琢,具有一定的天然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们对于艺术美感的需求,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色彩类型。

1.4.3 人工色彩

人工色彩是指全人工制作的色彩,如建筑、灯具、休闲座椅等。风景园林中,人工色彩的应用范围并不大,但又不可或缺。因此,要注重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的搭配,维护园林的协调、统一,从而有效地提升园林的整体艺术效果。

1.5 风景园林色彩设计基础原则

1.5.1 整体性

风景园林往往由各个结构、模块构成,设计人员应从不同结构、元素中,探寻色彩的规律性和秩序性,从而构建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风景园林。园林中的色彩元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为体现园林色彩的整体性原则,需要设计人员从大局视野出发,先找到风景园林整体的色彩基调,围绕色彩基调出发,构思园林色彩布局和组织方式。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到该城市及周边范围内限定因素,如当地的自然、历史、人文因素,以此确定园林色彩的主基调,再慢慢探索细节处的色彩应用[3]。

1.5.2 关系性

风景园林设计中,各个结构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质。在色彩设计时,也要注意不同元素之间的关联性,才能完成统一、和谐的园林色彩设计。从园林整体结构上看,每一个色彩的应用,都会受到整体效果及其他各色彩的影响,设计人员应寻找合理的色彩搭配方式,处理好各种色彩和结构间的关系,创造更立体的园林色彩景观。

1.5.3 和谐性

园林色彩必须要遵循和谐性原则,考虑到园林内部结构、色块分部与整体的和谐性和园林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性。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周边环境的色调,尊重自然环境资源,在尽可能保留自然色彩的基础上,创建与自然生态保持和谐、统一的风景园林。

1.5.4 以人为本

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情绪价值,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刺激、感官刺激不同,对人类心态、情绪的调节功能也是不同的。如生机勃勃的绿色,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活力感,而绿色作为植物的主要颜色,是风景园林的基础色彩之一,此时游客走进园林,便会产生充满活力、干劲的感觉。而红色让人感觉热情洋溢、喜庆欢快,以红色作为色彩点缀,可以振奋游客的精神。因此在园林色彩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园林的功能性特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完善色彩设计,为游客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

2 风景园林中色彩的应用策略

2.1 色彩调和设计

园林设计中善用色彩调和,将各种不同的色彩调和到一起,可以为人们营造一种舒适的感官体验。通常,设计人员会将各种具有明显差异的色彩,以结构重组、色彩布局等方式进行调整,将其整合为一种和谐状态下的自然之美。在色彩调和的过程中,应从宏观角度出发,考虑到整体布局,根据提前决定好的主基调,确定园林整体的色彩倾向,再使用其他色彩进行调和,作为色彩辅助,达到园林色彩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设计人员要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调和手法,使各个不同色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建更具美感的环境色彩[4]。

2.1.1 黑、白、灰调和

当整体环境中出现了两种及两种以上鲜艳度、对比度过高的色彩时,可以采用黑白灰来进行调和,降低环境的色彩纯度。黑白灰调和的艺术手法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设计人员会使用黑、白二色,构建园林的建筑布景,凸显出苏州园林的高雅风格。另外,在园林植物色彩搭配中,设计人员也可以采用白色的花卉植物,提升周边色彩的明度,或者用白色的植物作为缓冲带,降低色彩对比造成的、过于强烈的视觉刺激。

2.1.2 相似色调和

近似色指颜色相似的色彩,或者是同一颜色中,不同色调深浅所演变出来的色彩。近似色在色相和明度上较为接近,调和起来也较为方便。这类调和方式经常会应用于风景园林的草坪或是多层次植物生态的搭配中,在草坪或花坛中,利用植物的颜色深浅,做出渐变结构,可以营造出一种向外延伸的生机感,也能够制造出秩序性的韵律感。

2.1.3 对比色调和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比色的应用往往是为了给观赏者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过多的对比色应用会产生一定的视觉疲劳。因此,设计对比色时,必须要掌握其中的“度”,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整体的效果,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思考对比色的使用方式,考虑到对比色之间的形状、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补色对比点缀,起到强调重点、凸显色调的作用[5]。

2.2 冷暖色应用

暖色系的色彩本身具有较长的波段,给人的跳跃感较强。通常,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暖色调以红、黄、橙三色为主。结合中式审美来看,红、黄、橙这三种颜色整体给人的感觉较为轻快,非常适用于园林整体艺术风格的修正,可以给人一种热情洋溢的畅快感。而冷色系本身波长较短,会给人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常用于延伸园林空间结构的设计中。冷色系通常以蓝色或绿色为主,常见的使用手法中,设计人员会把冷色系以点缀的方式融入大面积的暖色系当中,巧妙地构建一种和谐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园林表达的层次性。另外,合理的冷暖调和,可以使冷色系在暖色系的辅助下,为园林营造出一种轻松氛围。如将白色和冷色系调和在一起,作为结构底色,加之点缀性的暖色系色调,便能够带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体验。

2.3 静态色彩应用

静态色彩指风景园林当中的固定建筑物、园林小品等。如若在园林中,某一部分有大面积的建筑和围墙等,此时这类建筑的静态色彩结构设计,就必须要尽量避免纯度过高的色彩,以免给人带来过于强烈的视觉冲击,破坏园林的整体性特征。而在园林小品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就可以适当采用一些高纯度色彩,将小品色彩作为周边环境的色调缓冲区域,将其融入园林的色彩过渡中。如著名的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建筑师屈米通过大胆布局,巧妙利用了静态景观的布局及色彩,使用了大量不规则的几何合计结构,将结构主义应用到了极致。在本案例中,屈米将整个园林“安置”在一个巨大的方格网图中,在网格的40 余个交点位置,布置了一栋惹人注目的共色建筑,并将其作为园内“点”为的构成要素。通过色彩带来视觉冲击感,加上巧妙的空间分割与变化多端的外形,将结构主义和传统巴洛克园林的典型秩序性体现地淋漓尽致[6]。

2.4 动态色彩应用

2.4.1 植物色彩

植物是构成风景园林中的主要结构,植物作为动态色彩之一,它们的颜色会与季节、温度相呼应,以自然的色彩变化呈现出一种景观之美。在进行植物色彩设计时,应注意到植物色彩与周边景观的搭配,以构建协调的生态环境为核心需求,使植物色彩与静态色彩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产生1+1>2 的效果,并体现出各自的美。如“1949—2015”主题花坛,是抗战70 周年纪念中出现的园林景观。该景观共有两个主题花坛,总占地为3000m2,使用了10 万盆以上的盆栽花卉。景观设计的底部,用松柏和各类不同的色彩的花卉拼接而成,利用花卉自身的色彩拼接出了1949 和2015 这两个数字景观,另外,在景观上方使用了和平鸽雕像,点明了园林的设计主题。在中间部位,还利用花卉的色彩拼接出了重阳和炫秋,使其在色调上与国旗交相呼应。在黄、红、绿的暖色交织下,从视觉上带给人们更加强烈的观感体验。

2.4.2 水体色彩

水体也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水本身会以无色或是透明的形态展现在自然界,但正是这种透明化的特征,使得水体色彩成为一种独特的园林色彩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将水体变成一种“工具”,通过水体尽情展现园林色彩的变化性。如通过光线的折射,水面上会呈现各种倒影,这类倒影可以构建出一幅美妙的画面,补全园林景观的空间性[7]。

2.4.3 天空色彩

天空色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妙景观。虽然天空的色彩不能够通过人为手段去调整,但它本身的动态变化特征,使其可以成为园林风景设计当中的一环。一般情况下,天空色彩会以蓝色为主基调,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变化。如傍晚时刻的火烧云,便可以成为园林景观中的一角。设计人员应该凸显出天空色彩与园林本身的融合性,建设天井或是阳台等建筑结构,让游客可以随时关注到天空的色彩变化。

3 结语

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对色彩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植物、建筑、小品、水景等的色彩搭配,会对园林整体效果的艺术性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的色彩美学知识,熟悉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手法,重视园林设计的整体美感,充分发挥园林中自然景观色彩的变化性优势,让风景园林为人们带来精神、视觉上的双层享受。

猜你喜欢
调和风景园林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五味调和醋当先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